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3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本文采用非线性参数估计方法来确定硬硅钙石型微孔硅酸钙绝热材料的热扩散率.首先将绝热材料夹在两个金属片之间制成夹层结构试样,采用激光脉冲法测量试样背面温升;然后通过理论温升曲线与实验测得的温升曲线的拟合,来估计绝热材料的热扩散率.采用非线性参数估计可同时估计出热扩散率、散热系数以及试样吸收的能量.通过实验确定出进行热扩散率测量的绝热材料最佳厚度为1.6~1.9mm;由试样厚度精度和接触热阻所引起的测量误差在5.8%以内.  相似文献   
22.
本文从我国政府绩效管理改革和财政预算改革的发展趋势、科学基金管理自身发展等方面分析了我国科学基金绩效评估的需求,通过总结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绩效评估体系和经验,对我国科学基金的绩效评估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3.
以初始诱导得到的山苍子[Litsea cubeba(Lour)Pers]幼苗进行继代培养试验。试验共设计3种培养基:改良MS+6-BA 0.5mg/L+NAA 0.2mg/L、改良MS+6-BA 0.8mg/L+NAA 0.2mg/L、改良MS+6-BA 1.0mg/L+NAA 0.2mg/L,2种切割方式,进行4代培养,研究生长调节剂、继代次数和切割方式对山苍子继代增殖的影响。结果以改良MS+6-BA 1.0mg/L+NAA 0.2mg/L培养基比较适宜山苍子的继代培养,当NAA浓度为0.2mg/L时,增殖率随6-BA浓度的增加而增大,愈伤组织逐渐减少,6-BA浓度为1.0mg/L时增殖率最高,苗木生长效果最好;继代到第4代时,山苍子增殖率明显高于前3代,增殖苗长势良好有活力;以2~3个丛芽块的接种方式接种效果优于单芽接种,增殖率可达到3.57,芽苗叶色浓绿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4.
为获得高性能透明涂膜,针对硬度和附着力,结合傅利叶红外表征,从温度和时间两个方面对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一水软铝石(GPTMS/AlOOH)复合涂膜的热固化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固化温度的提高和固化时间的延长,涂膜的硬度提高,附着力先提高后降低;涂膜的硬度由Si-O-Si和Al-O-Si的质量分...  相似文献   
25.
分别用4种蒙脱土(原土MMT、OMMT1、OMMT2、OMMT3)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进行乳液插层复合.经X射线衍射(XRD)、傅立叶红外(FTIR)以及透射电镜(TEM)分析表明,3种有机蒙脱土(OMMT1、OM-MT2、OMMT3)都能够与MMA成功插层复合,制备出PMMA/MMT纳米复合材料.重点研究蒙脱土种类、蒙脱土质量分数、反应温度、反应体系引发剂的质量分数以及聚合时间等因素对PMMA/MMT复合材料纳米化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86℃、体系引发剂为1.2 g且反应时间为8 h的合成条件下,MMA与OMMT2(OMM2与MMA质量比小于7∶93)能达到良好的复合效果,可以获得剥离型PMMA/MMT纳米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26.
氯离子侵蚀和碳化是影响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主要因素,各自的理论公式已比较完善,但考虑二者耦合作用的定量分析和模型较少,影响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分析的精度和水平.扩散限制凝聚模型(Diffusion-limited Aggregation,DLA)能够较完善地模拟气体的扩散凝聚,且具有随机性和分形特征,适合细致反映氯离子侵蚀、碳化及二者耦合作用下混凝土性能演变过程.本文基于DLA原理,考虑到扩散深度、混凝土特性及暴露条件等对氯离子扩散的影响,并考虑到混凝土特性及暴露条件等对碳化的影响,以及碳化与氯离子侵蚀的耦合作用,建立DLA模型,可获得任意时刻、任意位置处二氧化碳与氯离子的浓度.针对桥梁耐久性分析需求,提出利用DLA模型预测考虑疲劳效应的混凝土和钢筋性能退化方法.算例表明该方法能够动态细致地模拟桥梁耐久性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27.
基于空心球聚合体的多孔介质有效导热系数的两种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硬硅钙石型微孔硅酸钙的结构特点,将其简化成空心球聚合成的多孔介质,建立了点接触空心球壳与面接触空心立方体两种单元体模型.采用一维热传导分析,推导出有效导热系数的理论计算公式.计算结果表明,模型计算值与硅酸钙实验值有较好的一致性.理论模型可应用于与微孔硅酸钙具有类似结构的多孔介质导热系数的估算.  相似文献   
28.
针对数据的离散程度较大时灰色GM(11)模型的预测精度较差这一问题引入残差修正在采用马尔克夫过程确定预测值的残差修正值正负号的基础上通过对灰色GM(11)模型得到的模拟值和预测值进行修正构建了基于马尔克夫的灰色残差GM(11)模型。以大气自然老化环境下LDPE棚模的拉伸强度的预测为例研究所建模型在塑料老化行为预测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由所建模型得到的LDPE棚模老化18个月和21个月的拉伸强度预测值与实际值的相对误差分别为1.49%和4.96%预测精度明显高于灰色GM(11)模型(相对误差分别为3.40% 和6.75%)可用于塑料老化行为的预测。马尔克夫的灰色残差GM(11)模型所需实验数据少预测精度高为塑料老化行为的预测提供了一种简易而可靠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29.
聚丙烯酸高吸水性聚合物的制备与性能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微孔状聚丙烯酸高吸水性聚合物,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分析(FTIR)和扫描电镜(SEM)表征其结构特征.研究引发剂质量分数、交联剂质量分数、单体中和度、反应温度以及反应时间对所制备吸水聚合物的吸水倍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引发剂质量分数为0.5%、交联剂质量分数为0.05%、单体中和度为80%和反应温度为60 ℃的条件下,仅用1 h即可成功制得微孔状聚丙烯酸高吸水性材料,其吸附蒸馏水倍率和吸附生理盐水倍率(质量分数0.9%)分别为468 mL/g和60 mL/g.  相似文献   
30.
耐磨料磨损材料数据库系统构成及实现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磨料磨损工作系统(AWWS)为基础,采用Delphi软件建立了耐磨料磨损材料数据库系统(AWRMDS).通过AWRMDS,实现对耐磨料磨损材料的信息存储、管理、查询等功能,从而采用定量关系进行选材,为生产工艺提供辅助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