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11篇
综合类   3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胡文澂 《科学通报》1959,4(13):427-427
去年,当我国第一个原子反应堆建成之后,我們利用反应堆的混合射綫(主要是中子及γ射綫),探索性地研究了苯乙烯的輻射聚合效应。下面簡要地叙述一下我們的实驗結果。 (一)沒有任何其他物质存在的情况下,苯乙烯的輻射聚合:在溫度为30°~50℃的范围內,中子量为3.75×10~(15)中子数/厘米~2时,得到的結果是:苯乙烯全部聚合,聚合产物为白色的牛透明状固体。用G.Natta等人确定的測定分子量的[η]—M經驗公式,[η]=1.06×10~(-2)M~(0.74);采用粘度法在30.0℃下測定輻射聚合产物的分子量,其值等于1.34×10~5。由此証明,輻射苯乙烯的产物,是苯乙烯的高聚物。其分子量比一般化学聚合法所得到的聚合物的分子量  相似文献   
32.
当向融合小室内的电极输送一交流电场(正弦波,150—200V/cm,500kHz)以产生双向电泳后,悬浮在两个电极之间(距离200μm)的原生质体两个或几个成行排列在电极上。然后施加一高压单向脉冲(方波,850—1150V/W,80—130μs),能诱导成对的原生质体融合。我们把按此设计研制的整套装置称为细胞融合仪。菠菜、烟草、青菜和二月兰叶肉细胞的原生质体用本研制的细胞融合仪进行融合实验,获得了满意的结果,融合百分比一般超过70%,有的高达100%。这证明了该仪器性能稳定,效果良好,可用于植物细胞融合的研究。  相似文献   
33.
为在燕山西段地区寻找震旦亚界的原生油气藏提供地层、岩性、岩相等项基础资料,以1/1000比例尺实测了昌平十三陵主干剖面一条、杨庄组一雾迷山组剖面四条,工区范围及剖面位置参看图1。在地层划分和对比基础上,本文仅就燕山西段震旦亚界地层、岩石学、沉积相、韵律及旋回性等方面的基本特征阐述于下:  相似文献   
34.
东濮凹陷文留地区盐下含气层系的储层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留地区沙四段形成储集空间的有利因素和成岩作用:1.早期碳酸盐胶结物对成岩起了抑制作用。在压实过程中,早期胶结物的支撑避免了碎屑颗粒的充分靠近;2.次生孔隙构成了岩石的主要储集空间,北部的部分井在三千公民左右井深处,在一些薄片中见面孔率达20%;3.泥质杂基有时会对储集性质起好作用,因泥质起着抑制胶结的作用;4.南部地区存在泥岩储集层,其储集空间是溶蚀微孔隙和层间收缩缝,这些孔隙可使泥岩的渗透率达到10毫达西。  相似文献   
35.
生物扰动构造对碎屑岩储层储集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扰动可以改变碎屑岩储层的储集性能。对辽东湾盆地东营组下段和东濮凹陷沙四段储层储集性能的研究发现,辽东湾盆地东营组下段三角洲相泥质粉、细砂岩储层中,生物扰动构造发育,生物的觅食活动可使砂泥混合物中的泥质含量明显减少,储集性能变好;而东濮凹陷沙四段滨浅湖相粉砂岩和细砂岩的储层中,生物扰动提高了原始孔渗性,有利于成岩水的流动,是胶结物沉淀的良好环境,在油气生成运移之前,发生了早期胶结作用,经多次充填使孔渗性、含油性变差。未经扰动的部位,保持了相对较高的孔渗性,含油性较好。  相似文献   
36.
研制了用于倍频蓝光的单模、可调谐的窄线宽光栅外腔反馈半导体激光器,它是由激光器底座、激光管组件、准直透镜组件和光栅组成.经过精密控制电流和温度,利用光栅反馈可获得激光单纵模输出,外腔的结构还使输出光的谱线宽度得以压窄.对研制的半导体激光器的特性测试表明,其输出功率稳定,阈值变小,模式单一稳定,波长可调谐,谱线宽度小于1 MHz.  相似文献   
37.
郭澂 《当代地方科技》2012,(19):135-135,137
本文通过对人本主义学习和教学观特点的分析,联系了基于人本主义思想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从而说明了人本主义对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只有重视学生和教师的人性发展,才能真正实现大学英语教与学的目标。  相似文献   
38.
全文分前言、地层概况、沉积特征、相分析、结论等五个部分。地层概况简要的介绍了以1/500比例尺所实测的易县—涞水和曲阳二震旦亚界剖面地层层序、厚度、接触关系及主要岩性特征。高于庄组—雾迷山组有十分发育的原生白云岩;形态类型多样的硅质岩;不发育的碎屑岩粘土岩;较特征的岩石化学指标;明显的韵律性及旋回性等五个方面沉积特征,为相分析提供了基本依据。相分析是本文重点,包括相标志、沉积相模式的建立、剖面及剖面对比相分析等四方面内容。最后在结论中归纳六点基本认识:太行山中北段震旦亚界剖面类型具分区性;高于庄组—雾迷山组有三个值得注意的红色对比标志层;现代碳酸盐沉积的一些观点和方法也适用于震旦亚界相分析及古地理研究;发育的密纹层—密波纹藻迭层白云岩具良好生油条件;十分发育的缝孔洞构成多种成因的储集空间类型;太行山中北段震旦亚界中以雾迷山组相—旋回的生储盖最佳。文后附有照片图版45幅,主要附图4张。  相似文献   
39.
本文参阅国内外有关次生孔隙的研究报告,结合本油田实际,阐述了文东地区沙三中7~9砂层组砂岩中次生孔隙的形成主要依赖于颗粒的溶解。砂岩中酸性介质的成因有两种,即有机成因和无机成因。论文还论述了颗粒溶解对砂岩成分的影响,并对其成分恢复进行了尝试性研究。  相似文献   
40.
东濮凹陷文留地区沙三~(3-4)亚段成岩作用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描述了东濮凹陷文留地区沙三~(3-4)亚段的主要成岩事件,对成岩阶段进行了划分,讨论了埋藏深度、砂体类型、构造位置、断层活动、有机质演化与油气运移、埋藏历史等因素对成岩作用的影响,在分析成岩作用历史的基础上,总结出文留地区沙三~(3-4)亚段的成岩演化模式,讨论了构造位置、砂体微相和成岩相对储层储集性能的影响,指出了有利的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