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6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128篇
系统科学   159篇
丛书文集   72篇
教育与普及   43篇
理论与方法论   10篇
现状及发展   146篇
研究方法   13篇
综合类   1997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99篇
  2014年   122篇
  2013年   121篇
  2012年   146篇
  2011年   145篇
  2010年   146篇
  2009年   129篇
  2008年   130篇
  2007年   121篇
  2006年   126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9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7篇
  1977年   6篇
  1973年   3篇
  1972年   3篇
  1970年   7篇
  1968年   3篇
  1967年   4篇
  196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South-polar features on Venus similar to those near the north pol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Venus has no seasons, slow rotation and a very massive atmosphere, which is mainly carbon dioxide with clouds primarily of sulphuric acid droplets. Infrared observations by previous missions to Venus revealed a bright 'dipole' feature surrounded by a cold 'collar' at its north pole. The polar dipole is a 'double-eye' feature at the centre of a vast vortex that rotates around the pole, and is possibly associated with rapid downwelling. The polar cold collar is a wide, shallow river of cold air that circulates around the polar vortex. One outstanding question has been whether the global circulation was symmetric, such that a dipole feature existed at the south pole. Here we report observations of Venus' south-polar region, where we have seen clouds with morphology much like those around the north pole, but rotating somewhat faster than the northern dipole. The vortex may extend down to the lower cloud layers that lie at about 50 km height and perhaps deeper. The spectroscopic properties of the clouds around the south pole are compatible with a sulphuric acid composition.  相似文献   
62.
目的研究受白高斯噪声驱动的肿瘤细胞增长系统的定态性质。方法从理论和数值两方面对系统的定态进行分析。结果该系统的定态概率密度随乘性噪声强度D的增长而减小,而加性噪声强度α对定态概率密度几乎没有影响。结论乘性噪声强度D的增长能够引起肿瘤数的减少。  相似文献   
63.
针对高速俯冲SAR多模式实时信号处理系统的特殊性,提出了一种设计与实现方案.对高速俯冲SAR应用背景及工作模式进行介绍,并说明了本系统所使用的SAR成像算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可包容单通道多子图的扫描SAR处理和三通道单脉冲处理的系统架构设计方法,并对其中的关键技术如原始数据流方式、高效率数据共享方法、快速模式切换方法和低功耗休眠功能进行具体描述.挂飞试验的实时处理结果验证了本系统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4.
为了改善工业以太环网的服务质量,减少帧的冲突、阻塞和丢失,提出了工业以太环网的最低松弛度优先(IERN-LLF)信息调度算法,并证明了在网络所有帧同一时间释放的条件下,IERN-LLF算法是工业以太环网最优的信息调度算法.仿真结果显示,与最早时间限优先(EDF)和单调速率(RM)调度算法相比,工业以太环网在IERN-L...  相似文献   
65.
针对汽轮机调节级的非定常效应产生汽流激振力的问题,基于ANSYS CFX软件,采用RNGk-ε湍流模型、双时间步法、滑移界面模型和结构化六面体网格对带有进汽室和加强筋的汽轮机调节级进行了全周三维非定常黏性流场的数值模拟.研究发现:调节级非定常时均轮周效率低于定常轮周效率;动叶在进出堵塞区域时存在较大的轴向汽流力和切向汽流力;低频汽流激振力的基频为50Hz;汽流压力和静熵在不同截面的周向分布差异较大,在向下游运动过程中逐渐趋于平均;堵塞区域的动叶通道掺混损失及鼓风损失较大,其将影响动叶的做功能力,进入堵塞区域时动叶吸力面首先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66.
级配碎石力学性能的颗粒流数值模拟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从本质上揭示级配碎石组成结构与力学性能的内在关系,基于2维颗粒流软件提出了级配碎石力学性能的颗粒流数值模拟方法,并通过该方法以安康瀛湖石灰岩碎石为例研究了级配碎石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不同级配碎石的CBR(california bearing raio)、剪切强度和抗压强度的实测值分别为495%~692%,592~802kPa,1.29~1.54MPa;相应的模拟值分别为525%~736%,636~839kPa,1.34~1.54MPa;平均误差分别为4.50%,5.07%,5.15%.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基本吻合,证明颗粒流数值模拟方法应用于级配碎石力学性能研究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7.
提出了一种基于双DCT变换的音频数字水印算法,通过选取首次DCT变换后的DCT域低频系数,对其再次进行DCT变换,得到双DCT域系数.通过修改双DCT域系数,实现水印的嵌入,并且嵌入量较大.实验结果显示,该算法隐藏效果好,对30%的重采样攻击和MP3压缩攻击具有很好的鲁棒性.而且,该算法能够适用于面向空气信道传播的场景,误码率可控制在1.2%~6.5%之间.  相似文献   
68.
以Sn基底为活性基底,通过不同表面活性剂的作用,采用原位置换法在其表面制备出形貌各异的银纳米粒子薄膜材料.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荧光分光光度计等测试手段对样品进行分析和表征, 并考察银纳米粒子的形貌对其薄膜基底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液中表面活性剂种类的改变,银纳米粒子的形貌发生改变.当表面活性剂为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时,制备出的由银纳米粒子具有极强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红移;并且以此条件得到的SERS活性基底具有极强的SERS信号.  相似文献   
69.
了解太行山猕猴掌骨和蹠骨长度的不对称性.对掌骨(35例)和蹠骨(33例)的长度变量进行测量,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正态分布检验.结果表明:5根掌骨有明显的左侧方向不对称趋势,5根跖骨没有发现方向不对称.结果表明左侧掌骨有大于右侧掌骨的趋势,跖骨作为对照组有右侧大于左侧的优势,但没有达到统计学的差异水平.提示上肢骨...  相似文献   
70.
针对DSSS/QPSK扩频通信的非协作检测问题,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时域分析处理的检测方法,该方法基于DSSS/QPSK信号的基本特征,通过对接收到的信号在时域做简单的延迟相乘处理与自相关分析完成对信号的检测和实现对DSSS/QPSK扩频系统重要参数信息码周期的估计.计算机仿真模拟结果显示,文章所建议方法简单有效,可操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