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64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ADO.NET的数据库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ADO.NET是Microsoft在.NET平台上对数据库存取问题的解决方案,该方案既继承了ADO模型,又是一个多层结构的无连接的一致的编程模型。本文主要利用SQL Server数据库为例,介绍了利用ASP.Net开发技术和ADO.NET数据库技术,实现对数据库的基本操作。  相似文献   
62.
李永新  李铁峰 《科技信息》2009,(29):I0742-I0742
简述地面下沉对煤矿铁路造成的影响及病害,根据我处多年来对煤矿沉陷区铁路的维护实践和经验,从轨道、路基、涵洞、桥梁几个方面对采煤沉陷区铁路的维护方法作了总结.给今后煤矿下沉区铁路维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3.
多方面探讨了创新教育观下高等数学教学应着力开拓的若干创造性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64.
节能减排,低碳经济是当今世界节约能源的有效措施。节能技术已成为当前国内外建筑领域的一个热点研究课题,总结建筑节能发展的经验,分析、研究节能技术在工程设计、施工、建材等方面应用,有效缓解能源的危机,促进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5.
运用现场测试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深凹露天矿采场内的流场分布规律进行研究.以首钢水厂铁矿为试验矿山,在5个现场试验点观测不同垂直高度的风向、风速.现场测试结果表明,当风速为1~2m/s时,西南和东北方向的来流风进入采场内均形成复环流结构;当风速达到47m/s及更大时,5个测点风向与来流风向相同,未观测到采场内形成复环流结构.同时基于Gambit技术建立矿体的几何模型,应用流体力学Fluent软件对该深凹露天矿在不同风速条件下的流场分布进行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随着风速的增加,矿区内复环流中心的位置逐渐升高,范围宽度和中心厚度也逐渐增大.数值模拟结果与现场测试结果相似.  相似文献   
66.
在hausdorff局部凸拓扑线性空间中,讨论集值向量优化问题两种真有效解的等价性问题。强有效性和严有效性是优化理论中2个重要的基本概念,目前已得到对凸集而言这2种有效性是等价的结论。近似锥-次类凸性是比凸性更弱的一类重要的广义凸性,在集值映射的近似锥-次类凸性条件下,利用凸集分离定理得到了严有效性和强有效性等价这一结论,从而推广了严有效点集和强有效点集对凸集而言相等的结果,所得结果丰富了优化理论的内容。  相似文献   
67.
咸化湖盆主要发育混积型页岩,长英质、碳酸盐矿物含量高,黏土矿物含量低,有机质形成液态烃时间偏早,但有机质丰度变化较大,且页岩油密度、黏度较高,流动性总体偏差。分析中国典型咸化湖盆页岩岩石组构、页岩油物性与流动性特征,总结提出“甜点”评价关键要素。有机质丰度较高(总有机碳TOC>1.5%或者2.0%)且单层集中段厚度较大(10~15 m或更大)的咸化湖盆页岩,在中低熟阶段(镜质体反射率Ro<0.8%)就可形成较多滞留烃,且纵向上具良好的源储组合,有利于页岩油近源微运移,形成富集段;混积型页岩黏土含量较低,对液态烃吸附总量较小,且页岩具有较好脆性,可保证地下可动烃数量较多,人工改造也可形成较好导流效果;页岩油主要赋存于黏土层微纳米孔隙和碳酸质与长英质层超压成因的微裂缝和构造缝中,非均质性极强,但多组分烃和非烃通过混相可改善重质烃和非烃组分的流动性,支撑中低熟液态烃有较高的流动量。此外,良好封闭性是形成异常高压的重要条件;足够高的现今地层温度(最好大于120℃)可提高中低熟页岩油地下流动性,合理的生产制度可保障多组分烃和非烃最佳混相从而形成最大流动量。具备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