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5篇
丛书文集   3篇
教育与普及   5篇
理论与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5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中关村是全国智力资源和科技人员最密集地区.有以北大、清华为代表的各级、各类高等院校68所,有以中科院研究院所为代表的各级、各类科研机构213家,在校学生30万人,两院院士人数占全国的37%,每年产生数千项辐射全国的科研成果.  相似文献   
52.
介绍新余市老龄产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分析新余市老龄产品供给、老年消费需求以及政府在老龄产业发展中的作用,提出新余市老龄产业的发展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3.
徐云 《科技信息》2007,(36):287-287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这里强调了数学教学是一  相似文献   
54.
吴季松  徐云  张宁 《科技潮》2004,(12):10-12
2004年在第26次科学技术专家“季谈会”上,围绕“循环经济与科学决策”这一主题,几位国内知名专家针对北京如何发展循环经济的问题作了专题发言。在这里,我们摘取了几位专家的观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5.
基因表达数据集与传统事务数据集相比呈现出新的特征,由于其项目数远远大于事务数,使得大量现有的基于项目枚举的频繁闭合模式挖掘算法不再适用.为此提出一种频繁闭合模式挖掘新算法TPclose,使用TP-树(tidset-prefix tree)保存项目的事务集信息.该算法将频繁闭合模式挖掘问题转换成频繁闭合事务集挖掘问题,采取自顶向下分而治之的事务搜索策略,并组合了高效的修剪技术和有效的优化技术.实验表明,TPclose算法普遍快于自底向上事务搜索算法RERⅡ,最高达2个数量级以上.  相似文献   
56.
为了探索非线性系统的跳跃现象,研究了一个由代数方程描述的简单非线性系统。该系统中的非线性项在一定的参数组合及某些激励下会发生自异变行为。用负载线图解法分析了非线性元件自异变行为的产生原因、非线性项工作点轨迹与约束方程之间出现连续不相容现象。对不同的负载电阻,实验和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有跳跃滞的和完整的非线性特性曲线。负载电阻较小时,非线性项的特性曲线有些部分是不能观察到的,无法测量到单射的特性曲线,只能观察到有跳跃滞的不连续曲线。  相似文献   
57.
本文报导发生在单结管二阶强制电路中的“两类周期迭加序列”,并分析了产生这“两类周期达加序列”的电路特点。  相似文献   
58.
利用多尺度方法研究包含微裂纹金属材料在加载条件下的动力学行为.多尺度方法结合了分子动力学和自适应有限元方法.分子动力学方法用于局部缺陷区域,有限元方法用于整个模型区域,两种方法之间用桥尺度函数进行连接.计算结果既包括了系统宏观的物理信息(应变场、应力场等),也包括了微观原子的物理信息(原子位置坐标等).模拟结果发现,在裂尖的传播过程中将发射位错,同时,拉伸应力和应变将主要集中在裂纹的两端.正是由于应力的集中导致了裂纹的进一步加速传播,最后形成宏观的断裂效应.  相似文献   
59.
为考察二阶非线性电路响应中是否存在随机共振过程 ,用噪声信号和周期信号同时激励二阶非线性单结管电路 ,并观察其响应和测量输出响应信号的信噪比。结果表明 :在一定的条件下 ,增大输入噪声的值不仅不降低输出响应信噪比 ;反而迅速增加输出响应的信噪比 ,使输出响应中周期信号的分量反而加强 ,而且输出响应的信噪比对于输入噪声的变化具有“共振”形状的曲线。从而证明了二阶非线性单结管电路不仅是混沌系统 ,也是随机共振系统 ,且随机共振响应是混沌系统一种响应模态  相似文献   
60.
朱献文  徐云碧  李健  张兴平 《科学通报》2022,(26):3152-3164
随着小麦雄性不育系杂交种生产技术的改进,杂交种生产成本有望在不久的将来大幅度降低,这为杂交小麦产业化提供了可能.异源多倍体特性、品种之间遗传基础狭窄,以及长期的自交选择致使小麦杂种优势相对较弱.构建小麦杂种优势群可以提高杂交种亲本选配效率、扩大亲本间遗传差异、增强杂交种的杂种优势是提高小麦杂种优势利用效率的有效手段.小麦杂种优势群创建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增加亲本群体的一般配合力(general combining ability, GCA),选择具有高特殊配合力(specific combining ability, SCA)的杂优组合.父本优势群选择目标为中高秆、花粉量大、花药易外露、抗病性强等.母本优势群选择目标为矮秆或半矮秆、开颍性好、抗病性强等.小麦种质资源的杂种优势潜力分析与分类是小麦杂种优势群构建的先决条件,其方法主要有系谱分析法、表型分类法、配合力分类法、遗传距离分类法及基因组预测法.利用小麦雄性不育系尤其是矮败不育系的轮回选择(recurrent selection, RS)与基于基因组预测的相互轮回选择(reciprocal recurrent selection,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