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2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高压电气设备绝缘特性带电检测仪信号采集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高压设备绝缘特性带电检测仪信号有集系统的主要组成-电流传感器及波形采集系统进行了研究。阐明了电流传感器的设计思想,提出了波形采集系统的设计方案。讨论了传感器的电路结构及屏蔽措施,给出了在实验室条件下的试验结果。分析是出数据采集速率与带电测试准确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2.
针对船舶企业在推广现代造船模式和CIMS的过程中,存在着生产计划与车间执行之间不可逾越的矛盾,提出了面向船舶生产的制造执行系统架构,研究了面向“中间产品”的生产任务分解技术.给出生产任务包和操作、服务任务包的定义和描述,利用图论的方法表达中间产品的装配关系,并探讨了从生产任务到操作任务和服务任务的映射机制,提出了生产计划控制系统.为开发制造执行系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3.
为了研究森林植被群落生理生态特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通过对长白山阔叶红松林森林单叶化叶片的光合特征等生理生态指标对温度、CO2体积分数和光合有效辐射等环境因子的模拟,得出如下结果:七月份的最大的净光合速率、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达到最大,分别为4.96μmolCO2、22和1250μmolphotonm-2s-1;最大净光合速率随着CO2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在体积分数720μmol mol-1 CO2时达到8.7μmolCO2m-2s-1;单叶化叶片的净光合速率随着温度的增加而上升,在25℃时达到了最大值为5.825±0.912μmolCO2m-2s-1,在温度为30时则开始下降。  相似文献   
24.
基于非色散红外(NDIR)光谱分析原理,设计了一种非调制双波长二氧化碳传感器.采用的热电堆探测器可以响应直流或缓变光强信号,无需对光源进行调制,而用恒流电路驱动,提高了光源的稳定性.设计了斩波调零放大电路检测微弱直流信号,解决了放大直流信号和抑制漂移的矛盾.在低浓度的情况下,线性吸收规律可以近似指数吸收规律,用差动法代替了对数法进行信号处理,实验结果表明: 对数方法可以抑制光源辐射功率波动的影响,但温度系数较大;差动方法具有较小的温度系数,但结果受光源辐射功率波动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5.
基于Biot固结方程获得了半无限线弹性地基在梯形荷载作用下的初始时刻解,进而得到了梯形荷载作用下地基瞬时沉降、固结沉降和总沉降计算式.由此得到了加宽路堤荷载作用下地基的附加有效应力、超孔隙水压力和地表沉降表达式,并对各响应进行了分析.其计算表达式简洁,便于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26.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及交通量的持续增长,早期建成的高速公路已经开始出现通行能力差、服务水平低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在近年来积极开展了高速公路的改扩建工作,目前已完成了多条高速公路的改扩建工程并投入运营,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高速公路的改扩建与新建公路有所不同,高速公路在改扩建过程中涉及新老路基拼接、变形协调等问题,特别是新老路基拼接引起的差异沉降,对路基路面结构危害巨大。为此,国内外学者致力于对减小新老路基差异沉降进行研究,探索了许多新的理念和技术。从差异沉降的理论、影响因素以及路基拼接处的处治措施3方面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了回顾和梳理,发现对减小新老路基差异沉降的措施,尤其是对加筋结构的布置、路基内部排水结构的研究还比较缺乏。建议开展此类研究,并从理论和影响因素上对差异沉降进行分析,提出适用于多种工况的拼接措施,从而起到控制差异沉降的作用,旨在为实际工程项目提供理论和实际指导。  相似文献   
27.
级配碎石在道路工程中应用广泛,为全面了解路用级配碎石的力学特性,基于国内外研究开展级配碎石力学性能研究综述。首先,介绍了路用级配碎石变形性能研究现状,包括剪切变形、动态回弹模量、永久变形;其次,从试验测试方法、演变规律表征两个方面对级配碎石各向异性行为进行了总结分析;最后,对级配碎石力学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进行归纳,从集料物理性质、粒料结构特征和外部应力状态三个方面进行了综述。分析表明:碎石材料的力学性能与颗粒性质、结构特征和应力状态密切相关,并具有显著的各向异性特征。未来可从级配碎石回弹模量计算方法、性能各向异性参数计算方法、动应力响应分析等方面开展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8.
【目的】建立粗粒土介电常数与基质吸力的关系,进而根据介电常数确定粗粒土的含水率。【方法】首先,通过介电常数测试仪与滤纸试验得到不同粗粒土的介电常数与基质吸力,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建立基质吸力-介电常数特征曲线(suction dielectric characteristic curve,SDCC)模型;然后,通过激光粒度分析仪确定各粗粒土的黏粒百分比P,结合滤纸试验测试结果和FREDLUND&XING模型得到各粗粒土的土水特征曲线(soil water characteristic curve,SWCC);最后利用黏粒百分比P预估粗粒土的SDCC的模型参数,建立粗粒土的SDCC与SWCC的关系。【结果】提出了粗粒土的SDCC力学经验模型,从而建立粗粒土介电常数与基质吸力的直接联系,通过拟合得到黏粒百分比P与SDCC模型参数的关系式,SWCC模型参数同样可由黏粒百分比P预估得到,最终建立起介电常数-基质吸力-含水率的相互依赖关系。【结论】粗粒土的基质吸力与介电常数之间存在联系,利用黏粒百分比P这一指标可以预估SDCC和SWCC的参数,通过测试粗粒土的黏粒百分比P与介电常数,可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