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14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3篇
  202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1.
末次盛冰期南京降水记录中ENSO的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南京葫芦洞一支石笋TIMS-U系测年和纹层计数的交叉定年。获得丁末次盛冰期在24170~21222aBP时段石笋年纹层厚度的时间序列,主要反映了夏季风降水变率.小波分析揭示末次盛冰期连续3ka夏季风降水记录中厄尔尼诺一南方涛动(ENSO)周期和强度随时间的演化特征,该记录表明ENSO在末次盛冰期并非一直存在,有着高发期和平缓期。其爆发的频率和强度逐渐减弱。支持ENSO演化的“冰期阻尼效应”假说.  相似文献   
12.
人类活动与黄河三角洲发育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历史地理学和沉积学角度探讨了晚全新世以来人类活动对黄河三角洲发育过程的影响。一方面,黄河流域高原产沙区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影响着入黄泥沙数量和河口地区堆积方式;另一方面,河口三角洲地区的人工改造、引水引沙等一系列工程措施控制着黄河三角洲的发育模式和空间展布规律。  相似文献   
13.
南京汤山洞穴碳酸盐沉积物的电离质谱铀系年代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应用热电离质谱仪(TIMS)技术,测定了南京汤山2个溶洞数层钙板和石笋的年龄,其年代范围跨越了距今500-20ka,根据这些洞穴碳酸主其与堆答地层的关系,建立了该处第四纪洞穴沉积物的年代地层框架,从南京直立人头骨化石赋存层位于其顶底板铀系年代分析,2具头骨化石分属于不同的地质时段,Ⅰ号头骨顶层钙板及其石笋的年龄说明其年代就大于500kaBP,Ⅱ号头骨年龄落于500-240kaBP之间。  相似文献   
14.
盛冰期太阳活动在南京石笋年层序列中的印迹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根据南京葫芦洞一支石笋高精度230Th年龄及纹层计数, 确定该石笋在24~21 kaBP期间发育连续3000年左右的年层序列. 石笋年纹层厚度与光面灰度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 = 0.55), 支持纹层厚度反映夏季风降水效应的观点. 年纹层厚度与反映太阳活动的冰芯10Be记录在百年-千年尺度上的一致性, 说明全球冰量最大背景下东亚夏季风气候的高频变化仍受太阳活动驱动. 年层序列的功率谱分析结果表明十年-百年尺度的季风气候变化与太阳活动周期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5.
贵州董哥洞近1000 a来高分辨率洞穴石笋δ18O记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何尧启  汪永进  孔兴功  程海 《科学通报》2005,50(11):1114-1118
基于贵州董哥洞两支石笋16个230Th年龄和486个δ18O测试数据, 建立了过去1000 a来洞穴石笋高分辨率δ18O的时间序列. 该洞穴近1000 a来δ18O变化曲线指示了云贵高原东南部西南季风降水变化过程. 与太阳辐射曲线对比表明, 百年尺度西南季风降水变化响应于太阳活动周期. 洞穴石笋δ18O记录揭示了自1720 AD年以来西南季风强度突增现象, 反映了热带印度洋海-气耦合作用对过去一个世纪北半球温度上升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根据神农架三宝洞一支长610 mm石笋的7个230Th 年龄和355个δ18O数据, 将该洞石笋季风记录延伸至深海氧同位素8阶段(MIS8). 虽然230Th年龄在该时段的误差达3~4 ka, 但根据石笋剖面δ18O的波动幅度(3.4‰)以及沉积速率的相对稳定性, 获得了284~240 ka BP连续的东亚季风气候记录. 石笋δ18O记录的岁差旋回与北半球65°N太阳辐射能量曲线类似, 这进一步支持了轨道尺度太阳辐射直接控制亚洲夏季风变化的假说. MIS8至少存在6个千年尺度的夏季风增强事件(振幅>0.5‰, 持续时间>1 ka), 叠加于轨道尺度的季风气候旋回之上. 邻近冰消期的3个显著的夏季风减弱事件大致可与北大西洋冰漂碎屑事件对比, 说明此类全球性特征的千年尺度事件持续发生在更老的冰期气候边界条件下. 与最近两次冰消期相似, 倒数第三次冰消期也表现为两个阶段的变化过程, 即阶段1为夏季风减弱时期(约250~244 ka BP), 此时期南极温度和CO2浓度缓慢上升; 阶段2(244 ka BP附近)为夏季风快速增强时期, 与CH4浓度突变同步, 南极温度和CO2浓度则达到最大值. 北半球高纬度太阳辐射能量的变化有可能触发了冰消期的开始, 而南半球温度变化则是终结东亚季风倒数第三次冰消期的要素之一.  相似文献   
17.
18.
铀同位素是地球和环境等科学领域的重要研究工具,然而铀同位素极大的丰度差异一直是高精度测试分析的难题.近年来质谱分析仪器公司推出的1013Ω高阻信号放大器显著提高了信噪比,适用于测试低丰度的234U.组合使用1011、1012和1013Ω的高阻信号放大器可实现多接收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Multiple Collector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 MC-ICP-MS)的铀同位素静态分析,即用1013Ω高阻放大器的法拉第杯接收234U,1012Ω的法拉第杯接收233U和236U,以及1011Ω的法拉第杯接收235U和238U. MC-ICP-MS静态测试234U/238U和23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