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2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4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0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01.
重污染阴离子交换树脂复苏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阴离子交换树脂被铁和有机物重度污染,并混有少量阳离子交换树脂。通过实验,确定了复苏的工艺路线:先用饱和粗盐水分离除去阳离子交换树脂,再用碱性氯化钠溶液及纯盐酸分别浸泡处理,即可得到复苏。复苏后阴离子交换树脂的全交换容量达到国标一级品的要求,其动态交换容量与新阴离子交换树脂的相对差值为17.1%~18.3%。  相似文献   
102.
利用优化设计的基本原理,对应用模拟法研究接地电阻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利用系数法和模拟法的优缺点,阐述了模拟法的基本原理。在实验的基础上,利用回归分析法推导出了单个接地极模型在给定水箱中接地电阻公式,提出了折合系数的基本概念。文章对模拟测试箱进行了优化设计,求出其最佳尺寸。  相似文献   
103.
产后出血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产后大出血的预防、监测、护理对策.并对在我院住院的23例产后出血达800ml以上产妇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子宫收缩乏力是引起产后出血的首要原因,有产后出血危险因素存在的孕产妇易出现产后出血,出血量超过1700ml以上严重危及生命.提示:产科出血仍然是威胁孕产妇生命安全的首要原因.做好产后出血的预防、监测、急救、护理工作,才能降低其发病率、病死率,进而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4.
本文针对方波电源的功能特性,对其控制电路进行了设计研究,力争做到电路集成化程度高、可靠性好,灵敏度高,以及元件来源容易,操作简单等功效,具有明显的节电节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5.
对45种烷烃的0阶到4阶分子连接性指数进行主成分分析,将得到的4个主成分变量作为贝叶斯、正则化神经网络的输入特征参数,对烷烃的密度进行预测.预测结果与实验值的相关系数为0.996,预测标准偏差为0.0028.因此,人工神经网络可以作为预测烷烃密度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6.
教学是一门艺术,而幽默的课堂教学更是一种能使学生在会心微笑中获得美感享受,带给学生知识与理智的艺术.文章就地理学习中的五个难点的巧妙的处理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7.
为了对复杂的web系统资源的访问控制提供一个系统全面的访问控制方法,在对传统访问控制和现代访问控制方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使用控制模型.通过UCON的基础模型分析了UCON模型在访问控制的连续性和可变属性两个方面的表现.两个具体的应用实例进一步证实了UCON模型在实际web系统访问控制上体现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8.
通过对污泥含水率和胞外聚合物(EPS)含量的测定,考察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AC)和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它们都有助于改善污泥的脱水性能,CPAM的最佳投药量为0.0106g/100mL污泥,表面活性剂投药量约为0.738g/100mL污泥,分别使污泥滤饼含水率降至80.28%,68.73%.为了进一步探讨表面活性剂对污泥的作用机理,实验通过观察表面活性剂处理前后污泥的电镜扫描照片(SEM)和粒径分布,发现经过表面活性剂处理的污泥原絮团被破坏,污泥表面呈网状结构;占体积分数90%的颗粒粒径都在52m以下,较原泥明显减小.实验表明,表面活性剂主要是通过破坏污泥结构释放内部结合水和溶出EPS来改善污泥脱水性能.  相似文献   
109.
韭蛆又叫黄脚蕈蚊、迟眼蕈蚊,是危害韭菜的主要虫害之一,一年发生3~4代,成虫于韭株周围土缝或土块下产卵,幼虫孵化后聚集在韭菜地下鳞茎部和幼嫩茎部为害,致幼茎腐烂,韭叶枯黄而死,严重时整墩死亡.  相似文献   
110.
本文论述了形成静电危害的基本条件、放电类型、静电测试技术、静电放电理论模型与静电防护理论与技术,并提出了防护静电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