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系统科学   5篇
丛书文集   2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5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31.
磷酸铁锂电池组成组过程的不一致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磷酸铁锂电池在成组过程中遇到的不一致性的问题,并指导电池成组方式的选择,进行了相关试验和建模。用同一种磷酸铁锂电池,经过不同的工况,然后按不同的方式成组,来模拟实际电池组的不一致性。对Rint模型进行改进,在单体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电池组串联、并联和混联模型。使用热模型验证并联模型下的电流分布。研究发现:由于单体间内阻不一致,并联单体之间,工作电流分布并不均匀,甚至可能造成安全问题。由此提出了"不一致性系数"的概念。通过计算各种混联方式的不一致性系数,建议采用能保证并联在一起的单体或模块内阻尽可能相似的连接方式。  相似文献   
32.
陈亮  穆蕊  甄诚  高彦飞  李腾  于鸣  巩伟丽  李爱玲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11(17):3903-3905,3918
为了筛选表皮生长因子(EGF)信号通路的未知调控分子,利用人正常乳腺上皮细胞系MCF10A建立了EGF效应评价模型,包括细胞增殖、迁移以及细胞周期的进程等。结果显示,EGF能有效促进MCF10A细胞的增殖。饥饿同步化后,EGF能促进细胞从G1期进入S期,开始DNA的合成。此外,Transwell实验显示EGF能明显促进MCF10A细胞的迁移。  相似文献   
33.
为获得具有细胞周期后期促进复合物(APC/C)活性的细胞裂解液并建立APC/C体外活性检测体系,以其底物Cyclin B及Securin的降解为检测指标,分别从细胞阻滞于有丝分裂期的时间, UBCH10(APC/C的E2酶)的浓度以及裂解液浓度等几个方面研究了各种处理因素对APC/C活性的影响,并且用体外翻译底物验证了其活性及相关结论。此项工作为进一步探索APC/C相关分子事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4.
李腾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13(22):6389-6393
构建并鉴定UBXN1-shRNA慢病毒表达载体,以便应用RNAi技术以及慢病毒感染系统建立稳定干涉细胞系并进一步研究UBXN1的功能。将携带不同特异性干涉序列的DNA片段插入PLKO.1载体中构建慢病毒表达载体,并制备慢病毒颗粒。将慢病毒颗粒感染U2OS细胞,建立稳定干涉细胞系,应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技术分别检测U2OS细胞中UBXN1 mRNA和蛋白质水平的表达差异。重组克隆经酶切证实shRNA正确插入慢病毒载体,DNA测序证实插入的序列正确,western blot检测证实设计的五条shRNA干扰序列有效的敲低U2OS细胞中内源性UBXN1的表达。成功制备UBXN1的慢病毒干涉颗粒,并建立UBXN1稳定下调的U2OS细胞系。  相似文献   
35.
助催化剂的负载是提高催化剂光生电子-空穴对分离效率的有效策略之一。通过水热法成功得到了CdS纳米棒,基于形貌调控策略将不同质量的Cu3P纳米颗粒通过溶剂热法与CdS纳米棒成功复合。两种材料复合之后大大降低了Cu3P的团聚程度。一系列实验表明,Cu3P颗粒的引入显著提高了CdS的光捕获能力,这为激发CdS产生更多的光生载流子提供了条件。基于实验结果提出了可能的光催化裂解水析氢的机理,Cu3P的有效负载为CdS提供了表面反应活性中心,进一步抑制了CdS光生载流子的复合,加快了光催化析氢反应,快速地将生成的氢气释放。该工作为改善CdS光催化析氢活性提供了合理的手段和策略。  相似文献   
36.
高校数字图书馆的数据安全与保障措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阐述了保障高校数字图书馆数据安全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威胁图书馆数据安全的五大因素,即软硬件因素、网络攻击与病毒、分校区的网络互联、自然灾害和管理等,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的方案.  相似文献   
37.
针对天然气除液净化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级联式气液旋流分离器,分别采用雷诺应力模型(RSM)、欧拉液膜(EWF)模型和离散相模型(DPM)对分离器的内部流场、液膜分布和气液两相流动进行数值模拟,并研究部分结构参数对流场和分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分离器的流场分布有利于气液两相分离,为使二级分离空间收集的液体顺利降下,进口速度不宜过快;一级排气芯管上半部长度为140 mm和开口高度为60 mm,对应的分离效率最佳,两者对压降的影响较小;减小降液缝隙宽度,分离效率和压降都会提高。  相似文献   
38.
39.
李腾  张晴  袁晓梅 《科技信息》2010,(34):106-106
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已成为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手段和工具。如何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教学服务,提高教学质量,是每一位教师必须去探究的课题。本文重点探讨了信息化条件下的大学物理教学。  相似文献   
40.
针对低能量自适应聚类层次(LEACH)协议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聚类机制动态网格传输和数据融合的改进路由协议.该协议建立了层次聚类路由结构,使用动态网格理论控制数据量传输,并应用数据过滤算法进行数据融合.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协议可有效降低网络的能耗,延长网络生命周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