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8篇
系统科学   8篇
丛书文集   10篇
教育与普及   4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26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西北大学教授、中国毒理学会荣誉理事长史志诚教授新作《毒物简史》最近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这是他历经近20多年的积累和研究而完成的一部专著。全书共12章80节,120万字470幅图表,参考文献300多篇,彩色印刷,在国内外是一部唯一的现  相似文献   
22.
论科技写作     
科技写作是人们叙述人类认识自然成果的一种重要手段,它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这两方面的写作,既从属于写作学的范畴,又从属于科学技术的范畴.科技写作对于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具有直接作用,它是传播和记载科学技术的重要形式,也是衡量科技人员科技水平的重要尺度.由于科学技术本身的制约,科技写作不论形式和内容,其基本写作准则,均不同于新闻写作或文艺创作.近二十年来,世界各发达国家陆续开设科技写作课程,我国也已有十几所院校对理工科学生开设这门课程,它正在成为我国理工科院校教育改革,特别是更新科技人才知识结构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3.
文章介绍了XP这一轻量级的开发方法的思想、活动、核心价值和方法,并对XP与重量级开发的方法论作了比较,最后讨论了XP方法带来的优点和缺陷。  相似文献   
24.
基于晚清和民国时期的原始文献考证,将世界传真技术的发明分为以接触式扫描为特征的第一个发展阶段(1843—1902)和以硒光电管发报、以照相记录法收报为特征的第二个发展阶段(1902—1948)。在中国以清同治五年(1866)斌椿(1804—1871)、张德彝(1847—1918)的传真概念引入,以及《知新报》和《万国公报》的初步介绍为第一个发展阶段;以黄涓生(1894—1990)、倪尚达(1898—1988)、夏炎(?—?)等于1922—1927年间深入介绍传真机的结构、功能,并创办中国第一家传真电报公司为标志,进入第二个发展阶段。结论认为,传真技术的引进是西方前沿技术发展与传入中国大致同步的最为典型的案例之一,夏炎是这一历史进程中最为关键的人物。夏炎通过创办前沿技术企业的形式,使其在中国生根,形成了引进西方先进科技的一个成功典范。  相似文献   
25.
《西北大学学报》与其前身刊物,自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关注科学史研究,报道了世界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自1945年以来3次访问西北大学,中国科学史学科开拓者李俨对中算史的研究等,复自1980年起固定开设科学史专栏,发表了张伯声、杨钟健、秦元勋、李政道、丁肇中、王选、丘成桐、吴文俊、何炳郁、华觉明、李迪、李继闵、曲安京等著名科学家的700余篇科学史论文。重点对数理天文学史、医学史、地学史、科学思想史、科技期刊史等作了分析,认为学报对于西北大学科学史学科的创立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26.
1999年度 ,我校获准 1 9项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 6项陕西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总资助金额为83.5万元。其中资助金额在 5万元以上的有 :城市与资源学系范少言副教授的“绥德城镇可持续发展规划理论研究”( 5万元 ) ;电子学系齐长远副教授的“中功率谐波补偿模块关键技术攻关”( 8万元 ) ;管理科学与哲学系张富昌教授的“陕西省秦巴山区弱智人综合防治研究”( 2 0万元 ) ;化学工程学系李晓娥讲师的“纳米 Ti O2光催化剂的研制”( 5万元 ) ;刘荣杰副教授的“合成哌嗪新工艺研究”( 5万元 ) ;等等我校获准25项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科技…  相似文献   
27.
28.
国立北平研究院植物学研究所与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合组的中国西北植物调查所是西北地区最早的生物学研究机构,通过对历史档案和文献资料的挖掘,系统考察了其创建背景、发展过程和历史贡献。西北植物调查所的创建不仅开启了一种战时国立科研院所与地方高校开展合作研究的新机制,更是在传承和发展北平研究院的法国科研特色的基础上,树立了立足西北、融汇世界的科学研究理念,从而大大推动和提升了西北农林高等教育的水平。  相似文献   
29.
为廓清《西北大学学报》的源流,对《学丛》在1914年停刊以后,至20世纪40年代末的校办学术期刊作了全面考察。结论认为《西北大学周刊》、《西安中山大学日刊》、《西安临大校刊》、《西北联大校刊》、《国立西北大学校刊》等,标志着《西北大学学报》的赓续;《西大学报》、《西北学报》、《西北月刊》、《西北学术》等文理综合性学术期刊的创办标志着学报的演变。其中以《西北学术》最具代表性。  相似文献   
30.
物理学教授何大韧陕西西安人,生于1941年10月。196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先后在内蒙古半导体厂、西安电力整流器厂工作,1978年调入西北大学物理系至今。1982年至1984年先后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物理系和纽约市立大学市丘学院物理系做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