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系统科学   5篇
丛书文集   10篇
教育与普及   67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9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用从头计算法研究了乙烯酮与乙烯(或乙炔)环加成反应机理.所有的几何构型优化都采用能量梯度法(在STO-3G水平上).对过渡态结构都用分析力常数矩阵计算进行了确证。为了得到较好的反应位垒和生成热,在HF/STO-3G结构参数基础上。采用MP2/6-31G和MP3/6-31G作了单点能量计算。计算结果表明,这2个反应都按协同、非同步的方式进行。乙烯酮与乙烯和乙炔环加成反应的活化位垒分别为244.2和294.5kJ/mol。  相似文献   
32.
33.
环丁烷与氟化氢形成氢键络合物的从头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ab initio能量梯度法(HF/3-21G水平)优化了环丁烷、氟化氢及它们之间的1:1氢键络合物的平衡几何构型,发现这种络合物具有C_(2v)对称性,氰化氢分子中氢原子与环丁烷四元环一边的中点形成氢键,并相距2.199(?).HF/3-21G给出该络合物的稳定化能为7.1kJ/mol,属于较弱的氢键。此外,从能量分解所得的各能量分量看,该络合物的稳定化能主要来自于静电作用和电荷迁移作用。  相似文献   
34.
35.
用透射电镜观察了Al-Li合金淬火组织的位错形态,对已提出的蜷线位错的形成机制进行了评述,并对所研究Al-Li合金中蜷线位错的形成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Al-Li合金中的蜷线位错主要是由受钉扎的位错和弯曲的位错在过饱和空位的作用下攀移形成的。  相似文献   
36.
37.
亚甲基烯酮与1-氧杂丁二烯环加成反应机理的研究盛颖宏,方德彩,傅孝愿(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100875.北京;第一作者24岁,男,硕士生)关键词环加成;亚甲基烯酮;1-氧杂丁二烯;反应机理分类号O621.13亚甲基烯酮与2,2-二甲基-5-亚甲基-1...  相似文献   
38.
针对山西水资源的短缺,本文论述了矿井水利用的意义,分析了上前矿井水利用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了提高矿井水利用率的对策。  相似文献   
39.
我们从与外电场垂直和平行两个方向上观察了ZnS:Cu发光粉粒中电致发光区域的空间分布,观察结果指出:发光区域主要是呈点状集中分布于每一ZnS:Cu粉粒与外场垂直的两个端面附近,发光点的位置与表面Cu_2S,斑点的位置相对应。观察结果证实了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