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7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60篇
系统科学   50篇
丛书文集   112篇
教育与普及   74篇
理论与方法论   23篇
现状及发展   8篇
综合类   2330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103篇
  2013年   97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98篇
  2010年   115篇
  2009年   132篇
  2008年   142篇
  2007年   120篇
  2006年   110篇
  2005年   115篇
  2004年   95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169篇
  2000年   128篇
  1999年   89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5篇
  1965年   6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2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后张法预应力连续梁桥边跨预拱度线形通常是采用二次抛物线,但往往拟合效果不佳.针对这一问题,分析了规范对预拱度设置的规定,并对连续梁桥边跨的受力模型进行合理假设,进而用静力法建立平衡微分方程计算得出边跨合理挠曲线方程为一个四次多项式.通过工程实例的有限元建模,用函数拟合分析,拟合结果中四次多项式的拟合结果较优秀,决定系数为0.9999.进一步证明了对连续梁边跨变形曲线分析的假设以及理论推导的正确性,得出了连续梁边跨预拱度线形应当为四次多项式的结论,为后张法预应力连续梁桥边跨预拱度线形选用提供了相较于过去的经验而言更合理的选择.  相似文献   
62.
在多级闸门调控条件下,利用一维水动力模型软件Mike11软件建立了降雨径流和水动力耦合模型,设计了闸门全开、水位控制、水位差控制3种调控模式;对不同典型年下雨洪演进过程进行模拟,得到河道沿程水位流量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模型典型断面的模拟结果较好,各参数率定值可靠且可以基本反映雨洪演进过程,上、中、下游河床糙率率定值分别为0.029、0.033、0.035;水流状况受人工调控明显,主要表现在洪峰流量大小、洪峰出现时间以及闸前最高水位的变化上。  相似文献   
63.
以砌体结构圈梁构造柱为主要变化因素,对3种类型的足尺模型墙体试件进行拟静力试验,通过墙体的破坏形态、滞回曲线等一系列试验指标对方钢管混凝土圈梁构造柱约束墙体的抗震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片墙体均发生弯剪型破坏,钢管混凝土圈梁构造柱约束墙体由于在反复推拉过程中构造柱的钢管与混凝土之间黏结力丧失而产生相对滑移破坏。钢管混凝土圈梁构造柱约束墙体的滞回曲线具有明显的反"S"形特征,在极限承载力、延性和耗能能力等方面均优于无约束墙体以及钢筋混凝土圈梁构造柱约束墙体。  相似文献   
64.
塔克拉玛干别里库姆沙漠胡杨沙堆流场风洞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全站仪及RTK对胡杨沙堆进行三维形态实测采样,以实测数据为基础,制作胡杨沙堆实验模型。在风洞中用3组不同风速(6、10、14m/s)对胡杨沙堆模型进行纯气流流场的模拟实验,结合研究区胡杨沙堆表层沉积物样品粒度分布特征,印证流场风洞模拟的准确度,并分别测定在5组不同风速(6、8、10、12、14m/s)下胡杨沙堆后100cm处的输沙率。结果表明:气流在胡杨沙堆迎风坡强度较大,沿着沙堆迎风坡加速爬升;至沙堆背风侧,气流强度明显减弱,一部分气流方向发生逆转形成强涡流区,最终在沙堆后方气流强度逐渐恢复;胡杨沙堆流场变化特征与沙堆表层沉积物平均粒径的分布特征相吻合;胡杨沙堆后方,输沙率随高度的增加呈指数函数迅速降低,风蚀输沙量为无植被时的78%,输沙量较平沙地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65.
研究野苹果花期冠层反射率光谱特征,为提取野苹果的分布提供依据,以西天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利用Field Spec3便携式地物波谱仪,对小檗、野苹果、野山楂、野杏的花期进行地面冠层光谱数据采集及分析.通过移动平均法对光谱数据进行平滑降噪,分析4种植物反射率特征;对可见光波段内进行差值分析和一阶导,得出4种植物可见光范围内的特征波段;最后对660~760 nm反射率做一阶导,探究4种植物的红边参数特征.结果表明:野杏先着花后展叶,因此花期冠层反射率光谱无明显绿峰;不同树种反射率光谱在可见光波段差异明显;4种植物的红边位置野杏野山楂小檗野苹果.植物花期光谱特征明显,有利于对植物信息进行遥感提取.  相似文献   
66.
运用野外采样及室内分析的方法,研究策勒沙漠-绿洲过渡带近地表沙物质的粒度特征,可为防风治沙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沿主风向,自流沙前沿至绿洲边缘,沙物质粒径逐渐细化,以极细砂为主,分选系数介于1.50~1.92,分选性中等.偏度介于-0.10~0.10之间,相对于平均值呈近对称分布.峰态数值介于0.95~1.06之间,属于中等峰态.地表输沙物质、灌丛沙堆表面沙物质各粒度参数间均呈现出较显著的线性相关性.流动沙丘表面沙物质的平均粒径与分选系数呈显著线性正相关,裸平沙地与大气降尘沙物质的偏度与峰态呈显著线性负相关,其余各参数特征间的线性相关性均较低.地表输沙物质、灌丛沙堆表面的黏粒、粉砂、砂的含量与各粒度参数呈现极显著相关性(p0.01),而裸平沙地、大气降尘、流动沙丘表面沙物质黏粒、粉砂、砂的含量与部分粒度参数呈极显著相关性(p0.01).植被覆盖度、高度、风力、地形及空间差异等是影响近地表沙物质粒度差异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7.
珍稀物种的分布特征是物种濒危等级评定和保护策略制订的基础资料.本文利用MaxEnt模型对分布于凉山山系的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包括光叶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 var.vilmoriniana)种群的生境分布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在垂直方向上珙桐主要分布在海拔1500~2300m的中山地带;在水平方向上珙桐基本分布在凉山山系东坡的小凉山地区.珙桐总分布面积为1832.446km2,其中最适宜生境面积为958.448km2,次适宜生境面积为873.998km2.刀切法检验结果及限制因子分析表明影响珙桐分布特征的主要环境因子有温度季节性变异系数、海拔、最冷月最低温、最冷季降水量、降水季节性变异系数、到居民点距离.本文建议应加强对凉山山系保护区外的大面积珙桐生境的保护及关键连接区域的恢复,以促进山系内珙桐资源的增长和生境的连接.  相似文献   
68.
为了充分利用数据信息进而提高分类正确率,提出一种证据神经网络的分类器,并据此构造了多分类器系统。首先将训练数据中的含混数据视为新类别——混合类,将原始的训练数据重组成含有混合类的训练数据,然后使用证据神经网络分类器系统用重组后含混合类的训练数据进行训练,对分类输出进行证据建模,并使用多种不同的证据组合规则实现多分类器融合。采用人工数据集和UCI数据集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采用神经网络的多分类器系统相比,采用证据神经网络的多分类器系统能有效提高分类正确率;在数据集Magic 04和Waveform2上,采用提出的多分类器系统比采用投票法的神经网络多分类器系统的分类正确率分别提高了6%和10%左右。  相似文献   
69.
随着渤海油田进一步开发,不少生产井进入油田开发后期,需进行油田的弃置作业。近期渤海油田首先在20南生产平台进行了弃置作业,该平台主要为气井、生产年限较长,存在管柱腐蚀严重、井口带压、油套管同压等问题,而弃置处理面临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弃置设备和工艺技术要求高、费用高等情况。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优先封闭源头、次选封闭通道,力求两点同时做到"的技术思路,依据国家、行业相关法律法规,采用挤注法压井工艺、镁粉切割配合常规打捞工具起管柱、多层套管一次切割技术进行弃井试验,并在封堵后针对压力异常问题来源进行分析,通过进行上部井段补充下入桥塞弃置,为海上油气井的弃置作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0.
利用低温离子交换法对高铝硅酸盐玻璃表面进行强化,研究了离子交换温度和时间对高铝硅酸盐玻璃表面应力层深度、表面压应力和显微硬度的影响,及应力层深度和表面压应力对显微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随着强化温度和强化时间的增加,表面应力层深度增加、显微硬度增强,但是增速并不均匀。第二,利用SPSS软件得到了应力层深度、显微硬度与强化时间和强化温度之间的关系模型,使用此模型可以预测与样品玻璃有相近组分的高铝硅酸盐玻璃化学强化后的应力层深度和显微硬度。第三,应力层深度较于表面压应力对玻璃显微硬度的增强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