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系统科学   8篇
丛书文集   2篇
教育与普及   4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2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71.
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了3种不同结构的同组分物质Sr2Mn2CuAs2O2的电子能带结构及物质总能量,并探讨了Sr2Mn2CuAs2O2可能的最稳定结构.结果表明,3种不同结构的Sr2Mn2CuAs2O2材料均表现出金属性,且主要是具有Mn原子的层状结构起导电作用.其中同时含有CuO2层面与Mn2As2四面体层,并具...  相似文献   
72.
一种基于SVD奇异值分解的的自适应彩色图像数字水印算法,利用FCM自适应的选择合适水印嵌入的小波块,对选取的小波块进行SVD分解,得到每个分块的奇异值,选取每块最大的奇异值,并进行排序。利用混沌序列进行混沌置乱,最后实现水印的嵌入。  相似文献   
73.
为了解决深水挥发性油田中高含水阶段生产井停喷风险日增的问题,以西非尼日尔盆地Akpo油田为例,以储层构型分类研究为基础,利用Akpo油田典型井实际生产资料,通过动态相渗规律性研究预测不同储层条件下生产井含水及液量等生产动态指标的变化规律,最终建立一套适用于深水挥发性油田生产井井口压力变化规律及停喷时机预测方法。结果表明:深水挥发性油田自喷井井口压力变化规律主要受到含水及液量的影响,不同储层条件下生产井动态变化规律不同;自喷井生产后期停喷风险日益增大,通过改造一级分离器压力模式可有效延长生产井自喷寿命,经济效益显著;研究方法预测精度较高,可直接用于指导现场生产,研究思路及流程为深水油田开发后期调整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4.
75.
测试了几组典型的不同体积密度和石墨化度的C/C复合材料洛氏硬度值,研究了C/C复合材料的体积密度和石墨化度与其硬度特性的关系.结果表明:相同石墨化度的C/C复合材料洛氏硬度随其体积密度的增加而增加,相同体积密度的C/C复合材料洛氏硬度随其石墨化度的增加而降低;C/C复合材料体积密度对硬度的影响随其石墨化度的增加而减小;对体积密度为1.75~1.85g/cm3的C/C复合材料,可据其洛氏硬度的范围大致判断其石墨化度的范围;对一定体积密度和热处理温度的C/C复合材料,可通过洛氏硬度判断基体炭的微观结构特点.  相似文献   
76.
为了改善航空刹车副用炭/炭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对A,B 2种试样进行了渗Si处理.在试样A的摩擦磨损试验中,其线性磨损由原来的42 μm/次降低到17.56 μm/次,摩擦因数较稳定,均为0.36,并且摩擦磨损曲线的线型较好;试样B渗Si后也比渗Si前的摩擦磨损曲线线型好,同时解决了摩擦时的振动问题,但随试样中所生成SiC含量的增加,其摩擦因数由0.40→0.34→0.30降低,静盘线性磨损量由2.0→21.21→69.33 μm增加,对应的动盘线性磨损量也由1.4→23.12→52.85 μm增加.并从摩擦磨损的机理上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摩擦磨损性能一方面受A,B 2种试样的结构性能影响;另一方面是由渗Si后所生成SiC的性能和不同结构决定的.  相似文献   
77.
脲酶电极用于血清中脲测定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脲酶用戊二醛化学交联固定到单纤维尼龙网上,与氨气敏电极组合成结构简单的脲酶电极,此电极对脱有良好的响应特性,对脲浓度对数的响应线性范围为7×10(-5)~2×10(-2)kmol/m3,斜率为52mV,相关系数0.988,电极寿命大于20天,用于血清中脲的测量时样品不需要预处理,并与分光光度法所得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78.
英汉句法对比及其对汉英翻译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思维模式、文化习俗、历史背景等方面存在着差异,英汉句法结构的差异在所难免,本文通过阐述英汉两种语言句法结构的差异及其对汉英翻译的启示,使译文符合语言行文要求和表达习惯。  相似文献   
79.
微波辐射废胶粉改性沥青的反应机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微波辐射的方法对废胶粉表面进行活化,用高速剪切工艺在实验室制备了废胶粉改性沥青,基质沥青为泰州中海70#,废胶粉为80目,掺量为15%.利用电子扫描显微镜(SEM)形貌观测和溶胀试验研究了微波辐射废胶粉的活化机理.结果表明:辐射后的废胶粉表面蓬松呈絮状结构,有利于沥青中的轻质油分渗入到废胶粉内部,微波辐射后的废胶粉的溶胀程度较大,充分发挥其对沥青的改性作用.SEM分析得到微波辐射废胶粉改性沥青的网络结构更加均匀和致密,使其性能得到很大提高.差示扫描热量(DSC)分析表明,微波辐射废胶粉改性沥青的热稳定性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80.
以用水量和沥青发泡温度作为两个主要控制参数进行正交试验,确定沥青发泡合适的制备条件.根据生产调和沥青的原理,将不同掺量的泡沫沥青和基质沥青分别添加到老化沥青中对老化沥青进行再生试验研究,采用旋转黏度与针入度作为评价再生沥青性能的关键指标来衡量沥青再生效果.结合相位角、车辙因子、疲劳因子和黏度等与温度的关系曲线,从流变学角度分析泡沫沥青和基质沥青对老化沥青再生效果的差异性.试验研究表明:相较于传统基质沥青,泡沫沥青再生沥青路面胶结料的性能更好,泡沫沥青内部存在的水分子结构能增强沥青流动性和融合性,增大泡沫沥青与老化沥青的接触面积,补充老化沥青缺失的组分.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和扫描电镜,从微观角度揭示沥青再生过程和物质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