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丛书文集   8篇
教育与普及   1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5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以蒸馏水作为吸收介质吸收空气中的甲醛,在常温下进行吹扫捕集,并用气相色谱法进行测定.同时对甲醛的稳定剂甲醇的用量、吹扫捕集的吹扫气流速和吹扫时间进行了优化,并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测定了某新装修房间的甲醛含量.该方法对甲醛的检出浓度可达到0.04mg/m3,且除了使用极微量的甲醇以外,几乎没用到有机溶剂,因此该方法具有检出限低、灵敏、快速、环保等特点.  相似文献   
32.
委婉表达是日语中常见的现象,日语委婉表达的策略有词汇策略、语法策略、语用策略。在跨文化交际中,只有了解和掌握这些表达方式的具体应用并予以正确实施,才能使自己说话得体,以获得最佳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33.
34.
铝土矿的矿石矿物主要为三水铝石、一水软铝石和一水硬铝石,是化学风化作用的产物,主要形成于炎热而潮湿气候条件下的风化壳中,但不同矿床中的主要矿物组合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一水软铝石既是铝土矿中重要的矿石矿物,也是一种重要的无机新材料,查明该矿物的成因机制对理解铝土矿的成因及其资源的高效利用均有重要的意义.研究表明,细粒三水铝石(D50=0.5μm)作为前驱体分别在175℃的水蒸气和热水中恒温12 h后,三水软铝石消耗殆尽,完全转化为具有完好自形晶体的一水软铝石.粗粒三水铝石(D50=120μm)在165℃的水蒸气中恒温12 h后,在三水铝石的(001)晶面上生长出呈平行四边形板片状形貌的一水软铝石微晶;在175℃的热水中恒温12 h后,同样生成了大量平行四边形板片状一水软铝石微晶.一水软铝石晶体的大小和形貌特征表明,三水铝石向一水软铝石的转变受溶解-沉淀机制控制.由此可见,铝土矿中一水软铝石的形成可能与三水铝石的溶解有关,即受控于溶解-沉淀机制.  相似文献   
35.
吴海彦  陈小明 《科技信息》2010,(11):350-350,329
结合实际工程,笔者介绍了排水固结法在堤防工程软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实践证明,该水利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效果良好。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36.
选用不同的溶剂乙二胺、N,N'—二甲基甲酰胺、氨水作反应介质,在微波辐照下,元素硫和铅一步反应生成硫化铅,通过产物的X射线粉末衍射花样,用Scherrer公式计算出硫化铅粒子的直径分别为27,40,54nm;讨论了溶剂在反应中的重要作用。此法具有方便、省时、安全的特点。  相似文献   
37.
福建明溪是我国和火山岩有关的锆石巨晶的典型产地.通过对该地的锆石巨晶晶体形态及其包裹体的研究发现,福建明溪锆石巨晶四方柱明显较双锥发育,表面有熔蚀结构,内部结构均匀;锆石巨晶中发现的斜锆石包裹体和其它产地斜锆石相比具有贫大离子半径元素U,Th,Y,Zr/Hf高的特点.巨晶中的锆石包裹体的拉曼光谱有两种不同类型,其中一类锆石包裹体的拉曼谱和变质及热处理锆石相似,说明锆石巨晶形成时曾经历过变质作用过程.锆石巨晶及其包裹体特征暗示锆石巨晶不是玄武岩结晶产物,和伴生的刚玉巨晶相比其来源可能更深,是壳一幔物质相互作用产物.  相似文献   
38.
本报道标题化合物[(bpy)2Mn(μ-0)2Mn(bpy)2](CIO4)3·3H2O(bpy=2,2'-bipyridine)的晶体结构重新测定的精确结果,该化合物的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c(No.14),α=1.3893(5),b=1.3987(4),c=2.4317(9)nm,β=103.61(3)°,U=4.598(2)nm^3,Mr=9.1,Z=4,Dc=1.618g.cm  相似文献   
39.
1,2—环氧柳珊瑚酸的晶体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中国南海柳珊瑚中分离出来的柳珊瑚酸(Suberogorgin)(Ⅰ),具有强烈的神经毒性作用.为了探索其分子结构与毒性之间的关系,龙康候等对它进行的结构改造,经下列反应得到了1,2-环氧柳珊瑚酸(Ⅱ),后者也具有神经毒性作用,但是经过这种结构变化之后,毒性大为降低.因此,测定后者的分子结构,对了解这类物质的神经毒性机理将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40.
山东昌乐玄武岩内刚玉巨晶稀有气体同位素组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玄武岩内刚玉巨晶中的稀有气体同位素组成, 国内外文献均未有报道. 对山东昌乐新生代玄武岩内刚玉巨晶研究显示, 其3He/4He为1.13~7.37 Ra, 介于大气比值和MORB比值之间; 20Ne/22Ne为9.67~10.75, 21Ne/22Ne为0.0280~0.0372, 在20Ne/22Ne-21Ne/22Ne图解中投影点沿MFL线和大气比值至MORB比值线分布; 38Ar/36Ar为0.177~0.194, 总体高于大气比值, 40Ar/36Ar为280.9~404.2, 近大气比值但略高; 128~136Xe/132Xe普遍高于大气比值, 其中129Xe明显较大气过剩. 总体看, 刚玉与该区地幔包体、辉石及歪长石巨晶矿物内的稀有气体同位素组成基本一致, 与中国东部许多地区发育的幔源包体和巨晶矿物的He和Ar同位素组成也很相似. 个别刚玉较其他样品具有异常稀有气体同位素比值, 认为它曾长期暴露地表受宇宙射线作用所致. 刚玉中的稀有气体继承自其形成环境中的流体, 这种流体代表着俯冲板块脱出的流体与地幔发生混染/交代作用后的一种“地幔流体”. 刚玉中稀有气体同位素组成不具壳源比值特征, 刚玉矿物氧同位素组成也未反映出有壳源物质加入, 因此, 研究区刚玉巨晶可能是从幔源岩浆演化出的碱性熔体中直接结晶形成, 壳源物质的贡献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