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28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21.
基于灰色关联度的低渗透氮气驱评价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氮气驱油机理出发,对影响注气效果的因素进行系统分析,筛选出具有较强分类特征的油藏参数,并对各参数的技术界限进行评价.基于灰色关联度理论,以油藏参数的灰色关联度确定指标客观权重,以目标油藏的加权灰色关联度作为评判矩阵,建立新的适合于低渗透油藏氮气驱潜力评价的多属性评价模型.实例应用结果表明,该模型是实用和有效的,能客观地反映目标油藏氮气驱的开发潜力,提高油藏评价的准确性,降低油藏选择的盲目性,可用于指导低渗透油藏氮气驱的合理开发及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22.
以HB辫状河强底水块状油藏为例,探讨了同类油藏特征下产能递减规律,建立此类油藏产能递减典型曲线。结合HB油藏隔夹层分布特征与生产动态特征,将HB油藏含水上升模式分类,并从地质特征、生产时间角度分析了不同含水上升模式出现的原因,进而提出了相应的开发技术对策。研究成果对指导此类油藏后期调整以及前期布井策略都有较高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23.
采用双段塞法分析了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的相对分子质量、岩心孔隙分布、温度及矿化度对聚合物的不可入孔隙体积(VIP)的影响规律。分析结果表明,VIP随HPAM的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增大;VIP随着岩心平均孔隙半径增大、温度升高、矿化度增加而减小。在不断变化的地层条件下,HPAM的VIP可能出现高值的现象,这将严重影响聚合物驱的波及系数,从而使聚合物驱的原油采收率降低。  相似文献   
24.
在油藏数值模拟中,井模型的选取直接影响整个计算结果。充分考虑了井附近的渗流特征,建立了更符合井区域渗流规律的井模型。将图论理论应用于油藏数值模拟软件的设计中,使计算变得迅捷,有效地实现了对复杂形状网格的管理。根据图论网格管理系统的特点,采用全隐式和IMPES相结合的数值算法,编制了油藏数值模拟软件。简单算例的计算结果表明,采用新井模型的油藏数值模拟软件,其计算结果比传统的数模软件更能准确合理地反映井底流压的变化。  相似文献   
25.
注水开发油田二次孔道的形成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埕东油田岩心,在温度为60℃,pH值为10.20的准注入水中浸泡72d,用ICP分析方法分别测量浸泡不同时间时岩心在水中溶解的Si^4 和Al^3 的质量浓度再用Malvern粒径分析方法测得浸泡72d后岩心颗粒的分散程度,试验结果对比表明,岩心溶解下来的物质量相对于可分散、运移的物质量是很少的,由此说明岩心的颗粒分散,运移是形成二次孔道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6.
人工神经网络在压裂选井及选层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中原油田砂岩油藏 2 0 0多口压裂井及压裂层的静、动态地质资料和压裂施工参数 ,对影响压裂效果的单因素、多因素和主参数进行了分析。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 ,建立了砂岩油藏压裂选井及选层人工智能系统 ,并将其用于中原油田复杂断块压裂选井及选层识别。利用该系统可以估算压裂后单位厚度油层的日增产油量 ,并能预测压裂效果 ,可为压裂选井及选层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7.
选用埕东油田岩心 ,在温度为 60℃、pH值为 10 .2 0的准注入水中浸泡 72d。用ICP分析方法分别测量浸泡不同时间时岩心在水中溶解的Si4 和Al3 的质量浓度 ,再用Malvern粒径分析方法测得浸泡 72d后岩心颗粒的分散程度。试验结果对比表明 ,岩心溶解下来的物质量相对于可分散、运移的物质量是很少的 ,由此说明岩心的颗粒分散、运移是形成二次孔道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8.
<正> 1.病原鉴定及致病性山茱萸(Cornus officinalis)名名山萸肉,其果实是名贵中药材,原产浙江,我省以西峡、南召等山区为主产区,年产量约50万公斤,占全国年产量的1/4。近年来,由于炭疽病的危害,病果率达40%左右,严重者高达90%以上。如何防治已成为山茱萸生产中的重要课题,我们于1985~1987年对山茱萸炭祖病的病原、发病规律和防治措施进行了研究。现将病原鉴定及致病性研究的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