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综合类   23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1.
借助电子探针显微分析法,用沉积动力学方程,研究了AgIAg_4P_2O_7、AgIAg_2OB_2O_2、AgIAg_2OP_1O_5B_1O_3银快离子玻璃系统中样品的银沉积问题。发现在电子束轰击下,银计数率随时间的变化实验曲线与理论拟台曲线一致,沉积动力学方程能较好地适合银快离子玻璃。对银快离子玻璃中银的沉积物理过程进行了探讨解释,在电子束注入电子的外电场和试样内离子浓差、局域极化内电场作用下,银离子不断迁移、沉积,达到极限值。  相似文献   
12.
本文概述了频道兼容Digicipher HDTV(CCDC HDTV)系统中采用的传输方式16QAM的调制与解调原理,同时对16QAM的两种不同实现方法-正交调幅法和QPSK迭加法作了比较,说明四相迭加法是较好的方案。  相似文献   
13.
从玻璃形成区、离子电导性、激活能和红外光谱方面比较了CuX-Cu_2O-P_2O_5和AgX-Ag_2O-P_2O_5(X=I、Br、Cl)系统的性质。发现两者的形成范围均为Cu_2O(Ag_2O)/P_2O_5<3;玻璃网络基本相似;电导率随温度的升高和CuX(AgX)含量的增加而增大,有一个极值在形成区内(或在形成区的边界上)。在各组分含量相同时,Cu~+离子玻璃的T_2比Ag~+离子玻璃的高。在银快离子玻璃系统中,当用Cu~+置代Ag~+时,玻璃具有相似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利用电子探针技术,我们对铜快离子玻璃CuI—Cu_2O—P_2O_5—B_2O_3中的铜沉积现象及其规律作了研究,并得出了一些有用的结论.实验所用的样品40CuI-30Cu_2O—26P_2O_5-4B_2O_3是深褐色透明的铜快离子玻璃.它是以CuI、Cu_2O、P_2O_5及B_2O_3为原料,按一定摩尔数配比,在玛瑙研钵中分别磨细,然后按一定秩序在电炉中加热(温度保持在760℃45分钟)熔融,倒入不锈钢模具中成型再退火而制得的.由于样品的原料中含有极易氧化的一价  相似文献   
15.
借助电子探针显微分析法,研究了非晶铜快离子导体CuI-Cu_2OP_2O_5-PbI_2系中的铜沉积,给出了铜计数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开始时铜沉积随着时间而增加,然后增加变得缓慢,最后趋于一极限值。实验发现,非晶铜快离子导体中的铜沉积规律与非晶银快离子导体中的银沉积规律相类似。文中同时给出了铜沉积区的显微成分像,X-射线面扫描像。样品中的铜离子可能以两种形式存在,一是与碘离子相结合,另一是以强的部分共价键与[PO_4]基团相结合,仅有前者对电导有贡献。  相似文献   
16.
运用电子探针显微分析(EPMA)技术,能有效地研究快离子导体中的金属沉积问题。电子探针是一束聚焦很细的电子束,用以轰击试样,由于探针的电子注入到试样表面,形成负电位,使得快离子试样中的阳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向电子束注入轰击点迁移、集中,与电子中和后转变为金属原子。当这些析出的原子在传输过程中受到阻碍时,可能在材料表面积累或  相似文献   
17.
溴化银T颗粒乳剂微观电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Wanger直流极化法原理,采用可逆电极与阻塞电极并用的方法,对溴化银T颗粒乳剂微晶体在直流电场中进行极化,当离子电流为零时测得其电子电导率和空穴电导率。当乳剂中掺入浅电子陷阱掺杂剂[Fe(CN)6]^4-时,其电子电导率增大,空穴电导率下降。电子电导率的变化可以反映出溴化银乳剂灰雾产生的内在原因,空穴电导率的变化则反映出I^-对空穴捕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介绍了开铁口机在高炉炼铁技术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论述了开铁口机的设备参数及技术要求。对开铁口机的日常故障和维护要求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从提高玻璃快离子材料的稳定性出发,用B_2O_3部分替代三元系AgI-Ag_2O-P_2O_5中的P_2O_5,来调整玻璃网格结构;探讨四元系AgI-Ag_2O-P_2O_5-B_2O_3玻璃形成范围、热稳定性、离子导电性及结构变化;确定了0.20 AgI-0.80(Ag_2O-P_2O_5-B_2O_3)四元系玻璃形成区、T_g~X_(AgI)、lgσ~X_(AgI)、E_α~X_(AgI)的关系以及离子迁移数,并使用红外光谱对四元系玻璃结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可编程可控整流电路,由性能优良的新型单相可控整流主电路和采用单片机系统的触发控制电路组成,该电路和单相全波或单相桥式可控整流电路比较,具有输出电压高、输出电流大、功率因数高和谐波小等优点。文中并给出了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