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01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114篇
系统科学   68篇
丛书文集   111篇
教育与普及   94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7篇
现状及发展   9篇
综合类   230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118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118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149篇
  2006年   92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103篇
  2003年   110篇
  2002年   78篇
  2001年   90篇
  2000年   135篇
  1999年   112篇
  1998年   292篇
  1997年   402篇
  1996年   303篇
  1995年   85篇
  1994年   78篇
  1993年   74篇
  1992年   61篇
  1991年   85篇
  1990年   59篇
  1989年   52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7篇
  1960年   3篇
  1959年   4篇
  1956年   4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杨晓杰 《科学通报》1997,42(9):950-953
由于铁的赋存形式对高岭石晶格缺陷及其物化性能的影响,长期以来,粘土矿物学界很关心高岭石的铁占位研究.本文主要用~(57)Fe M(?)ssbauer效应研究东胜高岭石中铁的物相、价态和占位,从而深化高岭石的矿物学研究并为东胜高岭石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1 样品与实验样品采自鄂尔多斯盆地东胜地区侏罗系砂质高岭土.用自然沉降法分选出其中小于2μm的部分.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表明,样品为纯高岭石.据X射线荧光分析测定,样品中全铁含量为0.73%.M(?)ssbauer效应实验在恒加速度M(?)ssbauer谱仪上进行,放射源为~(57)Co/(Pd),测量温度为300和77K,用α-Fe谱标定速度.每个谱的基线记数达10~6.为检查有无磁分裂谱线出现以  相似文献   
992.
闽东南晚中生代的壳幔作用:平潭火成杂岩的同位素证据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董传万 《科学通报》1997,42(9):959-962
幔源玄武质岩浆底侵并与下部地壳的相互作用,是地壳增生和改造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形成钙碱性花岗岩类杂岩的重要机制,因此,在钙碱性花岗岩中往往保存着壳幔作用的信息,本文以福建平潭钙碱性火成杂岩为例,据其单粒锆石U-Pb法定年和全岩Sm-Nd同位素研究,结合闽东南的地球物理资料,讨论这一地区的壳-幔相互作用问题1 平潭火成杂岩地质概况福建平潭县是我国第五大岛,岛上出露角闪辉长岩、花岗闪长岩和花岗岩,它们的出露面积比约为6:12:82,构成以花岗岩为主体的钙碱性杂岩,这一面积比说明,不可能由一种基性岩浆演化出面积比之大约20倍的花岗岩类,野外观察表明,角闪辉长岩呈岩株、岩墙穿插在花岗岩中,岩墙边界弯曲呈细褶状,在岩墙附近的花岗质岩石中常集结着大量定向分布的浑圆状、鱼群状辉长质岩石包状,构成层流状(Stromatitic-like)构造,其中一些较大的岩石包体具冷凝边,有的又具反向脉(Back-vein),这些包体是同深成岩墙边缘的两种岩浆混合过程中的条带状辉长质岩浆碎块,以上地质学证据表明,平潭火成杂岩是由两种独立的岩浆,即辉长质岩浆和花岗质岩浆,近于同时结晶形成的,  相似文献   
993.
何光龙 《科学通报》1997,42(11):1162-1165
众所周知,无论是均相或非均相体系发生光诱导电子转移时,往往有短寿命、低浓度的瞬态自由基形成,一般是用自由基捕捉剂将其变为稳定自由基后,从测定稳定自由基的ESR谱来研究瞬态自由基的结构。利用上述方法尽管可以获得关于结构、性能的很多信息,并以此推测光诱导电子转移机理,但非实时测定,所以还不能完全确切地回答光引发初级过程的机理和是否伴随有电子自旋极化转移等等问题,而时间分辨ESR方法却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手段。本文报道用时间分辨ESR方法研究吩噻嗪(以下简称PTH)与顺丁烯二酸酐(以下简称MA)间光诱导电子转移机理及相伴随的化学诱导动态电子自旋极化(CIDEP)效应。  相似文献   
994.
硬化材料的平面应力稳态裂纹扩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范天佑 《科学通报》1997,42(11):1211-1216
弹塑性材料中平面应力稳态裂纹扩展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尤其在航空与宇航工业中具有重要的应用,然而此间题自断裂力学诞生40年来,一直未获解决。  相似文献   
995.
荧光染料探针与蛋白质结合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杨曼曼 《科学通报》1997,42(12):1276-1279
一些染料小分子可与蛋白质结合,且其光谱呈现出能量转移特征,即发生荧光的加强或猝  相似文献   
996.
人和恒河猴胎盘基盘分泌tPA和PAI-1部位的鉴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刘以训 《科学通报》1997,42(12):1324-1326
tPA和PAI-1通过定向有限的蛋白水解对某些生殖过程,如卵泡破裂、黄体萎缩、精子发生和胚泡着床发挥重要作用.分娩涉及胎膜的有限破裂和母体子宫与蜕膜的分离.有报道指出,分娩前血中PAI-1和tPA水平达到高峰.胎膜的羊膜上皮细胞和绒毛膜细胞能分泌tPA,而蜕膜层能表达PAI-1(另文报道).为进一步证实tPA和PAI-1协同表达是否在分娩机制中也起重要作用,本文以人分娩胎盘和妊娠150d临产前恒河猴的胎盘基盘为材料,用免疫荧光和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比较研究了tPA和PAI-1在这些组织中的细胞定位.实验结果表明,tPA和PAI-1集中于恒河猴子宫肌蜕膜层与分离蜕膜交界层中.在子宫肌蜕膜组织以及肌层细胞中皆为阴性反应.在蜕膜组织血管周围有明显PAI-1的分布,证实了tPA和PAI-1在母体与胎儿分离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7.
张德水 《科学通报》1997,42(12):1326-1330
遗传图谱的构建,是基因组研究中的重要环节,可为基因定位与克隆及基因组结构与功能等研究打下基础.大豆是主要的油料作物,也是植物蛋白的来源之一,然而其细胞遗传学研究  相似文献   
998.
赵一雷 《科学通报》1997,42(13):1394-1397
富勒烯官能化合物所具有的特殊性质和潜在应用,使富勒烯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文献已经报道了许多制备C_60衍生物的环加成反应,其中C_(60)与含氮1.3-偶极的[2 3]环加成反应产率高,选择性好。我们课题组曾经利用甘氨酸合成了一系列C_(60)吡咯环衍生物,在此基础上我们利用脯氨酸合成了新的一类C_(60)衍生物,发现新合成产物的两个顺反异构体的偶极距有较大的差别,能够用简单方法将之分离。用~1H NMR,~(13)C NMR,FDMS,UV-Vis等光谱手段对新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表征,并在HP9000工作站上利用Ceruis2的Gaussian94软件包中的MINDO/3量子化学方法计算了产物的偶极距。 化合物1,2A,2B,3A,3B的合成反应过程见图1。化合物1的制备方法如下:将C_(60)40mg  相似文献   
999.
含维生素B6的新型肝胆靶向性磁共振成像造影剂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魏俊发 《科学通报》1997,42(14):1519-1524
以二乙三胺五乙酸合钆(Ⅲ)(GdDTPA)和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1,4,7,10-四乙酸合钆(Ⅲ)(GdDOTA)及其衍生物为代表的磁共振成像(MRI)造影剂,已在临床广泛使用.提高造影剂肝胆选择性的主要措施是用亲脂性基因对造影剂分子进行化学修饰,如GdDTPA-EOB和GdBOTPA等.1988年Rocklage和Quay设计了含辅酶磷酸吡哆醛的Mn(Ⅱ)螯合物造影剂MnDPDP[DPDP=N,N’-二吡哆基-乙二胺-N,N’-二乙酸-二(5-磷酸酯)].MnD-PDP由于可被肝细胞膜传输系统识别而具有良好的肝胆系统靶向性.但MnDPDP的合成收率很低(~20%),且磷酸吡哆醛价格十分昂贵,限制了其应用.本文用维生素B_6簇化合物吡哆胺及其衍生物和多氨多羧酸的活性衍生物合成了一系列分子骨架上携带维生素B_6的螯合剂及其Gd(Ⅲ)、Mn(Ⅱ)等顺磁性金属离子的螫合物,研究表明它们具有良好的弛豫性能,可望成为新一代肝胆靶向性MRI造影剂.  相似文献   
1000.
透辉石的激光探针ICP质谱分析及其深部地质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陈绍海 《科学通报》1997,42(16):1707-1711
第三纪汉诺坝玄武岩中含有大量的橄榄岩类捕虏体,通过激光探针ICP质谱对其组成矿物透辉石的分析,揭示了华北克拉通北缘岩石圈地幔的总体亏损特征和不均一性,指出岩石的部分熔融程度对透辉石的稀土元素组成特征的影响,提出复合捕虏体形成于上地幔内部的应力作用,而非后期地幔流体的交代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