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6篇
系统科学   15篇
丛书文集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47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关于整数线性规划代理对偶间隙的注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有效不等式的概念应用于整数线性规划的代理对偶问题 ,给出弥合整数线性规划的代理对偶间隙的方法 .数值例子表明所给出的方法在改进定界结果方面是有效的 .  相似文献   
42.
不同“版本”的大学排行榜公布后,在社会上激起了层层涟漪,尤其是在网络上,网民们对此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在市场经济时代,大学排行榜也是一种特殊商品,其“市场命运”如何将最终取决于“消费者”——大众。因此,倾听来自大众的声音当尤为重要。以下就是一位网友对此问题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43.
利用截肢后废弃的自体长骨重建半骨盆环是一种有效的生物学重建方法,其生物力学性质从未被研究过。本文旨在应用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半骨盆截肢后自体骨重建坐骨结节和骨盆环的可行性,对重建骨盆应力分布进行研究。评价了分别使用股骨髁和胫骨平台替代坐骨结节的重建方案,连同完整模型共建立3个有限元模型。对3个模型模拟坐姿进行计算,对vonMises应力比较分析。模型可靠性经过尸体标本应变与位移测试验证。重建骨盆的应力分布与完整骨盆明显不同,股骨髁重建模型应力主要集中在股骨与骶骨左侧耳状面接触处、右骶髂关节和接骨长钉左侧。与重建股骨不同,重建用胫骨最大应力位于胫骨干部,分布面积较大。从生物力学角度看,使用自体下肢骨重建半骨盆环应该优先考虑股骨重建方案。在实际手术设计中也要注意适当增加长钉的直径,并在保证强度的条件下适当降低其刚度。  相似文献   
44.
前苏联教育学家维果茨基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社会文化理论、中介理论等重要思想,构成其教学主张的理论基础。从分析这些理论出发,探讨其教学思想蕴涵,理清脉络,在此基础上来进一步认识维果茨基教学思想的本质。  相似文献   
45.
文章在讨论了实践界较为关注的人才信息化和信息化人才2个概念内涵的基础上,详细地阐述了二者区别.认为在运用这2个概念时,应该加以区别对待,才能更有效地发挥人才信息化与信息化人才概念的功能,以更好地实现组织目标.  相似文献   
46.
为了求解联合作战中的武器目标分配问题(WTA),在简要介绍WTA模型的基础上,根据WTA模型特征,利用松驰理论和方法,先将模型松弛为混合整数线性规划问题,然后利用Lagrange松弛,将模型分解为2个子问题:线性规划子问题和整数规划子问题,利用全单模矩阵特性求解整数规划子问题,并根据2个子问题的关系调整参数范围。理论证明该方法可以快速有效地给出改善的WTA问题的可行解。数值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不同规模的WTA问题都有较好效果,适合不同战场环境下联合作战对WTA问题求解的实时性要求。  相似文献   
47.
将灰色理论应用于自组织网络拓扑连接状态预测,提高反应式路由协议(DSR)的预应能力,避免路由信息震荡,减小不必要的网络开销,迅速发现失效链路,提高了路由信息的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基于灰色模型的稳定路由协议S-DSR具有更高的稳定性,组网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48.
两层线性规划问题的求解已经提出很多算法,而混合整数两层线性规划问题的研究成果还较少出现。本文介绍了混合整数两层线性规划问题,提出一个基于树搜索的分支定界算法。计算例子说明所给算法是非常有效的。  相似文献   
49.
大脉冲重复周期调幅信号的压缩平面变换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PRI的调幅度较大或PRI较长的脉冲信号,普通平面变换法显得不直观,难以分辨出特征曲线.对此作者提出了一种将调幅度变小,将PRI变短的方法,即将待分选信号进行压缩平面变换后,使特征曲线变得明显而易于分选,以能使平面变换技术更完善和实用  相似文献   
50.
以普通活性污泥为接种污泥,葡萄糖和乙酸钠为碳源,在SBR反应器中培养好氧颗粒污泥,考察不同质量浓度Cu2+(0 mg/L、1 mg/L、3 mg/L、5 mg/L和10 mg/L)冲击作用对好氧颗粒污泥理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u2+质量浓度从0 mg/L上升至10 mg/L,好氧颗粒污泥的理化特性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质量浓度为1 mg/L和3 mg/L的Cu2+对COD和NH+4-N的去除率影响较小,而质量浓度为5 mg/L和10 mg/L的Cu2+对COD和NH+4-N的去除率影响较大。随着Cu2+质量浓度的增加,好氧颗粒污泥的丝状菌逐渐增多,污泥浓度不断下降,沉降性能急剧恶化;密实度降低,结构越来越松散,粒径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而且在质量浓度为10 mg/L的Cu2+作用下颗粒污泥解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