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综合类   3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21.
本文分析了利用两个单相电度表测量二相负载用电量过程中出现的一个问题,并指出了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22.
粉煤灰基胶结材料是针对双鸭山矿区资源条件试验成功的新型巷旁充填材料,结合该材料特性及新安矿3832综采工作面条件,进行沿空留巷巷旁充填系统的研发设计。工业试验表明该套系统运行安全可靠,完全满足了粉煤灰基胶结材料应用技术需求,对相似条件矿井实施沿空留巷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3.
从极化过程分析介质球在均匀电场中的场强分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用电介质的极化特点在普通物理知识范围内给出了求解匀质电介质球内外电场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24.
V型墩连续刚架桥的造型与结构方案设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石家庄市友谊大街桥的设计,研究了V型墩连续刚架桥的整体造型、桥墩造型及栏杆造型,分析了桥梁造型设计需要考虑的水文、环境、建造技术和艺术体现等影响因素.研究了V型墩连续刚架桥箱梁、V型墩、基础的结构方案,分析了桥梁结构方案设计需要考虑的影响因素,进行了预应力钢筋布置和线形选择.  相似文献   
25.
相较于钢管混凝土(Concrete Filled Steel Tube,CFST)构件,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Concrete Filled Double Skin Steel Tube,CFDST)构件具有延性好、自重轻和刚度大等技术优势。为探明CFDST短柱的内、外钢管的径厚比和内填混凝土强度对轴压性能的影响规律,采用试验验证的数值有限元分析方法,考虑内填混凝土约束效应,开展了短柱轴压性能各参数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有限元模型采用韩林海提出的混凝土本构关系,能够准确的模拟试验结果。当内填混凝土强度和内钢管径厚比相同时,外钢管径厚比从30增加到60时,平均延性指标和承载力分别降低了23.6%和26.4%;内钢管使得CFDST柱的延性和承载力分别提升24.5%和18.6%;内填混凝土强度从45 MPa增大到75 MPa,CFDST柱的极限承载能力可提升18%以上。  相似文献   
26.
本文通过对FFH混凝土掺和料的介绍,阐述了其对混凝土高耐久性、高工作性、高强度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27.
针对粉煤灰大量加入胶结材料后降低材料性能的问题,通过实验室正交实验,找到一种早强剂配方,得到粉煤灰占充填材料固体质量80%以上,水固比为0.94,8 h抗压强度大于0.9MPa,1 d抗压强度大于3 MPa、3 d抗压强度大于4 MPa,平均初凝时间100 min的最终材料配方。按配方比例在桃山矿井下工业实验后,证明该材料能够适应井下环境,具有快凝、早强、接顶率高等优良特点。  相似文献   
28.
本文利用ε自=-LaI/at对单根直输电导线的自感作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9.
一种新的高压线路振荡选相元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了一种基于阻抗相对变化的高压线路保护选相新原理,用作振荡期间的选相元件.对接地故障,利用零序、负序电流之间相位差进行分区,每个分区包括某相单相接地和另外两相短路接地两种故障,根据故障环上的测量阻抗为一恒定数值,而非故障环上的测量阻抗随振荡变化这一特征,来得到选相结果.本元件提高了振荡中不对称接地故障的选相速度,不受系统运行方式和分支系数的影响,且易于实现,在现有的微机保护装置中可以直接使用.动模数据仿真表明,新选相元件具有较快的选相速度,文中算例可以在60 ms内选出故障相.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插入/缺失多态性在高原汉族人群中的频率分布以及高原汉族人群和平原汉族人群的ACE多态性频率的比较.方法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对高原地区汉族人群进行ACEI/D基因型的分析.结果高原地区汉族的ACE基因型频率分布是,Ⅱ型0.467、ID型0.40、DD型0.134,与平原汉族比较基因型频率无显著差异.结论高原汉族人群和平原汉族人群在ACE基因多态性的频率分布无明显的地区差异,与国外其它种族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