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3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13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71.
在距四川成都仅180公里的雅安市芦山县,最近发现了一个以前不为世人所知的巨大的自然地质景观——围塔漏斗。这个漏斗堪称世界之最,它比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大漏斗还大约10倍。更令人称奇的是,这个巨大的漏斗中还居住、生活着1000多人。  相似文献   
72.
介绍了一种EDA仿真软件Multisim2001的主要功能及特点,并用该软件对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进行了直流工作点分析、参数扫描分析和输出电压与总谐波失真系数Total Hamonic Distortion(THD)的测试。  相似文献   
73.
74.
75.
目的:回顾分析射频加臭氧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8月~2009年10月,应用射频加臭氧治疗40例(4、5间隙)颈椎间盘突出症。其中男24例,女16例;平均年龄49岁。其中C3、C4间隙8个,C4、C5间隙13个,C5、C6间隙20个,C6、C7间隙为4个。脊髓型4例,神经根型17例,交感神经型及血管型11例,混合型8例。经保守治疗无效。全部患者术前及术后采用症状缓解率(VAS评分)和病患主观满意度分级进行疗效评估。结果:32例患者术后症状即刻显著减轻,5例患者症状减轻,3例患者无明显改善。术后1周症状缓解率平均98%,主观满意度优良率达96%,术后平均随访16个月,末次随访时,平均症状缓解率96%,主观满意度优良率为98%。本组禾出现局部血肿、感染和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临床结果显示,射频加臭氧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其操作简单、创伤小、效果好、恢复快、无并发症;可明显降低开放性手术的机率,是不开刀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76.
不同沉淀剂对铈锆复合稀土氧化物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选用不同的沉淀剂,利用共沉淀法制备出掺杂过渡金属元素(Fe,Mn,Cu)的CeO2-ZrO2多元稀土复合氧化物。样品用X射线衍射(XRD),液氮吸附法(BET)测定比表面积和H2程序升温还原(H2-TPR)等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以碳酸铵作为反应的沉淀剂制得的样品,可以较好的形成固溶体,并且该固溶体具有大的比表面积,良好的低温还原性能以及高的储氧能力。样品经过1000℃,4h处理后,会发生烧结,其高温热稳定性需要进一步的加强。  相似文献   
77.
为探讨脉冲电离子联合α-2b干扰素预防尖锐湿疣复发的疗效和作用机制,采用随机对比法,两组均电灼去掉疣体后,治疗组病损处注射α-2b干扰素,对照组全身肌注α-2b干扰素,比较4个月后复发率分别为8.9%和28.9%.提示电灼联合α-2b干扰素局部给药是降低尖锐湿疣复发率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8.
目前国内黄芩药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黄芩为唇形科植物黄芩的根,具有清热、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等作用,药理作用广泛.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且达到了较高的水平,通过查阅国内大量文献,发现研究者对黄芩的成分、药理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其中较大比例的研究是黄芩中有效成分黄芩黄酮类化合物,同时用新技术、新方法探讨了其药理作用机制.现就近几年来有关黄芩药理研究情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9.
<一>斜井串车组通过井上下甩车道区时力的变化规律和数值计算未见文献阐述过。本文直接按车组中各矿车所处的瞬时倾角精确计算甩车道中各瞬间静力的瞬时值,弄清楚了这个时期中拖动装置较准确的负载特性曲线与通用理论假定的不同。当重车组甩车道行距大于空车组甩车道行距时,甩车道运行初期一段时间中静力很小维持常值而不是逐步增大,运行的后期静阻力值才逐步增大。当重车组甩车道行距远小于空车组甩车道行距时,甩车道区运行不久,静阻力就达到一个基本不变的极大值(其数值远比通用理论的最大静阻力值为大)而不是逐步增大。这就为合理设计拖动控制装置奠定了正确的理论基础。实践表明,按上述理论基础配置的控制方式增进了车速的平稳性,免除了因车速不易控制而发生的掉道事故;避免了电动机在大电流低速运转时的过载和损坏;减轻了闸的磨损和负担;增进了设备的安全可靠性和能力。 <二>配阻计算研究了50年代初期以来国内外广泛使用的瓦西廖夫斯基斜井串车配阻算法(分析法和查表法)存在的问题;阐述了作者建议的按矿井具体负载和电机参数配阻计算法及其在若干矿井实践的结果;分析了只按电机名牌参数不考虑具体负载进行配阻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0.
聚氯乙烯/聚砜共混中空纤维超滤膜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聚氯乙烯(PVC)和聚砜(PSF)共混,采用干-湿纺工艺制备了中空纤维超滤膜。通过实验对PVC/PSF共混体系的相容性进行了研究,并讨论了铸膜液的组成、制膜条件对膜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