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9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15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提出了用低频阻抗分析仪测量压电振子参数的方法并用来测定了L_1T_(a0.9)N_(b0.1)O_3单晶的压电振子参数。与通常的传输线路法的比较表明,本方法具有显著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3.
利用C_(?)~(60)γ源对几种典型的压电陶瓷进行辐射实验,其剂量率为4.76×10~6伦琴/小时。辐射后,介电常数、机电耦合系数和矫顽场降低,频率常数升高,显示出其趋势与自然老化的结果相同。当累积剂量达到10~7伦琴的数量级左右时,压电陶瓷振子的谐振频率出现突然的跃变。当继续增加累积剂量,直到3.5×10~8伦琴时,其谐振频率几乎保持不变。撤除放射源后,监测了频率恢复过程,其速度与累积剂量有关。它也许是由于γ射线的电离效应,在样品内部集积了大量空间电荷而产生一个强的空间电荷电场的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压电陶瓷对γ射线具有相当强的抗辐射能力,没有永久的破坏性损伤。  相似文献   
14.
各种不同掺杂的 KNSBN(铌酸锶钡钾钠)晶体分别呈现收缩的、稳定的和扩张的三种不同类型的电滞回线,随之在热电性及其稳定性等方面产生差异。  相似文献   
15.
在300K至20K的温废范围内,研究了Li_(0.025)Na_(0.975)NbO_3晶体的热电性。在降温和升温过程中,热电系数分别在180K附近和260K附近显示峰值。这表示晶体中发生了低温相变而且该相变有很大的热滞(约80K)。观测了热电电荷随时间的变化。在降温和升温过程中,热电响应分别在180K附近和260K附近随时间改变极性。这一现象被认为是相变过程中两相共存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Li_xNa_(1-x)NbO_3系统中x=0.09,0.12及0.16的三种组份晶体的介电与铁电性能。根据x光衍射及铁电测量,确定了在室温时晶体的点群。通过测量介电系数的温度依赖性和电滞回线,得出了此三种组份晶体的转变温度T_c,居里——外斯温度T_0,居里——外斯常数c,自发极化强度P_z,矯顽场E_c以及强场损耗正切tgδ_H。T_C和T_O之间的显著差别表示此种转变的一级相变特性。三种组份中,x=0.12的晶体具有最大的P_s,最小的E_c,可望发展成为性能优异的新铁电材料。介电系数的频率特性显示,介电系数虚部在较低频率时呈现极小值,这表明晶体中存在缺陷和空间电荷极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