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系统科学   1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综合类   19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基于Galerkin方法,得到了方腔内高黏度流体上下盖振动拖动下的瞬时速度场近似解析解.建立了混合过程的动力学方程,采用4阶Runge-Kutta方法进行示踪剂数值积分追踪,得到了示踪剂构型随时间的变化.流场表现出对初始位置的敏感特性,证实了方腔内周期性混沌的存在.经过一定的时间后,同一位置出发的不同取向的流体微元,其界面拉伸增长随时间达到渐近分布,并随时间呈指数规律增长,长度之比不再发生变化.不同初始位置的示踪剂界面拉伸表现出自相似行为,示踪剂界面的几何特征也表现出了这种自相似性.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施工技术的不断改进,人工挖孔抗滑桩技术在滑坡治理乃至其它同类工程中将会得到更加广泛的的应用。并结合具体工程人工挖孔抗滑桩施工技术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风嘴形状对闭口箱梁颤振性能的影响,通过改变风嘴的角度和位置,结合节段模型风洞试验测试,研究不同风嘴对闭口箱梁颤振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在闭口箱梁横断面的两端设置风嘴能有效地提高其颤振稳定性能;尖端角度越小的风嘴,对颤振稳定性的改善越大;风嘴上下位置的变化对于箱梁颤振性能有一定的影响,风嘴上下缘高度比值较大时,模型的颤振临界风速较大。  相似文献   
14.
张玉兰  宋建  赵泉鸿 《科学通报》2003,48(19):2084-2087
通过对上海志丹苑遗址剖面地层中盘星藻、双星藻、环纹藻、硅藻、介形虫、有孔虫等微体化石的研究, 推测了石闸建造后的古河道水体变化. 河道水体早期就受到海水交汇影响, 中期从海生硅藻及有孔虫的增多, 反映海水上溯能力增强, 到后期, 剖面上部海生藻类、有孔虫数量减少, 反映志丹苑所在河道与海水的连通性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5.
应用视算系统AVS/Express,是美国AVS公司的软件产品,是一种面向对象的可视化的软件开发平台工具,支持多种操作系统.在国外,应用视算系统广泛地应用于诸多领域,如CAE、EDA、航天、石油工业等.笔者对应用视算系统进行了技术分析,介绍了该系统所采用的可视化、面向对象、接口以及部件等技术,同时对系统提供的工具箱作了必要说明的.  相似文献   
16.
从赤泥堆场筛选出一株可高效降低环境pH的耐盐碱细菌ZH-22,经16SrRNA基因测序鉴定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对ZH-22产酸条件进行优化分析,确定ZH-22的最优产酸条件,探明ZH-22的产酸种类及各自浓度.在最优产酸条件下将ZH-22投加到赤泥中,研究ZH-22对赤泥的改良效果及其在赤泥中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ZH-22最优产酸条件为:葡萄糖5g/L,酵母膏4g/L,磷酸二氢钾0.3g/L,氯化镁0.3g/L;在静置培养条件下,ZH-22产生的有机酸以草酸为主;振荡培养条件下,则以酒石酸为主,且振荡培养条件下产酸速度及浓度均大于静置培养.将ZH-22加入赤泥后,赤泥pH可从11.53降低至9.3左右,并可较长时间保持在9.3左右;同时赤泥的大粒径团聚体明显增多,团聚体稳定性提升明显,赤泥物理结构得到显著改善.群落分析显示,ZH-22能够快速适应赤泥环境且能在赤泥中快速生长,随着时间的推移丰度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胜利油田物探院网络安全现状和问题,就网络整体防病毒、入侵监测原理及应用、网络运营参数测量、协议分析等方面实施的安全措施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8.
基于Galerkin方法,得到了方腔内高粘度流体上下盖振动拖动下瞬时速度场近似解析解。建立了混合过程动力学方程,采用了4阶Runge-Kutta方法进行示踪剂数值积分追踪,得到了示踪剂构型随时间的变化。流场表现出对初始位置的敏感特性,证实了方腔内周期性混沌的存在。经过一定的时间后,同一位置出发的不同取向的流体微元,界面拉伸增长随时间达到渐近分布,长度之比不再发生变化,并随时间呈指数规律增长。不同初始位置的示踪剂界面拉伸表现出自相似行为,示踪剂界面的几何特征也表现了这种自相似性。  相似文献   
19.
从广富林遗址中的植硅体组合特征看先民农耕发展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采集了上海广富林遗址生土层和各文化层的样品, 通过考古遗存和植硅体化石的系统研究, 划分了4个植硅体组合带, 并根据同层位出现的水稻扇形植硅体、稻壳植硅体、硅藻化石组合以及考古学证据, 讨论了广富林先人稻作农业的发展及生活环境, 初步认为广富林遗址是在5000多年前一次高海面以后逐渐发展起来的, 并且同时发展了广泛的稻作农业. 这为上海地区古人类和古代文明的研究增添了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20.
兰州新区是国家级新区,大量的公路、铁路、工民建等工程投入建设,而兰州新区的马兰黄土主要分布于秦王川盆地的东、西、南面的边缘低缓丘陵带,有着其独特的物理力学性质,且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黄土湿陷引起的了一系列工程问题。为了能够快捷有效的评价兰州新区黄土湿陷性,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给探讨了兰州新区黄土湿陷性与其物理力学指标的相关性,给出了兰州新区黄土湿陷系数与黄土物性指标之间的经验方程。上述成果在兰州新区黄土湿陷性评价和工程地质勘察、设计方面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