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9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0篇
系统科学   19篇
丛书文集   28篇
教育与普及   24篇
理论与方法论   15篇
综合类   53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2篇
  1974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21.
研究地下水的流动特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以往的研究中,分布式温度传感可以用于识别地下水的渗流速度和位置,受此启发,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物理模型模拟现场环境及工况,基于点热源主动加热以及对加热阶段和冷却阶段的连续温度监测,推导出温度变化速率与一维地下水渗流速度的函数关系,并通过室内试验予以验证.结果显示,在地下水流速为一维且恒定、流速较大且范围在1×10-3~1×10-2cm/s时,可以通过该方法进行流速的计算.在工程实际中可以该方法用于在空间和时间维度上监测温度和渗流情况.  相似文献   
622.
623.
【目的】基于当前全球气候持续变暖的背景,考察不同升温速率对鲫(Carassius auratus)幼鱼耐高温能力和群体行为的影响。【方法】将经过180 d驯化的鲫幼鱼随机平均分为3个实验组,即升温速率为0的对照组、升温速率分别为1和 0.3 ℃·min-1的快升温组和慢升温组,测定慢升温组和快升温组的临界高温和致死高温,并拍摄升温前后3个实验组鲫幼鱼的群体行为,分析升温速率变化对个体游泳速度、个体游泳速度同步性、个体间距离、最近邻距离、极性等参数的影响。【结果】慢升温组在临界高温和致死高温方面均高于快升温组。升温处理后,快升温组的个体游泳速度变化无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个体游泳速度同步性和极性都有降低趋势,而慢升温组的上述指标则无明显变化;但快升温组与慢升温组的个体间距离及最近邻距离在升温处理后均明显增大。【结论】升温处理使鲫幼鱼群体的凝聚力和协调性降低,且在较快升温速率下这一趋势更加明显;而在较慢升温速率下,鱼群因有更长适应时间,从而热耐受能力可能增强。  相似文献   
624.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