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487篇 |
免费 | 74篇 |
国内免费 | 69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54篇 |
丛书文集 | 111篇 |
教育与普及 | 108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18篇 |
现状及发展 | 11篇 |
综合类 | 232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2篇 |
2023年 | 30篇 |
2022年 | 45篇 |
2021年 | 51篇 |
2020年 | 29篇 |
2019年 | 51篇 |
2018年 | 42篇 |
2017年 | 19篇 |
2016年 | 25篇 |
2015年 | 46篇 |
2014年 | 106篇 |
2013年 | 100篇 |
2012年 | 110篇 |
2011年 | 149篇 |
2010年 | 129篇 |
2009年 | 199篇 |
2008年 | 137篇 |
2007年 | 144篇 |
2006年 | 118篇 |
2005年 | 65篇 |
2004年 | 83篇 |
2003年 | 78篇 |
2002年 | 79篇 |
2001年 | 63篇 |
2000年 | 74篇 |
1999年 | 62篇 |
1998年 | 49篇 |
1997年 | 48篇 |
1996年 | 44篇 |
1995年 | 47篇 |
1994年 | 38篇 |
1993年 | 52篇 |
1992年 | 32篇 |
1991年 | 32篇 |
1990年 | 29篇 |
1989年 | 30篇 |
1988年 | 19篇 |
1987年 | 18篇 |
1986年 | 20篇 |
1985年 | 21篇 |
1984年 | 21篇 |
1983年 | 15篇 |
1982年 | 13篇 |
1981年 | 11篇 |
1980年 | 9篇 |
1979年 | 4篇 |
1976年 | 3篇 |
1964年 | 3篇 |
1963年 | 4篇 |
1959年 | 8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6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介绍了测定混合物粘度以确定沥青质沉积起始点的方法,考察了将正庚烷或甲苯加入油样过程中体系粘度的变化规律.结果发现,随着正庚烷的加入,体系的粘度呈下降趋势,但在某一浓度时出现明显的偏离,该点即被定义为沥青质沉积的起始点.而用甲苯作溶剂时,体系粘度则始终呈平缓下降趋势,无偏离现象研究还发现,各种原油的沥青质沉积的起始点明显早于其相应的减压渣油,这表明渣油胶体体系比原油的更为稳定,上述结果借助显微照相观察得以证实 相似文献
12.
13.
14.
多元散射校正和逐步回归法建立黑土有机碳近红外光谱定量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全谱建立近红外校正模型,计算工作量大且冗余信息多。通过特定方法筛选特征波长有可能得到更好的定量校正模型。逐步回归法在波长选取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多元散射校正技术(Multiple scatter correction,MSC)可以有效剔除由样品颗粒大小、装填密度、湿度等不同引起的散射影响,有效提高光谱的信噪比。以我国东北黑土为研究对象,采集了136个土壤样品3699cm^-1-12000cm^-1范围的近红外光谱,利用多元散射校正技术对近红外原始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评价MSC的去噪效果,并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建立了土壤有机碳含量与校正光谱优选波长点处吸光度之间的关系模型,评价多元逐步回归法优选波长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多元散射校正技术有效降低了散射的影响,提高了相关光谱的信噪比,模型决定系数从0.598提高至0.681。基于手动挑选波长建立的模型决定系数高达0.956,预测样品集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823。手动挑选波长建立的SOC模型预测能力优于基于逐步回归方法建立的定量模型,利用逐步回归分析法优选波长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图7,参26。 相似文献
15.
针对软件无线电系统中CIC抽取滤波器的应用需要,提出一种改进CIC抽取滤波器的设计方法。该方法通过引入COSINE滤波器和采用非递归并行结构,有效的解决了传统滤波器在旁瓣抑制性能和增益方面的不足,提高了滤波器的旁瓣抑制比,输出噪声较小。改进的CIC抽取滤波器不需要乘法器,所以硬件实现简单,稳定性高。最后通过仿真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对短期玉米免耕和秋翻处理对耕层黑土孔隙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耕作处理对土壤孔隙度影响较大,毛管孔隙和贮存孔隙在整个剖面内免耕均小于秋翻,但秋翻处理下的中小孔隙占有很大比例。两个处理之间的大孔隙数量相差很小,多在3%~8%之间。秋翻总孔隙度表现出表层和底层差异很大,而免耕孔隙分布相对均匀,且上下孔隙连通性较好。 相似文献
17.
18.
19.
免耕对黑土蚯蚓数量和土壤密度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自2001年秋在吉林省德惠市中层黑土上进行的耕作定位试验小区为研究对象,对比免耕和常规耕作对东北黑土蚯蚓数量和土壤密度的影响.试验设计为裂区随机区组设计(免耕和常规秋翻两个处理),4个区组,种植作物为玉米和大豆.在玉米6叶期和8月末或9月初两次测定蚯蚓数量,土壤密度秋收后测定.采用SAS软件对2004~2006年的蚯蚓数量和土壤密度进行方差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耕作方式、作物类型和采样时间对蚯蚓数量的影响较大,均达显著差异(P《0.05).免耕处理的蚯蚓数量是秋翻处理蚯蚓数量的2.4倍,种植大豆的蚯蚓数量是种植玉米蚯蚓数量的1.6倍,第1次的蚯蚓数量是第2次蚯蚓数量的1.9倍.耕作方式和作物类型对土壤密度没有显著影响.虽然免耕处理使5cm~10cm的土壤密度略有增加,但免耕的土壤密度与秋翻的土壤密度相比,并无显著差异.因此,同常规秋翻相比,免耕明显增加土壤中的蚯蚓数量,而且不会引起土壤的板结. 相似文献
20.
新兴技术如何有效突破应用"孤岛",实现商业化,从知识研究的角度,分析新兴技术及其商业化要求,引入商业化机会作为筛选机制,构建新兴技术应用"孤岛"突破模型。采用仿真方法,模拟新兴技术应用"孤岛"的突破过程,对比研究了WS网络和BA网络环境下的商业化效率。研究发现,新兴技术突破应用"孤岛"的过程分三阶段:沉寂期、快速商业化期、饱和期。沉寂期商业化效率较高的是具有无标度特性的BA网络;快速商业化期商业化效率较高的是具有集聚性的WS网络;饱和期两种网络的商业化效率无明显差异,鲁棒性分析验证了该模型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