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9篇
系统科学   15篇
丛书文集   30篇
教育与普及   40篇
理论与方法论   9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78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71.
【目的】在叶幕尺度上,通过分析微域环境和果实产量、品质的关系来揭示叶幕微域环境对无患子果实的影响,并为后续无患子叶幕结构优化和营造适宜微环境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方法】以福建建宁地区进入稳定结实期的10年生自然圆头形无患子为研究对象,采用小格子法将整个叶幕分成144个小区,在整个生长期内逐月测定小区的微域环境因子,并在采收期测定各小区果实产量指标,以此来绘制整个生长期微域环境因子和产量的叶幕空间分布三维图;根据距离树干位置远近和自然分层现象将144个小区归并到9个不同的叶幕大区域中,对大区域的微域环境因子和果实产量、品质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分层探讨微域环境因子和果实特征的相关性,并依此构建果实产量、品质与叶幕微域环境因子的回归预测模型,最终得到无患子果实优质丰产的微域环境条件。【结果】①随着叶幕区域由内膛到外围、由下层到上层,整个生长季的平均温度分别增加了0.3 和1.5 ℃、平均光合有效辐射分别增加了330.76和463.53 μmol/(m 2·s)、平均相对湿度分别下降了1.1%和3.0%,果实产量显著增加,下、中和上层果实产量比例为8:17:75,内、中和外围果实产量比例为24:32:44。水平方向上微域环境和果实产量的差异明显小于垂直方向的差异,结实部位主要集中在叶幕外围和上层;②叶幕9个大区域的果实数量、鲜果产量、干果产量、果实含水率、单果干质量和油产量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假果皮占果质量比、出籽率、种子出仁率和种仁含油率的差异均不显著;③果实产量、种子出仁率、油产量与温度、光合有效辐射均呈显著正相关而与相对湿度呈显著负相关。光合有效辐射对果实产量、品质的影响最大,与果实产量的相关系数高达0.8,温度对果实特征的影响仅次于光合有效辐射,而相对湿度对果实特征的影响相对较小;④通过构建叶幕微域环境因子和果实特征的单因素二次回归模型可以得到无患子果实优质丰产的微域环境条件为:温度28~30 ℃,相对湿度小于74%,光合有效辐射830~1 203 μmol/(m 2·s);⑤构建的多元回归模型拟合度更高,对果实和油产量的估算更准确,可用于自然圆头形无患子果实和油产量的初步预测。【结论】叶幕微域环境因子影响果实特征的形成,其协同效应对无患子果实产量、品质的影响更大;叶幕中、下层果实产量、品质更强烈地受到微域环境的影响,通过基于叶幕结构和结实特性的园艺措施改善中、下层叶幕微域环境有利于无患子果实产量、品质的整体提高。  相似文献   
872.
随着房地产业的发展和住宅商品化的推进,住宅小区物业管理也应运而生,成为房地产业中的新兴产业。本文论述了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应过而生的必然性与必要性。呼呈对这种物业管理在发民肿存在的许多问题,应当引起社会社会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73.
给出了Meyer-Konig-Zeler算子的点态逼近结果,推广了Becker,Nessel和Totik的结果  相似文献   
874.
采用基于波形直接分析的神经网络故障诊断方法实现电力电子电路在线故障诊断。以三相整流电路为例,对电路发生故障时输出的波形进行分析,用故障波形的采样数据制作的样本对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将训练好的神经网络用于故障诊断。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875.
塔里木盆地地质热事件研究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陈汉林 《科学通报》1997,42(10):1096-1099
塔里木盆地是我国最大的沉积盆地,也是我国石油工业的重要战略接替地区,因此塔里木盆地油气形成与演化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塔里木盆地发育了多期地质热事件,这些盆地地质热事件直接影响了盆地油气形成和演化.作者采用~(40)Ar-~(39)Ar快中子活化技术对盆地火山岩进行~(40)Ar/~(39)Ar坪谱年龄研究,获得了塔里木盆地火山岩的~(40)Ar/~(39)Ar年龄,查明了本区构造热事件的地质年代,并通过Ar在热事件中的逸散程度恢复样品遭受热历史过程,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盆地的构造演化及与油气生成、演化的关系.1 盆地火山岩~(40)Ar/~(39)Ar年龄谱特征~(40)Ar/~(39)Ar坪年龄谱不仅能够很好地反映岩石形成的年龄,而且能很好地记录岩石形成以后所经历的各种地质热事件.因此,塔里木盆地火山岩的~(40)Ar/~(39)Ar坪年龄谱的研究能很好地确定盆地地质热事件的历史.  相似文献   
876.
齐东岩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12):2959-2963
通过大量的野外剖面观察、钻井岩心描述,结合室内薄片鉴定、地球化学元素测定和扫描电镜分析,确定了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石炭系火山岩的成岩演化阶段分为同生成岩阶段、表生成岩阶段和埋藏成岩阶段,以及交代作用、充填作用等多种成岩作用类型。冷凝收缩作用、挥发逸散作用、溶解作用、风化作用和构造作用是使储层物性变好的主要成岩作用;熔结作用、压实作用、交代作用、充填作用是使储层物性变差的主要成岩作用。  相似文献   
877.
随着"限塑令"政策的升级,生物可降解塑料的研发和推广成为当下热点.聚羟基脂肪酸酯(PHA)作为一种新兴的生物可降解塑料,有着无限的潜力.利用剩余污泥来生产PHA,不仅节约成本,还有很好的环境效益,实现了废弃资源的再利用.本文主要针对污泥厌氧发酵以及菌种合成PHA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阐述当前剩余污泥发酵液产PHA的研究进...  相似文献   
878.
基于一维正演模拟,对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实测资料处理的场源影响校正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计算远场因子与发射频率、收发距和大地电磁阻抗倒数模三者乘积(综合因数)的关系,实现了简洁有效的查表场源影响校正方法。同时,为提高校正方法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又开展了视电阻率数据场源影响校正与反演处理协同联进策略(即反演递归校正法)的研究工作,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数据处理效果;考虑到反演递归校正处理方法,受初步校正结果影响较大,本文又提出了设计层状背景模型的校正方案,即在工作区前期地质与物性等资料综合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工区地质—地电模型的构建,来进一步提高CSAMT实测资料的场源影响校正效果,并经由理论模型算例和实测数据处理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79.
为预测坠物撞击饱和黏土海床上海底管道的损伤,建立了坠物撞击下饱和黏土海床与海底管道相互作用的动力有限元模型,结合海底管道实际工作条件的变化范围,分析坠物撞击能量、管道直径、壁厚、钢材等级、内压、海床土不排水抗剪强度6个参数对海底管道损伤的影响规律,将6个参数作为输入层参数,以管道损伤作为输出参数,将数值模拟结果作为训练样本,通过学习和训练构建形成了海底管道损伤预测的BP神经网络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坠物撞击能量越大,管道损伤越大,管道损伤增长速率随坠物撞击能量的增大而趋缓;管道直径、壁厚、内压、管道屈服强度增加,管道损伤减小;饱和黏土海床不排水抗剪强度越大,管道损伤越大。建立的海底管道损伤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仅需要坠物撞击能量、管道直径、壁厚、钢材等级、内压和海床土不排水抗剪强度6个参数,模型简单、便捷,能够较好地预测饱和黏土海床海底管道受坠物撞击的损伤,数值算例涵盖了常见饱和黏土海床海底管道的工作条件,具有很好的适用性,为海底管道损伤预测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880.
本文在对我国投资率和投资效率进行历史走势分析和国际比较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建立非线性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投资率与投资效率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投资率与投资效率在过去较长时期里表现出一定的正相关性,但近期二者关系出现负相关迹象;与样本国家相比,1978—2012 年间,我国投资率一直最高,投资效率高于发达国家但低于新兴市场国家;实证结果表明,我国投资率与投资效率具有先升后降的“倒U 型”关系,投资率是投资效率的格兰杰成因。目前我国的投资率水平已经超过了使投资效率处于最优的值,投资率升高会使投资效率下降。因此,我国应该通过合理调控投资率,来促进投资效率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