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22篇
理论与方法论   83篇
综合类   2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在当代科学技术中,为了解决某一学科中的问题或催生新的学科而借用另一相关学科中业已成熟的理论和方法已经颇为常见。不过,能像人工智能(AI)学科这样,能够利用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再到技术科学中的如此众多的理论和方法,来解决其问题的,也许尚绝无仅有。作为一门年轻而又前沿的学科,人工智能一开始便是多种相关学科和技术综合的产物。而如今乍看,许多似与其并无多少关联的学科(如物理学、经济学)中的理论和方法,现业已,或正在用于解决AI的问题,以致几乎形成了一幅“条条道路通AI”的壮观风景。  相似文献   
72.
自由思想和研究的热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卡尔·皮尔逊(Karl Pearson,1857—1936)是英国著名的哲人科学家,是19和20世纪之交罕见的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也是一位身体力行的社会改革家。他就各种社会问题发表了一系列独到的见解,提出了一整套诱人的解决方案。他关于“自由思想”的论述,至今仍值得每一个知识人深思;他关于“市场的热情和研究的热情”的论述,值得混迹于学术界的“市场人”猛省,值得“研究人”警惕。这些论述的思想意义是永存的,其现实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相似文献   
73.
74.
“科学论战”中的皮尔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卡尔·皮尔逊[1](KarlPearson,1857-1936)是英国著名的哲人科学家、百科全书式的学者,著有科学哲学名著《科学的规范》(1892)。皮尔逊的思想在本世纪初应运而来,通过中国科学社的《科学》杂志的介绍、科玄论战和《科学的规范》的翻译在中国学术界广为人知。本文着重论述在科言论战中,以丁文江[2]为首的科学派对皮尔逊思想的引用。介绍、理解及引申,和以张君劢为首的玄学派对皮尔逊思想的反诘、批评、误解与曲解,对中国现代思想史上这一独特的插曲作了某些探讨。作者从中看到:1.本世纪初叶,批判学派对中国科学界、思想界和学术界的影响超出了人们的想像;2.当时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对科学哲学和科学精神的理解远远超过50-70年代的学人,在对科学文化意蕴的把握上乃至高于今人。  相似文献   
75.
1.20世纪已经悄然逝去。但是 ,20世纪产生的人类伟人爱因斯坦却依然活在人们的心中 ,其深邃的思想将在21世纪继续熠熠生辉。爱因斯坦是人类最伟大的科学家、思想家和人。爱因斯坦是光耀千秋的科学巨星 ,是物理学革命的先锋和主将 ,是现代科学的巨擘。在科学史上 ,能与之媲美的恐怕只有牛顿一个。在20世纪的科学交响乐中 ,爱因斯坦谱写了一串又一串美妙的音符 ,奏响了思想领域里最高的音乐神韵。2.1905年 ,是爱因斯坦的“幸运年”。是年 ,晴空响霹雳 ,平地一声雷———爱因斯坦在德国《物理学年鉴》17卷发表了著名的“三合…  相似文献   
76.
大凡学术圈内的人都知道,要申请课题,就得按基金会的申请指南和有关要求填写一大堆表格。其中最重要的项目之一是,要详尽地写明研究计划,特别要把预期成果、前景和意义讲得头头是道,否则很难在竞争中胜出。为此,申请者得绞尽脑汁,挖空心思,张开想象的翅膀,把实施步骤罗列得严丝合缝,把宏伟蓝图描绘得绘影绘声,以便打动基金会的掌门人,顺利地把金钱收入囊中。更有甚者,不惜昧着良心,把自己的“能耐’和“构想”吹得天花乱坠,把调子唱得响彻云霄——这样做达到目的几率往往更大一些。  相似文献   
77.
我在为"<自然辩证法通讯>创刊三十周年纪念专辑"撰写的"编者按"(见本刊2008年第1期)中这样写道:"我们本来考虑编辑几卷文集,把30年来本刊发表的高质量论文汇集起来,一是方便读者检索和研读,二是给学术界留下一点印痕.  相似文献   
78.
论科学的精神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科学的精神价值OnSpiritualValueofScience¥//李醒民(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研究员北京100039)编者按1995年12月下旬,在由周光召、朱丽兰、刘吉同志主持的、以“科学精神与中国21世纪”为主题的第SO届香山科学会议上,各...  相似文献   
79.
本世纪伊始,在德国物理学会的一次会议(1900年12月24日)上,普朗克宣读了他的论文《论正常光谱的能量分布定律的理论》,首次把作用量子的概念引入物理学.这一发现揭示了原子过程中的一种整体性特点,这是完全超出经典物理概念之外的,甚至超越了事物有限可分这一古代学说.但是,在量子论诞生以后的五年里,它一直是普朗克的私人领地.从  相似文献   
80.
《自然辩证法通讯》自1979年创刊以来,由于海内外读者的热情关怀和激励,广大作者的支持和帮助,以及各个时期编者的潜心和努力,在30年间逐渐形成自己颇有特色的定位、旨趣、追求和格调。这一切在1990年代中期、尤其是在21世纪伊始,已经明晰地彰显出来,并且得以明确表达——在编辑部短评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