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3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60篇
  2024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光声技术探测火灾具有很大的优势,而光声腔的设计则是影响其测量结果最为关键的环节之一.文中介绍了非谐振式光声腔在火灾探测中的应用,低频调制波段有利于提高系统的检测信噪比,小的光声腔体积(约为72)则可以缩小整个探测系统的尺寸.测量了棉绳阴燃和酒精明火中CO气体浓度的变化,实验表明,此系统对CO气体浓度的检测灵敏度至少为3×10-6,表明非谐振式光声腔用于火灾探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以异色满-4为起始原料,利用4-位羰基和芳醛的的缩合反应得到3-苯亚甲基异色满-4,进而与氰乙基酰胺发生Michael加成和分子内的加成脱水反应,完成异色满并[3,4-b]吡啶酮衍生物的合成.所合成的新化合物均经核磁共振光谱、红外光谱及元素分析证明其结构.  相似文献   
13.
以对叶绿素-a甲酯1为原料,在碱性条件下,其E-环经空气氧化发生重排而构成内酯,生成紫红素-18甲酯的镁铬合物,先后经硫酸脱金属镁离子和重氮甲烷酯化形成紫红素-18酯3,在酸性条件下对1进行空气氧化,其13^2位的氢原子被氧化而转变为羟基,生成(S)-和(R)-13^2-羟基脱镁叶绿-a甲酯异构体4a和4b。分离和表征了氧化产物,并根据反应条件提出可能的反应机理。所得到的氧化产物-叶绿酸衍生物均经UV、IR、^1H NMR及元素分析证明其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脱镁叶绿酸-a甲酯卟吩环上官能团的修饰和改造,得到含有多种取代基的叶绿素-a衍生物.根据不同取代基的电子效应、取代位置与分子共轭区域的联系,提出二氮杂轮烯和四氮杂轮烯组成的非等原子芳香体系结构,总结了卟吩大环上的化学结构变化对其可见光谱的影响.作为分子中最长的共轭区域,N21-N23轴向的官能团变化将改变最大可见光的振动吸收(Qy吸收带),而包含于多电子性的四氮杂环多烯的m eso-位取代基则与Scoret吸收带的变化形成联系.  相似文献   
15.
王进军 《科技资讯》2007,(26):19-20
运用有限元法对ZK2450直线振动筛的动态特性进行了分析,计算了该振动筛的多阶固有频率、模态振型及其在额定载荷下的应力分布情况.结果表明,该振动筛的设计能满足强度要求,为振动筛的强度设计和改进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以萜品油烯为烯部,以2,4-二氧代戊酸甲酯为烯酮部进行de Mayo光加成反应,除了环外双键的[2 2]光加成产物和环内双键光加成产物的反-Aldol重排产物外,分离出四种通过游离基再结合反尖所形成的具有单环单萜结构的萜品烯,宁烯,萜品油烯及其氧化产物孜然芹烯衍生物,并确定其分子结构,提出了各反应产物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已有的过温保护电路进行分析,提出一种结构简单,功耗较低的过温保护电路.方法 引用峰值电流源作为启动电路,并尝试避免使用传统的迟滞比较器,采用了简单的结构实现比较功能.结果 实现了一种简单的过温保护电路的设计.结论 Hspice仿真结果 表明该电路可以实现过温保护.  相似文献   
18.
利用异色满酮-4的α,β-不饱和化合物与3-氨基-1,2,4-三唑作用,环合成4个尚未见报导的异苯并二氢吡喃衍生物.  相似文献   
19.
以异色满酮-4为起始原料,经Claisen缩合得其β-二酮衍生物,再与水合肼进行Knorr反应环合成3-乙氧甲酰基和3-肼甲酰基异色满并吡唑衍生物,通过酰肼与糖醛反应成腙后,分别与巯基乙酸和氯乙酰氯反应合成了标题化合物。  相似文献   
20.
从叶绿素-a或者叶绿素-b开始,制备出焦脱镁叶绿酸-a甲酯或者焦脱镁叶绿酸-b甲酯,通过四氧化锇氧化和空气氧化反应,在二氢卟吩周环上的7-位和12-位上引进甲酰基结构,完成了一系列具有叶绿素基本碳架的二氢卟吩醛的合成.根据甲酰基取代的不同位置和四吡咯大环分子色基的结构特点,解释了所得叶绿素类二氢卟吩的紫外-可见光谱的变化原因及规律,对相应的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进行了归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