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系统科学   6篇
丛书文集   7篇
教育与普及   8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1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21.
报告了对2名痤疮患者应用金黄色葡萄球菌自身菌苗,进行人工主动免疫的治疗结果。通过增强细胞免疫,消除感染,达到治疗作用。结果证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得到控制,痤疮明显好转。  相似文献   
22.
高等学校实验室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加强高等学校仪器设备管理是实验室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分析了当前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同时提出加强设备管理的建议,必须从思想上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树立“购置设备重要,管理设备更重要”的思想意识。  相似文献   
23.
<正> 洛阳市科研院所众多,科技实力雄厚,拥有大量的科技成果。如何利用好这些科技成果,将其就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从而带动洛阳市的经济发展,是一项重大的课题。为了解这方面的情况,课题组成员深入到洛阳市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民营科技企业等科研开发、生  相似文献   
24.
25.
自吸环空流体式自激振荡脉冲粒子射流调制机制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现有技术分析,提出利用环空水力能量在井下调制脉冲粒子射流用于硬地层钻井提速的技术设想。模拟分析所提出的自吸环空流体式自激振荡脉冲射流调制元件吸入环空粒子,并振荡加速形成脉冲粒子射流的机制。结果表明:随着围压、粒径、粒子密度和泵压的增大,粒子在自激振荡腔室内的停留时间逐渐缩短,运行轨迹趋于简化;粒子出口速度随着围压、粒径和泵压的增大而增大,随着粒子密度的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存在最优粒子密度。研究结果证实了井下调制式脉冲粒子射流钻井方法的原理可行,为实际钻井技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6.
通过盆栽试验,初步探究根际微生物和植物协同作用对石油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效果的影响。选择根瘤菌、石油烃降解菌、根际促生菌并与豆科植物扁豆的不同组合为调控因子,通过盆栽试验,进行了土壤石油污染物生物降解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修复过程中扁豆与根际微生物均能提高土壤石油降解率并存在一定的协同作用。处理前,石油土壤的污染水平为8.75%,经过56 d的修复试验,对照组的土壤石油污染降解率为27.08%;种植扁豆裸土组的土壤石油污染降解率为44.81%,比对照组提升了17.73%;添加微生物裸土组的土壤石油污染降解率最大为70.57%;种植扁豆并添加微生物组的土壤石油污染降解率为83.05%。种植植物对土壤石油污染修复有较好的作用,同时合理添加各种微生物,利用协同作用能明显提高修复的效果。  相似文献   
27.
将Stark效应进行推广,得到氢原子所有谱线在稳恒电场中都是三分裂,进而对这一结论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8.
为了探究植物光信号蛋白FHY3及其同源蛋白FAR1在叶片细胞死亡调控过程中的分子机制,在拟南芥fhy3far1双突变体背景下分别在维管束及叶肉细胞中表达FHY3。结果表明:在fhy3far1双突变体维管束中特异性表达FHY3可完全改善fhy3far1的细胞死亡表型,而在fhy3far1双突变体叶肉细胞中特异性表达FHY3仅可部分缓解fhy3far1叶片细胞死亡表型,揭示了FHY3调控细胞死亡过程主要是在维管束中行使功能。  相似文献   
29.
全球创新网络作为新兴研究领域,得到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文章通过与区域创新网络、企业创新网络、集成创新、分布式创新和开放式创新等相关概念的比较,明确界定了全球创新网络的内涵,并展望了本研究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0.
选取不同程度的临床抑郁症患者和与之匹配的健康人为被试,采用宏表情识别测验、短暂表情识别测验和微表情识别测验3个研究范式,分别从宏表情、短暂表情和微表情3个方面考察被试识别表情及微表情的能力,探究抑郁症患者与健康人之间表情及微表情识别的差异.结果显示,抑郁症患者表情识别正确率普遍低于健康人,微表情识别绩效低于宏表情,并且表情及微表情的识别绩效与HAMD抑郁量表得分存在负相关.这些结果说明,临床抑郁症患者的表情加工缺陷不受表情呈现时长的影响,对表情及微表情的识别绩效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抑郁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