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35篇
综合类   6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正"比尔盖茨作为软件产业的杰出开拓者与领导者,加速了数字时代的到来,并推动计算机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为人类迈入信息时代建立了卓越功勋。"一场家庭的危机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要成为比尔盖茨,有些东西恐怕是普通人或普通家庭承受不了的。盖茨早年对计算机产生兴趣,及至后来在这个领域大有作为,在一定程度上或许可以说是一场家庭危机的结果。盖茨1955年出生于美国西雅图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父亲是一位颇有名望的律师,母亲是一名教师和社会活动家。他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妹妹。全家人关系亲密,平日里热衷于棋盘游戏、纸牌、乒乓球等各种  相似文献   
42.
正50年前的那个春天,远在大洋彼岸,一位年仅57岁的优雅女士,怀着对这个世界的深情眷恋和深重忧虑,撒手离去。她留下了一部给全球带来极大震撼的警世之作——《寂静的春天》,还有纷纷扰扰的"争议"。有人说,只要春天还听得到鸟叫,我们就应该感谢她——蕾切尔·卡逊。这句话或许有点儿夸张,但今天应该没人会否认,现代环境运动的肇始,当以1962年《寂静的春天》问世为标志。  相似文献   
43.
身为“两院”院士的王大珩,堪称中国现代光学及光学工程的主要学术奠基人、开拓者和组织领导者。他的卓越工作,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光学研究及光学仪器制造,特别是国防光学工程事业的发展,促成了中国光学研究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历史性跨越。晚年的王大珩,更以推动制定高科技“863计划”的参与者、国产大飞机项目的倡导者身份而为人们所熟悉和敬仰。他还是23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之一。他的一生,见证了中国科学事业从探索、起步到走上高速发展道路的艰难而又辉煌的历程。  相似文献   
44.
陈运泰地球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院士;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1966年(研究生)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现任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名誉院长,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名誉所长、研究员,国际大地测量学与地球物理学联合会(IUGG)执行局委员,国际《地震学刊(》JOURNALOFSEISMOLOGY)《、中国科学》、《科学通报》编委,《地震学报》(中、英文版)主编,《地球物理学报》副主编等。  相似文献   
45.
正他用两块透镜,看到了一般人看不到的世界,为我们打开了了解微生物的大门。让这些无处不在的微小生物,成为我们认识的对象。"1673年的一天,成立时间不长的英国皇家学会收到一封经人转来、以简单口语式荷兰文书写、带有许多插图的信函,信的标题是《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皮肤、肉类以及蜜蜂和其他虫类的若干记录》。一开始学会的学者们颇有点儿不以为然,毕竟这位研究者名不见经神奇的微觀世界  相似文献   
46.
尹传红 《科技潮》2009,(10):55-55
前段时间,围绕中学语文课本的选文颇有些议论。我印象深刻的是,当获知有些版本的教材减少了鲁迅作品,而同时又选录了梁实秋、胡适等人的作品时,嗅觉敏感者很快就作出了鲁迅被“顶替”的判断。  相似文献   
47.
我们已经进入到解读"人之书"的一个新时代。这个时代最基本、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人类已开始从分子水平理解自身,但也极有可能在分子水平上给自身带来灾难。美国生物学家克雷格·文特尔新近宣布"世界上第一个人造细胞"诞生后所引发的社会震荡,又提供了一个活生生的生命伦理实例。  相似文献   
48.
尹传红 《科技潮》2011,(4):54-55
3月以来,地震、海啸以及由此而引发的福岛核电站的核泄漏,从日本海岸涌起,"席卷"全世界。围绕核辐射、核安全,又生发出诸多疑虑、恐慌和谣言……一时间,人们可谓是谈"核"色变。在这纷纷扰扰之中,现实、历史与幻想似乎也有了交集,令人感怀,也让人生忧。  相似文献   
49.
尹传红 《科技潮》2012,(10):30-31
两年前,在人类基因组草图公布10周年之际,中国科学家宣布:人类有望在2020年全面实现"100美元基因组测序";到2025年,主要疾病将得到有效的控制和治疗,人类最终将进入医疗保健个体化时代,医疗保健将针对个人基因差异而有目的地实现. 换句话说,有些长期困扰人类的医疗问题从"根儿"上就能解决——成功的基因疗法,有潜力校正导致很多疾病和健康状况产生的根本原因,甚至有可能像半个多世纪以前的抗生素开发那样,引发一场深刻的医学革命.  相似文献   
50.
尹传红 《科技潮》2010,(9):48-49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7月9日宣布,世界第一艘单纯依靠太阳光驱动的太空帆船“伊卡洛斯”号已成功利用太阳光压力,实现了机体变速。目前,“伊卡洛斯”正在离地球约1900万公里的太空,以每秒26公里的速度向金星飞行。随着太阳光照射角度的变化,今后其速度有望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