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系统科学   1篇
教育与普及   4篇
综合类   6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以小兴安岭典型森林沼泽,兴安落叶松、油桦、苔草沼泽的优势植物为试验材料,探讨了植物营养元素氮、磷、钾的积累与分配规律。5年的研究结果表明,植物不同生长期及不同的中营养元素的积累量不同。萌芽期营养元素的积累量最高,生长期次之,休眠期最少;植物不同器官的营养元素含量以叶中最多,茎次之,根中最少。  相似文献   
22.
Se(Ⅳ)-I--L(L=RhB,MG,MV,CV)三元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室温水溶液体系中分别合成了Se(Ⅳ)-I^--罗丹明B、Se(Ⅳ)-I^--孔雀绿、Se(Ⅳ)-I^--甲基紫、Se(Ⅳ)-I^--结晶紫4种三元配合物,并用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元素分析(EA)、红外光谱(IR)、紫外可见光谱(UV—Vis)、X射线衍射(XRD)等对其进行表征,确定了4种配合物的分子式为:(RhB)2(SeI6)、(MG)2(SeI6)、(CV)4(SeI8)、(CV)4(SeI8),初步探讨了配合物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23.
高能电池     
白燕 《现代化》1993,15(5):34-34
  相似文献   
24.
水分胁迫对钝顶螺旋藻光合色素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高效液相色谱和光谱研究了水分胁迫下钝顶螺旋藻的色素变化及复水后的生长状况。结果表明:藻蓝蛋白对水分胁迫最敏感.其次为叶绿索a和类胡萝卜素;水分胁迫下叶绿素a含量下降,而类胡萝卜素含量无明显变化.导致类胡萝卜素与叶绿素a的比值升高;复水后藻蓝蛋白的吸收波段随失水状况呈下降趋势,其荧光发射峰由656nm蓝移至644nm;失水率为90%以下的藻复水后均能逐渐恢复到正常的生长状态;螺旋藻的水分临界值有可能介于70%~80%.  相似文献   
25.
纳米硒的化学和生物学特性源于其界面特性,纳米硒与表面修饰剂之间的界面结构、界面电子结构和电子传递能力以及表面修饰的纳米硒与外部离子、分子和其他个体之间的界面化学反应与纳米硒在材料和生物学中的神奇作用密切相关.开展纳米硒界面化学研究有可能在分子水平上揭示纳米硒的生物活性和生物矿化作用的机制.  相似文献   
26.
通过逐次滤波法和对比分析可知,北半球夏季7月高空10hPa持续增暖过程是以CO2为主的温室气体增加、火山活动和太阳活动共同引起的,具体表现为:(1)CO2浓度增加趋势与北半球7月平流层10hPa升温趋势基本一致.但是北半球7月10hPa升温过程不像CO2浓度一样线性增加,其中还伴随几次降温波动,最显著的一次是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末,90年代中期以前的降温过程也比较清楚.分析认为,这是火山活动和太阳活动引起的.(2)太阳磁场磁性指数曲线与滤除CO2影响的北半球10hPa大气温度距平曲线变化趋势也基本一致,波峰波谷基本对应并且超前一些,就是说太阳北半球黑子群N极前导时期,即太阳磁场南向时期与北半球平流层增温时期对应.太阳北半球黑子群S极前导时期,即太阳磁场北向时期与北半球平流层降温时期对应,显示出太阳磁场方向变化对北半球平流层气温变化的重要影响.(3)谱分析结果表明,滤除趋势变化和准22年周期的7月北半球平流层中层10hPa大气温度具有显著的准11年周期,其方差贡献率1.5%.(4)分析表明CO2浓度变化与太阳磁场强度和磁场方向变化对于平流层中层10hPa温度变化的影响方差贡献率达到58%,是10hPa温度变化的决定性因素.其中CO2影响方差贡献率37%,太阳磁场强度和磁场方向变化方差贡献率21%.  相似文献   
27.
通过逐次滤波法和对比分析可知,北半球夏季7月高空10 hPa持续增暖过程是以CO2为主的温室气体增加、火山活动和太阳活动共同引起的,具体表现为:(1)CO2浓度增加趋势与北半球7月平流层10hPa升温趋势基本一致.但是北半球7月10 hPa升温过程不像CO2浓度一样线性增加,其中还伴随几次降温波动,最显著的一次是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末,90年代中期以前的降温过程也比较清楚.分析认为,这是火山活动和太阳活动引起的. (2)太阳磁场磁性指数曲线与滤除CO2影响的北半球10 hPa大气温度距平曲线变化趋势也基本一致,波峰波谷基本对应并且超前一些,就是说太阳北半球黑子群N极前导时期,即太阳磁场南向时期与北半球平流层增温时期对应.太阳北半球黑子群S极前导时期,即太阳磁场北向时期与北半球平流层降温时期对应,显示出太阳磁场方向变化对北半球平流层气温变化的重要影响. (3)谱分析结果表明,滤除趋势变化和准22年周期的7月北半球平流层中层10 hPa大气温度具有显著的准11年周期,其方差贡献率1.5%. (4)分析表明CO2浓度变化与太阳磁场强度和磁场方向变化对于平流层中层10 hPa温度变化的影响方差贡献率达到58%,是10 hPa温度变化的决定性因素.其中CO2影响方差贡献率37%,太阳磁场强度和磁场方向变化方差贡献率21%.  相似文献   
28.
白燕 《甘肃科技》2014,30(18):116-117
针对大口径平板缝阵天线的功能以及对其的需求,从而确定了其结构形式并对其结构形式进行设计。整个设计涵盖了平板缝阵天线系统的结构组成、系统结构设计、零件加工、零件的选材,因此,平板缝阵天线有其特有的结构和工艺特点。  相似文献   
29.
集中空调空气处理系统因其大时滞、非线性、强扰动、被控对象辨识困难等特点,使得常规PID控制算法的控制效果欠佳。文中在分析集中空调整体系统架构的基础上,基于送风静压控制模型的辨识,提出广义预测控制算法。针对送风静压子模块,采用系统辨识方法,对风机频率风管静压回路进行建模,基于该系统控制模型,设计广义预测控制算法,并用于定静压控制策略的实现。仿真验证和实测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算法相对于传统PID控制算法具有较强的跟踪及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30.
 提出一种基于法布里-珀罗滤波器和饱和吸收体的单纵模掺铥光纤激光器。利用窄带法布里-珀罗滤波器和未泵浦掺铥光纤的饱和吸收体来实现激光的单纵模输出。在室温条件下,实现中心波长1941.6 nm、信噪比32 dB的稳定激光输出。通过100 min的连续观测,激光器的中心波长偏移小于0.04 nm,激光输出功率抖动小于1.5 dB,证明单纵模掺铥光纤激光器可以在一段时间内稳定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