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11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25篇
  2024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1.
钢表面激光处理碳纳米管涂层组织与耐磨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研究碳纳米管的耐磨性能,将其涂覆于45钢表面,在氩气保护下采用3kWCO2连续激光器进行处理,然后进行淬火和低温回火,测定处理前后试样的组织结构和硬度,并采用MHK-500环块磨损试验机进行磨损性能测试。试验结果表明:经激光处理后,部分碳纳米管得到保留,部分碳纳米管在45钢表面与Fe生成Fe3C,并且产生一层含2.5%~3.5%C的亚共晶合金化层,经进一步淬火后表面硬度可达HRC70,耐磨性也大大改善,分别比45钢合金化、45Cr熔凝和40Cr合金化提高40%、18%和31%。  相似文献   
12.
以镍/碳纳米管催化剂制备碳纳米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碳纳米管由于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 一定的化学稳定性, 其表面性质可以通过不同的酸或碱处理改变, 这决定了纳米碳管能够作为催化剂的载体材料. 通过对比碳纳米管负载的镍基催化剂和硅藻土负载的镍基催化剂在合成碳纳米管试验中的活性和选择性, 发现镍/碳纳米管催化剂合成的碳管直径均匀, 中空较大, 与镍/硅藻土催化剂合成的碳管质量相当, 但产量提高了1.5倍. 碳纳米管载体优异表现应归因于其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合适的孔分布和孔结构.  相似文献   
13.
用浮动催化裂解法制取单壁碳纳米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寻找一种可以批量制备高质量、高产率单壁碳纳米管的方法 ,对浮动催化裂解碳氢化合物法制取单壁碳纳米管进行了研究。实验采用苯为碳源 ,二茂铁为催化剂 ,氢气为载气 ,噻吩为添加剂。采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高分辨透射电镜以及拉曼谱等方法对产物进行检测与评估 ,分析了参数对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 ,裂解温度越高 ,越有利于单壁碳纳米管的生长 ;发现通过碳源和直接通入反应室的 H2 流量比为 1:2时 ,较利于单壁碳纳米管的生长。浮动催化裂解法制备出来的单壁碳纳米管直径约为 1nm,直径分布较均匀 ,并且可以半连续、低成本地生产  相似文献   
14.
1998年1月至2001年12月,我们采用穴位注射配合电针治疗各种手术后顽固性呃逆患者20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立式浮动催化裂解法大批量制备单层碳纳米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使用立式浮动催化裂解法以正己烷为碳源实现了单层碳纳米管的低成本大批量连续制备。使用Raman光谱和电子显微镜对膜状、绳状及网状产物的直径分布、结构及纯度进行了。结果表明该方法制备的单层碳纳米管定向性良好,直径分布较宽(0.7-2.0nm),纯度可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16.
强制对流对 AlSi7.0 合金定向凝固界面溶质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定向凝固条件下强制性对流对AlSi7.0合金凝固界面溶质原子分布的影响。强制性对流是利用金属熔体流过凝固界面上方的内部坩埚底部中心的开孔形成的。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冷却速度的提高,试样中共晶体的体积分数减小,而共晶体中硅的体积分数却有所增加。强制性对流条件下,合金的共晶体体积分数以及共晶体中的Si粒子的体积分数都较只有自然对流时高。  相似文献   
17.
基于碳纳米管的超级电容器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通过不同工艺手制造备了碳纳米管的固体电极。以这种电极为基础的超级电容器的体积比电容达到了107F/cm^3,证明这种电极是超级电容器的理想候选材料。在碳纳米管表面沉积RuO2.xH2O,制备出碳纳米管和RuO2.xH2O的复合电极。采用复合电极的电容器的比电容较之于纯碳纳米管电极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8.
改性碳纳米管的表面特性及其对Pb2+的吸附性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硝酸酸煮法氧化改性了碳纳米管. 红外光谱仪的测定结果表明改性碳纳米管表面引人了羟基(-OH)、羰基(-C == O)等官能基团, 比表面仪测定结果显示改性碳纳米管表面积略有增加. 采用改性碳纳米管进行了吸附Pb2+的研究, 结果表明其吸附除Pb2+效能较未改性的碳纳米管有了显著提高, 在所实验的温度范围内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方程, 反应级数为三级.  相似文献   
19.
在硬质合金上复合镀镍—巴基管沉积金刚石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用热丝法在碳化钨—钴硬质合金上电沉积巴基管—镍,金刚石镍复合层上沉积金刚石的工艺。实验结果证明在金刚石粉—镍复合层上沉积不出金刚石,而在巴基管—镍复合层上可以沉积出金刚石。用压痕法对膜与基底的粘结力进行了测试,并且与其它的工艺方法沉积的膜的粘结力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20.
定向多壁碳纳米管的电化学储氢性能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采用定向多壁碳纳米管和非定向碳纳米管混以铜粉制成的电极进行了恒流充放电电化学实验,对其化学储氢性能的检测结果表明,混以铜粉的定向多壁碳纳米管电极的储氢量是石墨电极的10倍,是非定向多壁碳纳米管电极的13倍,比电容量高达1625mA.h/g,对应储氢量为5.7%(质量分数),说明定向多壁碳纳米管具有优异的电化学储氢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