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5篇
综合类   2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41.
本文研究了利用椰油酰胺丙基二甲基胺(CDP)和苄基氯为原料,合成椰油酰胺丙基苄基二甲基氯化铵的合成工艺,研究了其溶液性质和抗静电性、杀菌性。  相似文献   
42.
以壬基酚、环氧氯丙烷和三乙胺为原料一步合成了(2-羟基-3-壬苯基)丙基三乙基氯化铵新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其表面张力,cmc,泡沫性能,絮凝能力等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43.
在298.2 K下,用电导率法测定了β-环糊精(β-CD)分别与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12TABr)、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16TABr)在水溶液中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包结反应平衡所需时间在常温下2 min内即可完成;β-CD与两种表面活性剂均能形成结合比为2∶1的包结物,进而用非线性拟合法计算出包结物的结合常数分别为1.8×106 L2·mol-2和5.1×106 L2·mol-2;对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分别为-36 kJ·mol-1和-38 kJ·mol-1。另外,通过测量不同温度下β-CD与C12TABr包结物的结合常数和热力学参数发现整个包结过程是熵焓共同驱动的过程,温度越高,越有利于β-CD与C12TABr形成包结物。  相似文献   
44.
针对化工专业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探求了提高本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新途径.结果表明,通过构建合理的研究生课程体系,更新和改革教学方法,发挥研究生的科研主体作用,改进导师的指导方式,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和完善考核制度,可以激发和培育化工专业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45.
采用微波辅助提取柑橘皮中挥发油,其最佳提取条件为:30g柑橘皮粉末浸在60mL无水乙醇中,微波功率为300W,微波辐射时间为150s。采用溴加成法对挥发油进行定量分析,经测定挥发油的含量为2.77%。实验表明.微波法具有提取率较高、时间短、成本低和污染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46.
利用N.N-二甲基十二胺和氯两二醇在异丙醇中反应,合成了二甲基(二羟基)丙基十二烷基氯化铵(DDLA)。研究了DDLA水溶液以及其与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复配体系的表面活性。  相似文献   
47.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在B3LYP/6-31+G(d)水平上对N-苯基-1,8-萘酰亚胺及其18种衍生物的几何结构进行全优化。在基态优化构型基础上,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方法计算了该类物质在甲醇溶剂中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了分子几何构型、前线分子轨道的电子分布和轨道能级等特征,讨论了结构和吸收光谱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N-苯基-1,8-萘酰亚胺及其衍生物的稳定构型为非平面结构;其最强吸收光谱主要来源于HOMO→LUMO的π→π*跃迁。此外,在苯环上引入强推电子基团,能够显著降低HOMO与LUMO之间的能级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