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5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33篇
系统科学   16篇
丛书文集   44篇
教育与普及   24篇
理论与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69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4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71.
空青山次生栎林细根周转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0  
对苏南空青山次生栎林细根周转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栎林细根的年周转率为0.37,活细根和死细根的生物量分别为16809.17kg/hm^2和3273.04kg/hm^2,细根年生长量为6192.43kg/hm^2,约占地上部分净初级生产力总量的47%,细根年死亡量为43.02.31kg/hm^2,占地上部分年凋落物总量的45%。因此,在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和凋落物中,细根对归还土壤养分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2.
73.
本文在文献[1]、[2]的基础上,将局部环上正交群的对称生成定理,推广到任意φ——满射环上的正交群,并在某些限制条件下指出,混合换位子群[SO(V),SO(V,A)]由平面旋转的平方生成。B、R、McDonald 和 B、H、kirkwook 讨论了更广泛的一类环上的正交群,(见[5]),但在他们的相应问题中要假定相伴二次型的双曲秩≥1,本文则去掉这个假定。  相似文献   
74.
提出了加强国有大型运输企业集团实施财务监控的具体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75.
根据滚齿机的结构与运动特点,探讨了滚切加工质数斜齿轮机床运动方面的内在规律,介绍了有关运动传动链的调整、计算原理及方法,特别是在有限个交换齿轮中,提出了优化选配范成运动与差动运动挂轮的一般原则.  相似文献   
76.
新千年(2000年)到来之时,恶劣的天气席卷了整个欧洲大陆,特别是西欧、中欧和南欧,人员和财产损失极为严重。自1999年12月26日至2000年元旦,仅仅一周的时间,欧洲境内至少曾有130人丧生:此外还有大量桥梁、道路基础设施以及历史文物、树林、供电设备和通讯设施等严重被毁。  相似文献   
77.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是公安交通管理机关在处理交通事故工作中的核心环节,它直接涉及当事人切身利益和公安机关的威望。因此,如何正确认定交通事故责任,是值得我们公安交通管理机关深入研究的课题。针对交通事故责任所具有的不确定性和多属性的特点,本文以一定数量已经结案的典型事故案例作为样本点,尝试着将人工智能领域中的归纳式学习方法引入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中来,并在以下几方面进行了一些探讨性的研究工作:1.构造了交通事  相似文献   
78.
提出了一个风压、热压联合作用下高层建筑渗风中和界的计算方法。分析和推导表明:风速V、竖井与室外之间的温差Δt及建筑高度H对渗风中和界的综合影响取决于它们的组合V2/(H0.6Δt)的大小。以走廊两侧结构对称的建筑为例,导出了中和界位置与S(S=5.744V2/(H0.6Δt))的一元函数关系。并就中和界随V,Δt,H的变动规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9.
和声,就其本原的意义而言,无非是指不同音高的乐音同时结合鸣响所构成的声音。和声作为一种音乐要素,在音乐作品中具有双重的作用。音乐中的和声现象的发生乃源自人类对自然物理规律的发现与利用,于是构成了和声特有的音乐色彩性和结构性。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