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7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34篇
系统科学   23篇
丛书文集   56篇
教育与普及   37篇
理论与方法论   5篇
现状及发展   6篇
综合类   593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2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1.
图书馆的功能布局与实用检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分析馆藏布局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功能布局”与实用检索的新概念,分析了“功能布局”使广大读者在短时间内精确找到所需资料的含义、特点及对图书馆各方面管理的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712.
信彦辉 《河南科技》2022,(14):47-50
本研究采用真空压力浸渍成型工艺,将芳纶/聚酯纤维混合编织物卷绕到模具中,在真空压力的作用下,用环氧树脂体系对编织物进行浸渍,经高温固化后制得芳纶绝缘拉杆,并对该绝缘拉杆管材和成品进行物理性能、力学性能和电性能的检测,利用工业CT对其微观结构进行扫描分析。结果表明:制备的芳纶绝缘拉杆内部结构密实,树脂浸渍充分,界面结合性、力学性能和电气绝缘性能良好,完全满足252 kV GIS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713.
714.
715.
锂是国家重要的战略储备金属,是许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原材料。随着全球电气化的普及和可控核聚变的发展,锂的消费量在近十年有了明显的增长,可以预见的是,其需求量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持续增长。虽然研究人员已开展了很多从废旧材料中回收锂的研究,但受限于目前市场上锂的总流通量,从自然资源中提取锂仍然是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首选。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从自然资源中提取锂的技术进展。以锂辉石、锂云母和盐湖卤水为主要锂资源,对现有的提取方法进行了总结,并比较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锂辉石的转型-熟化法是目前最重要的提锂工艺,然而大量能源和硫酸的消耗仍无法避免。少数企业选择锂云母作为工业生产提锂的原料,但未考虑高价值的铷和铯的综合利用。针对高镁锂比的盐湖卤水,大量研究仅局限于实验室规模,真正落地投产的很少。上述存在的问题急需解决,同时也应着力于开发新兴技术应用于从自然资源中提取锂。本文为未来自然资源提锂工艺的研究、开发、优化和工业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16.
为研究玻璃纤维-混凝土复合管的振动特性,分析了该管的结构,建立了流固耦合仿真模型,形成了该管的单向流固耦合分析方法,继而对该管进行了谐响应分析.结果表明,该管道在流固耦合状态下,形变大于自由状态时的形变,固有频率会有所降低,管道因振动产生破坏的可能性大幅提升;而谐响应分析结果更清晰地证明了管道在低阶振动模态容易发生破坏.  相似文献   
717.
采用原位生长法在商品化陶瓷微孔膜基底依次涂覆γ-Al2O3和介孔二氧化硅层,通过使HKUST-1在介孔硅表面可控结晶,制备了一种HKUST-1复合陶瓷纳滤膜,并对其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对反应温度、前驱体溶液物质配比、反应时间、前驱体溶液浓度进行优化,研究了复合陶瓷纳滤膜对小分子有机染料去除性能的影响.以牛血清蛋白(BSA)为模型污染物,对复合陶瓷纳滤膜的抗污染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0.34 mol·L-1Cu(NO3)2与0.14 mol·L-1 H3BTC在100℃下反应12 h,制备的复合陶瓷纳滤膜对亚甲基蓝、甲基橙、铬黑T、罗丹明B、酸性品红、刚果红的去除率为20%~99%,通量为17.2~39.8 L·m-2·h-1.复合陶瓷纳滤膜的通量恢复率为61.8%,通量下降率为60%,表现出较好的抗污染性能.  相似文献   
718.
铷是重要的稀有金属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金属。现阶段对矿石中铷的提取多采用酸法,酸法工艺未考虑矿石中宏量元素钾、铝、硅的资源化利用,导致资源的综合利用程度较低,且存在设备易腐蚀,废渣、氯化氢废气、高盐废水产出量大、难处理的问题,这也与国家提倡的“绿色冶金”宗旨相悖。因此,开发清洁高效的矿石提铷技术迫在眉睫。目前,由于铷在高科技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从矿石中提取铷的技术受到了极大的关注。本文提出了一种综合利用铷矿资源的新工艺。该工艺主要包括矿物解离、选择性浸出和脱硅。结果表明,热活化完全破坏了铷矿稳定的硅氧四面体结构,矿物完全解离,这有利于后续的选择性浸出。在最佳的实验条件下,铷矿中铷和钾的浸出率分别达到98.67%和96.23%。此外,浸出过程中加入一定量的活化Al(OH)3可有效抑制硅的浸出。同时,浸出残渣为方钠石,通过水热转化成功合成A沸石。该工艺为铷的绿色提取和各种复杂矿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19.
以河南淮河流域典型土壤砂姜黑土、褐土、潮土为对象,人工模拟0.5、1.0、1.5、2.0、2.5、3.0 mm/min降雨强度下径流产出、泥沙流失、氮元素输出状况,研究降雨强度与土壤类型对非点源氮元素输出的影响,为量化淮河流域农田非点源输出负荷、建立本地化非点源污染模型、制定区域非点源污染防治策略等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降雨强度越大,径流量、泥沙流失量、氮元素输出负荷及其平均产出速率均较大;土壤类型对径流产出影响较小,对泥沙流失量与氮元素输出负荷有一定影响;径流中氮元素平均浓度以2.0 mm/min降雨强度时最大;三种土壤的累积氮元素输出负荷均随降雨强度的增大而增大,增加幅度较明显的降雨强度,砂姜黑土为1.0、2.5 mm/min,潮土为1.0、3.0 mm/min,褐土为1.5、3.0 mm/min;氮元素通过泥沙输出的量占总输出量的81.57%以上.降雨强度、土壤类型均对径流产出、泥沙流失、氮元素输出等产生影响,氮元素输出负荷具初期冲刷效应.控制产流初期氮流失与泥沙流失是减少农田非点源氮输出负荷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20.
生产型供应商通常因应付账款的到期日早于应收账款的到期日产生现金缺口期.在批发价格契约下,研究了供应商产生现金缺口期融资需求的外部条件及其在贷款和保理两种融资方式之间的选择策略.研究表明:融资条件为下游零售商的预付款低于一定水平且金融市场上银行无风险收益率不高于特定值;在保理费率适当的前提下,供应商将在应收账款管理效率高于临界水平时采取贷款融资、管理效率低于临界水平时采取保理融资,并且均衡融资策略随金融市场竞争程度、保理商融资比例及生产成本而变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