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1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6篇
系统科学   8篇
丛书文集   17篇
教育与普及   48篇
理论与方法论   8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60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指出了实验室柯石英最小静态形成压力对判断地表柯石英形成机制的重要性.报道了诸多因素,包括动力学因素对柯石英最小静态形成压力(Pcos,min)的影响.分析了已有文献的实验室Pcos,min数据,指明了它们和不均匀局域高压微区压力与表观测量压力的关系.提出不均匀局域高压微区的作用模型;分析了局域高压微区与大尺度板块折返形成地表柯石英特征的差异.最后,对地表柯石英的形成机制进行了讨论.指出地表中因组成物质和应力的不均匀性,可形成许多小尺度不均匀局域高压微区,它们在造山带的断裂带剪切带中,受外界因素(如地震波和/或挤压剪切力等)的影响,容易形成柯石英,是可能性最大的地表柯石英形成机制;而板块折返假说虽然可以解释地表柯石英的形成,但是一种可能性很小的机制.  相似文献   
122.
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 Baill)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 Baill)作为第三纪古热带孑遗树种,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具有特殊的科学研究价值和极高的观赏价值.20世纪80年代以来受到了有关方面及科研工作者的广泛重视.从以下4个方面对珙桐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1)解剖学与生物学特征及珙桐在系统发育中的归属问题研究;(2)生态学特性与珙桐自然分布区生态条件的研究;(3)珙桐的种群生态学与群落生态学研究;(4)珙桐的繁殖与人工引种研究.  相似文献   
123.
助剂对自然转化催化剂Ni/γ—Al2O3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学压固定床微反-色谱联用装置及和预焙烧法程序升温还原的方法,考察了添加不同助剂对自热转化催化剂的还原性能、活性和水热稳定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稀土氧化物作为助剂添加到模型催化剂中,可以大大改善催化剂的初活性和水热稳定性,MnO,CeO2和La2O3是提高催化剂水热稳定性的较好助剂,同时CuO是改善催化剂还原性能的一种很好的助剂。  相似文献   
124.
利用中频电源进行感应加热的温度控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STD工业控制机,将原有分立元件模拟电路控制的大功率晶闸管中频电源,改造成带温度负反馈的数字电路闭环控制系统。介绍了其硬件结构、控制算法及软件流程,并讨论了晶闸管中频电源的模拟控制电路与STD工业控制机数字控制电路并联运行时的抗干扰对策。  相似文献   
125.
为提高成像测井解释精度以及该类资料的应用水平,需进一步利用岩芯扫描图像来刻度成像测井资料,采用了VC++6.0语言进行岩芯扫描与成像测井交互解释软件的设计,成功地将各类地质信息、岩芯数据、岩芯照片与成像测井资料进行了交互解释。通过大量资料处理和现场运用表明,利用岩芯图像对成像测井资料进行标定和佐证不仅使岩芯数据库资料的应用更加充分,也使成像测井解释更加科学、快捷。这不但增强了测井解释的可信度,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更凸显了岩芯扫描技术与成像测井资料的交互解释将在油田勘探开发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6.
为了查明油气重大基础设施中,由星载雷达干涉测量、地面GNSS形变监测、地下位移传感器监测和管道应力应变监测网络构成的星地一体化监测技术的有效性,本文采用SBAS-InSAR技术提取了天津LNG(Liquefied Natural Gas )码头区域油气管线区域的长时间序列的地表形变数据,进一步分析了地面GNSS(全球导航定位系统)地表位移、多层深度位移计、管道应变传感器数据与同步的SBAS-InSAR地表形变量的数据响应关系,并进一步分析了雨-旱循环的时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2019年5月-2022年4月的3年间天津LNG码头区域非均匀沉降最为显著,最高达到-394mm;SBAS-InSAR的时序形变数据15-53mm的沉降形变,在GNSS中有9-57mm的地表位移响应,两者相关显著,具有良好的一致性;SBAS-InSAR地表形变变化特征与多层位移计在1m、2m和3m深的位移数据响应特征都与降水量关系密切,呈现显著的雨季-旱季波动特征,二者具有良好的同步性,说明SBAS-InSAR地表形变变化特征能够揭示地下土层的位移变化特征;SBAS-InSAR地表沉降量与地下管道应变呈正相关, SBAS-InSAR获取的地表形变是反映地下管线应变的良好指标。由星载雷达干涉测量、地面GNSS形变监测、地下位移传感器监测和管道应力应变监测网络构成的星地一体化监测数据的集成应用,能够为未来星地一体化的管道安全监测技术体系构建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7.
本文针对目前普通高校基础力学教学在教师和学生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分析和思考,并从专家引导、教师稳定及培养、力学史与方法论观念的推广与应用方面提出了相关对策,以期引起相关人士的重视,促进不良现状的改观.  相似文献   
128.
目的 探讨软组织混合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罕见的手掌软组织混合瘤病例行常规HE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查,并随访;同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对其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该类病变形态学表现复杂,密集增生的上皮样、肌上皮样细胞,呈巢状、片状分布,可见纤维结缔组织分隔;瘤细胞增生明显,呈团块状排列且推挤纤维性包膜;另可见散在少许的异型性瘤细胞,间质玻璃样变及软骨黏液样变。肿瘤细胞在AE1/AE3、Vim、S-100、CD10和p63均表达阳性;GFAP呈灶状阳性;Ki-67增殖指数3%;p53在病变中呈广泛阳性表达。该病例术后建立随访,结果 为患者无复发,无转移。结论 软组织混合瘤是一种少见的具有病理异质性特点的间质性肿瘤,发生在手掌非常罕见。病理形态学表现是重要的诊断依据,免疫指标S-100和p63联合检测可辅助其诊断及鉴别诊断。在良性肿瘤和交界性及恶性肿瘤的判断上,增殖指数Ki-67及肿瘤抑制基因p53的检测非常重要,肿瘤细胞推挤包膜的趋势或侵犯包膜的生物学行为都应作为风险评估的标准。  相似文献   
129.
为了提高二维码的辨识度和多样性,对Halftone算法的基本思想和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应用进行了扩展.结合Halftone和QArt的部分思想,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艺术化算法——Half-Art.该算法分为数据修饰和图片处理两个阶段,分别使用了里德-所罗门码的数学特性和二值化后的图层蒙版粘贴算法将二维码向目标图片拟合.Half-Art算法综合了Halftone和QArt两种算法的优点,弥补了Halftone算法杂点过多、QArt算法拟合程度不高等缺点,优化后的二维码在通过电子渠道传播时具有良好的可读性.  相似文献   
130.
Fe—CΣX多元合金贝氏体相变热力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