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7篇
系统科学   124篇
丛书文集   13篇
教育与普及   4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5篇
综合类   2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41.
利用声传播的作用机理,使用耦合振动模拟水声传播过程,从新的角度对耦合问题以及浅海声传播进行分析,根据机电类比、拉式变换和Z变换原理,推导出了声能传播的表达式。对浅海信道中的多途声传播,使用多激励源下的声传播表达。该模型物理意义清晰、明确,便于分析浅海各条声线以及海面、海底的声学特性。然后,在此基础上对多途信号分离进行理论分析和水池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多途信道之间的影响为线性叠加关系,相互间无调制;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分离出多途信道的各个多途分量,并估测出各个子信道的系统函数。  相似文献   
42.
合成宽带脉冲多普勒(pulse Doppler,PD)雷达可以同时实现距离和速度二维高分辨;具备良好的相参特性,利用相推原理能实现极高的测距和测速精度,可用于复杂目标多部件微动测量;具有较强的抗杂波和抗干扰性能。阐述了合成宽带PD雷达体制及其主要信号形式,介绍了合成宽带PD雷达的距离速度二维高分辨实现原理,总结了合成宽带PD雷达的主要特性,最后通过一系列实验验证了合成宽带PD雷达的微动测量能力、高精度测距测速能力和相参ISAR成像能力。  相似文献   
43.
提出了一种基于H/α目标分解理论的弹道目标极化鉴别方法。首先简要给出了H/α目标分解理论的定义和数学模型,然后阐述了真实弹头和诱饵的不同微运动特性,即真弹头具有姿态控制故运动稳定,而诱饵由于没有姿态控制而出现旋转、翻滚等随机运动。在此基础上提取反映目标时间维散射随机性的极化特征量--时间熵。接着利用基于弹头模型暗室测量数据的弹道导弹全极化回波仿真方法,获取了不同战情下弹头与诱饵目标动态特性回波,进而对时间熵进行计算。实验表明,真弹头时间熵值与诱饵熵值可分性明显;时间熵与目标特性有关,但当诱饵与真弹头外形高度逼真时,该特征可有效鉴别真假目标;时间熵亦与所用数据长度(统计窗口)有关,但当统计窗口长度增加到进动周期时,时间熵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44.
珠江三角洲秋季典型光化学污染过程中的臭氧来源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区域空气质量模型CAMx 模拟珠江三角洲地区(简称珠三角) 2009 年11 月臭氧浓度演变过程, 运用臭氧源识别技术(OSAT)对其中两个典型的光化学污染日进行臭氧来源识别, 并与清洁日的情况做对照分析。结果表明, 广州市区和东莞的排放对本地及珠三角西南部臭氧贡献很大(15~30 μL/m3), 深圳宝安区排放对珠江口有明显的贡献(15~25 μL/m3)。流动源和溶剂使用源是珠三角臭氧生成最主要的两类前体物排放源, 主要影响范围覆盖珠三角的中部和西部, 流动源对佛山和江门交界地区的臭氧小时浓度贡献可达50 μL/m3。较高的边界外传输使得珠三角在出现不利污染气象条件的情况下更易发生臭氧污染, 但珠三角的前体物排放是造成污染时段臭氧浓度升高的主要原因, 控制珠三角内的污染源排放对控制臭氧污染具有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45.
针对我国嫦娥二号卫星拓展任务需求,研究了卫星由日地L2点向L1点的转移轨道方案。基于卫星真实星历,考虑各种摄动因素,借助不变流形理论和微分修正方法,设计了嫦娥二号在日地平动点L1和L2之间的转移轨道,提出了便于理解和工程应用的平动点间直接转移方式,研究了真实力模型下平动点Lissajous轨道的不变流形转移方式,对比了两种转移方式的出发速度增量、转移时间与出发时刻的关系。研究表明,嫦娥二号可以通过直接转移方式或者借助不变流形进入日地L1点Lissajous轨道,直接转移方式下有42天出发机会,基于不变流形方式下最短转移时间为210天,对应速度增量5.776 m/s,最小速度增量可达0.024 m/s。研究结果可直接应用于我国嫦娥二号拓展任务的轨道设计与控制,并为我国后续平动点等深空探测任务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46.
针对当前车底阴影分割算法在复杂环境下鲁棒性较差以及最大类间方差(maximum between class variance, MBCV)多阈值分割算法不能自动确定阈值个数的问题,提出利用峰值自适应方法自动确定MBCV多阈值分割算法中阈值个数;然后,以阈值的个数为粒子群优化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PSO)中粒子的维数,提出了一种改进的PSO MBCV算法的车底阴影分割。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较低的误分类误差,能有效地分割出车底阴影。  相似文献   
47.
贵阳建筑扬尘PM_(10)排放及环境影响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研究贵阳建筑扬尘的环境影响,根据对建筑和市政施工工程的调查,估算了贵阳市区2002年建筑扬尘的PM10排放量,并利用CALPUFF模型模拟了建筑扬尘对PM10浓度的贡献,分析了其季节变化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02年贵阳城区建筑扬尘的PM10排放量为416t,占PM10排放总量的4%。建筑扬尘对贵阳市区较大范围内的PM10浓度水平均有影响,对整个城区PM10的年均浓度贡献接近12%。受施工强度以及风场和降水等气象因素作用,建筑扬尘排放的影响体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  相似文献   
48.
分析了旋转目标的微多普勒特性与微运动参数的关系,指出其微多普勒信号为三参数的正弦调频信号。针对这一信号形式,推导了多分量正弦调频信号的时频分布特性,提出了一种在时频图上检测三参数正弦曲线的Hough变换方法,进而提出了一种基于TFD-Hough(time frequency distribution-Hough)变换的微运动参数提取算法。仿真实验和外场试验数据处理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49.
针对导弹防御系统中典型地基相控阵雷达系统的仿真应用,经过对相控阵雷达的系统结构和工作原理的分析,研究了相控阵雷达相干视频信号建模方法,给出了相控阵雷达相干视频信号仿真系统的框架结构、关键模型和仿真流程,并实现了实际的仿真软件系统,为导弹防御系统中典型地基相控阵雷达的分析研究提供了平台支持。仿真结果验证了建模方法和数学模型的有效性、正确性。  相似文献   
50.
目标识别是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核心难题之一,针对弹道导弹突防过程中无源诱饵的极化识别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基于多个窄带和宽带极化特征量,并结合暗室测量数据,进行了极化特征提取和优选,去除了冗余的极化特征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宽窄带极化特征的弹道目标综合识别方法,并利用弹道目标的暗室实测数据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综合识别方法和仅基于窄带或宽带极化特征的识别方法相比具有更好的目标识别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