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8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2篇
系统科学   14篇
丛书文集   26篇
教育与普及   13篇
理论与方法论   40篇
综合类   471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561.
为了提高变换网路中双向编码表示(bidirectional encoder representations from transformers,BERT)在文本分类中的应用效果,针对基于BERT的文本分类模型在注意力机制设计中无法关注文本中重点信息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注意力机制的BERT分类模型。对BERT模型框架中后四层的每一层输入向量,设计词向量注意力机制,捕捉向量表中每一个词的重要性;对得到的BERT模型框架中后四层,设计层向量注意力机制,将这四层上由自适应权重计算得到的每一层输出向量进行融合,获得最终的BERT模型输出向量,更好地提升模型的特征抽取能力。在公开数据集IMDB和THUCNews上的实验表明,提出的模型相较于其他基线模型性能有明显提升。在电力系统运维项目管理的实际应用中,该模型也取得了比基线模型更好的效果,较好地解决了电力运维规模预测混乱问题。  相似文献   
562.
基于流体历史分析技术的成藏过程反演对含油气系统的持续勘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应用包裹体岩相学、均一温度、储层定量荧光等技术和方法,对渤海海域黄河口凹陷北部陡坡带沙河街组储层中的流体包裹体进行了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剖析了油水界面变迁,再结合生烃史和有机地球化学资料研究了北部陡坡带沙河街组储层的油气成藏史。结果显示,黄河口凹陷北部陡坡带具有2期源自沙河街组烃源岩的油气充注,第Ⅰ期充注时间为7 Ma,表现为褐色低熟的轻-中质单一液相烃类包裹体;第Ⅱ期开始于2Ma,沙河街组烃源岩大量生烃,表现为浅蓝色荧光的中质气液两相烃类包裹体,为主要成藏期。储层定量荧光样品QGF大多体现古油层荧光光谱特征,油藏规模较大,后期由于构造活动油藏泄漏,形成现今3885 m典型的油水界面。黄河口凹陷北部陡坡带的构造活动与烃源岩生排烃史的时间匹配决定了研究区两期充注,后期为主的成藏特点。新构造运动后期,古油藏规模减小,形成了现今油藏格局。  相似文献   
563.
本研究开发了一种高效絮凝剂——壳聚糖接枝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Chi-g-CPAM),并比较了其与商用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对高岭石悬浊液的絮凝行为,分析了絮凝过程动力学以及相应的絮凝层形态变化规律。本文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ATRP)在硅片上修饰了Chi-g-CPAM和CPAM,采用耗散型石英晶体微量天平进行了原位絮凝行为研究。结果表明Chi-g-CPAM絮凝高岭石的平衡时间仅是CPAM的0.46倍,且高岭石层的总质量更大。Chi-g-CPAM对高岭石的絮凝行为可较好的用动力学拟一阶模型模拟;CPAM絮凝高岭石的过程无法用单一模型来拟合,其初始阶段符合Elovich这一经验方程,反映了絮凝过程中活化能变化较大,这与CPAM的长链分子的架桥、卷扫作用有关。絮体形态研究表明,Chi-g-CPAM和高岭石形成的絮凝层较为致密(K1 = 0.3513)且不随时间改变,CPAM初始阶段絮凝层构象松散(K1 = 0.4663),在800 min后观察到絮凝层构象逐渐塌陷(K2 = 0.2026)。采用两种絮凝剂进行沉降实验,在用量为75 g/t时,Chi-g-CPAM处理的高岭石悬浊液上清液浊度和CPAM处理的相同,但沉降层厚度小于CPAM,说明Chi-g-CPAM和高岭石的絮凝絮团更致密,这和构象研究分析表现出一致性。该研究有助于更好地了解絮凝剂的絮凝行为,有助于开发用于选矿和尾矿处理的高效絮凝剂。  相似文献   
564.
为探究罂粟碱(Papaverine,PPV)和细胞自噬在原发性肝癌放射敏感性中的作用机理,将肝癌HepG2、Huh7细胞进行X射线照射,并将细胞分为阴性对照(NC)组、罂粟碱(PPV)组、单纯照射(IR)组,然后采用CCK8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情况,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放射敏感性,实时定量PCR (RT-PCR)实验检测LC3B、ATG7 mRNA表达情况,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实验检测自噬相关标志物LC3B、p62、p-PI3K/PI3K、p-AKT/AKT、p-mTOR/mTOR蛋白表达情况。研究结果显示,与NC组相比,罂粟碱对肝癌HepG2和Huh7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并可以抑制肝癌细胞的迁移能力(P<0.05),显著降低肝癌细胞LC3B、ATG7 mRNA的表达水平(P<0.05)和LC3-Ⅱ/LC3-Ⅰ的蛋白表达,提高p62、p-PI3K、p-AKT和p-mTOR的蛋白表达。此外,罂粟碱还可以提高肝癌细胞的放射治疗(RT)效果。上述结果表明罂粟碱通过PI3K/AKT/mTOR通路抑制HepG2、Huh7细胞自噬,从而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并提高肝癌细胞放射敏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