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2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3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周理  蒋新华  王雷 《系统仿真学报》2012,24(12):2587-2592
通过研究合金热挤压过程中的突变现象与观测参数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种观测值增量估值模型,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种基于增量估值模型的混杂系统,实现对挤压过程连续状态和离散状态的有效辨识;其中,针对连续状态的辨识,为了对参量进行有效检测,将参量设计为增量加速度向量,根据观测量瞬间变化时原有稳定系统观测模型与实际情况不匹配,从而导致新息序列统计特性发生变化的事实,构造了一种增量向量检测器;针对离散状态的辨识,采用隐马尔科夫模型,结合混杂模式转换概率矩阵,构建了一种离散状态辨识器。最后,基于新提出的混杂系统模型,设计并实现了一种有效的突变预测算法,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新算法具有良好的突变预判性。  相似文献   
32.
为在方钢管混凝土轴压承载力计算时考虑约束效应,在核心区混凝土中虚设压力拱,与钢管壁组成拉杆-拱受力模型,以此来考虑钢管对拱内混凝土的约束效应.所推导的轴压承载力计算模型由钢管抗力项、拱内约束混凝土抗力项及拱外非约束混凝土抗力项组成,模型物理意义明确.收集了198个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并与各国规范建议的方钢管混凝土轴压承载力计算公式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本文推导模型所预测的轴压承载力更接近试验值,且计算稳定性更好.通过对材料强度、含钢率、套箍系数等参数进行分析,建议了模型的适用条件.此外,为便于工程运用,给出了本文推导模型的数学表达式.  相似文献   
33.
该文在分析土建施工技术的重要性的基础之上,讨论了一些土建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施工技术问题,变形缝问题以及深基坑施工的技术问题.并提出一些施工过程中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34.
氢能利用与高表面活性炭吸附储氢技术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使用氢能的日子并不遥远氢能是指氢燃烧释放的能量。氢的燃烧有两种方式:热化学方式和电化学方式。尽管产物都是水,但因前者是在高温下释放能量,有可能伴随少量氮氧化物生成;后者是在常温下释放能量,产物只是水,因此是对环境没有任何污染的零排放(zeroemission)过程。氢能的电化学释放过程是在氢燃料电池中完成的。以氢燃料电池驱动电动机的氢能汽车是真正的无污染的绿色汽车(ZEV)。就与环境的关系而言,任何其它“环境友好”汽车都不能与这种汽车相比美,因此都属于在不长时间内的过渡车型。我国倘能在氢能汽车…  相似文献   
35.
孙艳  周理  苏伟  周亚平 《科学通报》2007,52(3):361-365
由于氢对可再生能源与解决温室效应问题的重要性, 储氢研究备受关注. 吸附是压缩气体的有效途径, 因此被用于开发储氢技术. 但在有工程意义的温度下氢是超临界温度气体, 其吸附机理与临界温度以下气体不同. 本文阐释了为什么在临界温度以上的吸附是单分子层的及其对储氢研究的影响. 尽管有赞成和反对的不同意见, 理解超临界温度吸附机理对于储氢材料研究是至关重要的, 因为该机理表明, 无论是何种新奇材料, 只要其储氢原理基于吸附, 一定不能满足车载储氢的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36.
基于VLCA的关键字查询匹配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标准的方法--XQuery查询语言不同,xML文档的杂模式和掌握复杂查询描述语言.对关键字查询中两个主要问题进行定义,提出一种基于VLCA的启发式结构分析算法;并对结果节点使用关键字分类算法进行推断.该算法能综合分析xML数据的值信患和结构信息,适用于子树返回和路径返回的精确查询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