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4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45篇
系统科学   22篇
丛书文集   48篇
教育与普及   27篇
理论与方法论   13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80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21.
分别采用三种方法制备三元乙丙橡胶制品试样,并用红外光谱法对其定性分析.结果表明,相比硫化胶溶解制膜法,用溶剂抽提后裂解制样和直接裂解制样法制备的试样进行红外光谱分析均能得到与GB/T7764-2001《橡胶鉴定红外光谱法》吻合的标准.从实验的经济快速考虑,可以采用直接裂解制样法定性分析三元乙丙橡胶制品,且分析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122.
以一种低成本高强钢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了不同冷却模式的TMCP工艺实验,并利用光学显微镜、拉伸试验机、冲击试验机对其组织与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通过相变强化和在两相区的保温处理,在以板条贝氏体为主的实验钢组织中引入少量铁素体,使其拥有高强度、高冲击韧性等综合力学性能.在同类工艺条件下,试验钢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以及屈强比随终冷温度降低而升高,延伸率和断面收缩率随终冷温度降低而降低.  相似文献   
123.
为解决在强背景噪声条件下滚动轴承故障诊断问题,开展基于能量特征和小波降噪的总体经验模态分解(EEMD)研究。首先以仿真信号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总体经验模态分解,得到9个固有模态函数(IMF)和1个余项( Res),然后考虑各模态函数的能量特征,将分解后的9个IMF分量与原始信号的能量比作为判断标准,剔除附加5个低频分量,最终得到4个有效的IMF分量和1个余项,与仿真信号相符。在仿真信号分析的基础上,对含噪声信号的滚动轴承故障信号进行故障诊断试验研究,采集信号经小波降噪后,利用总体平均经验模态分解并结合能量特征,得到3个IMF分量和1个余项,然后对3个IMF分量进行包络谱分析,提取故障特征频率157.5 Hz,与滚动轴承故障内圈特征频率157.9 Hz相比,误差为0.25%,说明该方法能很好地提取含有噪声信号的轴承故障信息。该研究为强背景噪声下滚动轴承故障信息的提取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4.
竖直U型地埋管传热性能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土壤源热泵系统在制冷季中垂直U型地埋管的传热性能进行数值模拟,揭示U型管入口水温、入口流速和回填材料导热系数对地埋管传热性能的影响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在30~60°C的入口温度范围内,当雷诺数从3 000提高到11 000时,会使地埋管热流量增大10~23W,但会导致流体进出口温差降低0.2~1.34°C,在工程应用中流体进口流速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水的入口温度和雷诺数分别为45°C和7 000时,回填材料导热系数从0.5 W/m·K增大至2.5 W/m·K,U型地埋管的热流量增大了将近2倍,也就是说在工程应用中,如果在回填土中掺混一定比例的保水材料将会增强埋管换热,并防止埋管长期运行时由于土壤本身保水性差使得土壤板结从而导致埋管失效.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25.
程潮铁矿的矿体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而逐渐西移,导致选矿车间下保安矿柱所占矿量不断增多,故拟采用联合开采方法回收-430~-500m阶段矿体:充填法回收选矿车间下预留保安矿柱;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开采保安矿柱以外的其他矿体。为了研究联合开采时回采顺序对地表稳定性的影响,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得到不同回采顺序下地表监测点的垂直位移,确定地表沉降最小且施工组织容易的回采顺序组合为最优方案,即充填法采用"中-左-右"以及无底柱分段崩落法采用"左-右-中"的回采顺序。模拟开采结果表明,在该回采顺序方案下,选矿车间区域的地表稳定性、充填采场及隔离矿柱的安全性均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26.
基于宽带紧凑耦合技术,提出一款小尺寸多频段工作的平面印刷手机天线。天线主要由驱动单元、耦合单元和分支单元3部分组成。耦合单元和分支单元分别在低频产生谐振,控制低频段工作带宽,而驱动单元主要控制高频段工作带宽。通过仿真优化天线参数,制作了上述天线的实验模型,并进行严格测试。测试结果与软件仿真基本吻合,达到设计要求。该天线能够工作在CDMA800/GSM1800/1900/UMTS以及LTE2300/2500等多种无线通信频段,具有一定通用性。  相似文献   
127.
指出了中子源的重要性,扼要地说明了加速器中子源的特点。简单地介绍了14MeV中子引起的核反应,发现了14MeV中子可以引起重核的奇异(n,2p)反应,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了合成和研究重丰中子新核素的一条物理思想和生成、分离鉴别技术路线;先后合成和研究了^185Hf、^237Th、^175Er和^197Os等四种重丰中子新核素。  相似文献   
128.
通过对最近两代日本化式女装原型的比较与研究,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第八代原型的主要特点是造型设计与人的身体特征趋向吻合,并使实际应用变得更加方便。  相似文献   
129.
利用大肠埃希菌-分枝杆菌穿梭表达载体pDE22,构建能够表达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MTB)休眠相关抗原Rv2031c-Rv2626c融合蛋白的重组耻垢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smegmatis, M.s)。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从MTB H37Rv基因组DNA中扩增MTB休眠相关抗原Rv2031c和Rv2626c基因片段并克隆入pMD18-T载体,序列测定正确后分别亚克隆入大肠埃希菌-分枝杆菌穿梭表达载体pDE22,将重组载体pDE22-Rv2031c-Rv2626c电穿孔导入M.s,42℃热诱导表达目的蛋白,并进行SDS-PAGE和Western-blot分析。利用PCR方法扩增获得MTB休眠相关抗原Rv2031c和Rv2626c基因片段,大小分别为435bp和480bp,基因测序与Genebank公布的基因序列完全一致。SDS-PAGE分析结果表明重组载体pDE22-Rv2031c-Rv2626c电穿导入M.s后能够特异性表达目的蛋白,大小约为35kDa,与理论值相符。Western-blot鉴定结果表明抗Rv2031c和抗Rv2626c的单克隆抗体均能够与目的蛋白发生特异性的反应,大小相一致。成功构建表达MTB休眠相关抗原Rv2031c-Rv2626c融合蛋白的重组M.s,并命名为Rv2031c-Rv2626c-rM.s,为其用于结核新型疫苗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0.
针对倾斜厚层坚硬顶板条件下综采工作面沿空留巷技术难题,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现场监测等手段,揭示倾斜厚层坚硬顶板采场覆岩运移规律,分析预留巷道多次扰动影响下倾向及走向方向顶板垂直应力分布特征。根据切顶留巷围岩应力分布规律,将沿空巷道分为“原岩应力区、超前应力增高区、滞后应力增高区、滞后应力稳定区”4个区域,提出巷内围岩支护原则,并基于区域特征,设计分区支护留巷方案,并成功应用于柏林煤矿-2446(k26)沿空巷道。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岩块B长悬臂梁结构是留巷成功的关键,通过切顶卸压留巷技术手段,可减小巷旁支护体及实体煤帮压力,沿空巷道支护效果良好,证明倾斜厚层坚硬顶板切顶留巷关键技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