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33篇
  免费   249篇
  国内免费   384篇
系统科学   417篇
丛书文集   192篇
教育与普及   2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4篇
现状及发展   35篇
综合类   5386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93篇
  2021年   118篇
  2020年   113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84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106篇
  2015年   200篇
  2014年   252篇
  2013年   338篇
  2012年   340篇
  2011年   372篇
  2010年   405篇
  2009年   468篇
  2008年   489篇
  2007年   480篇
  2006年   431篇
  2005年   342篇
  2004年   290篇
  2003年   194篇
  2002年   212篇
  2001年   229篇
  2000年   180篇
  1999年   9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Pb isotopic geochemical study on the crustal structure of Tongbaishan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Pb isotopic composition of the Tongbai complex, distributed in the Tongbaishan to the west of the Dabieshan, ranges between the Dabie core complex and the Dabie ultral-high pressure (UHP) metamorphic complex, the latter having more radiogenic Pb isotopic composition than the former. Granites from the Jigongshan pluton, which intruded mainly into the Tongbai complex, are distinct from the Tongbai complex but similar to the Dabie core complex in Pb isotopic composition, showing that the magma of the Jigongshan granites was derived from the partial melting of the Dabie core complex. According to Pb isotopic compositional variation model in the vertical crustal section and magma source from the Jigongshan pluton,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Tongbai complex was an upper rock serial of the Dabie core complex, which is beneath the Dabie UHP metamorphic complex in the crustal structure of the Tongbai-Dabie orogenic belt. The Tongbai complex was not well preserved in the Dabie area due to the high exhumed crustal section. However, the crustal section in the Tongbai area was exhumed less than that in the Dabie area, and the deep crust in the Tongbai area still contains the basement composition similar to the Dabie core complex. Therefore, the crustal basements from the Dabie to Tongbai areas are united. The present distribution of the basement blocks in different locations of the Tongbai-Dabie orogenic belt reflects different exposure of the crustal section.  相似文献   
62.
微乳液法合成纳米二氧化硅粒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制备 Triton X- 1 0 0 /正辛醇 /环己烷 /水 (或氨水 )微乳液 ,研究了该微乳液系统稳定相行为与制备条件的关系 .在该微乳液系统稳定的条件下 ,由正硅酸乙酯受控水解反应制备 Si O2 纳米粒子 ,反应后处理简便 ,制得粒子尺度较均一的球形疏松无定型纳米 Si O2 粒子 .Si O2 粒子粒径尺寸可通过调节水与表面活度剂分子数之比 m、水与正硅酸乙酯分子数之比 n控制 .探讨了影响 Si O2 纳米粒子形貌、粒径分布的因素及制备优化条件  相似文献   
63.
无剪切闭锁的厚薄板矩形单元的构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板弯曲的有限元计算中 ,因为剪切闭锁现象导致厚板元无法自动退化为薄板元 ,工程中很难构造既适用于厚板又适用于薄板的计算单元 ,因此采用由龙驭球教授提出的广义协调元法 ,构造了矩形厚薄板弯曲通用计算单元 .通过铁木辛柯梁理论 ,建立了板单元边界和板单元内部的位移插值场函数 .计算结果表明该单元可顺利解决剪切闭锁现象 ,可在实际工程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4.
提出了模糊触发器的概念,采用模糊事件、模糊条件和模糊动作来对触发器进行模糊推理,为在主动数据库及其应用领域表达不精确的应用语义特性提供了可行的方法.通过一个“过热警报”的应用实例说明了模糊事件-条件一动作(ECA)触发器的建立及其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65.
造船系统中间产品聚类分析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中间产品的分类成组是实现中间产品定置、专业化生产的前提条件,但现有的分类方法大多是定性的。应用聚类分析方法实现了中间产品分类成组的定量化,介绍了中间产品特征的数字化方法、相似度的表达及聚类分析的一般步骤与算法。对几个典型的部件分类成组的结果表明,聚类分析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6.
采用交流法对移相式LCC谐振变换器进行了稳态分析,用MATLAB软件绘制了电压转换比M与ωs/ωr、Cp/Cs品质因数Q及移相角θ之间的关系曲线,并利用PSIM软件对变换器进行了仿真。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开关器件零电压开通,可减少开关损耗,有利于提高效率。  相似文献   
67.
锂离子电池用正极材料Li(Co0.2-XNi0.8MnX)O2的合成制备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了一种制备新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工艺方法.通过采用溶胶凝胶法(sol-gel法合成了新型电池正极材料Li(Co0.2-XNi0.8MnX)O2。并采用XRD方法分析了材料的相变过程、烧结温度、烧结时间对材料相合成的影响及不Mn/Co比掺杂对材料相变的影响;通过SEM照片可见,Li(Co0.2-XNi0.8MnX)O2粉末元素分布均匀、粒径为1~4微米.为今后进行充放电性能的测试工作做准备.  相似文献   
68.
信息化和机械化是我军现代化建设面临的双重任务。分析了现代战争的信息化趋势,阐述了以信息化带动机械化、实现我军武器装备跨越式发展的基本思想,并根据多年从事地面防空武器装备信息制导技术的研究和实践经验,提出了以信息化带动机械化、实现我军地面防空武器装备跨越式发展的方法和思路,并探讨了以信息化带动机械化、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若干关键问题,对于指导我军未来的信息化作战和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9.
贵州地衣香料植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山  钟本固 《贵州科学》2003,21(4):75-77
贵州地衣香料植物种类较多,根据我们的提取试验,结合文献,初步筛选出6种地衣香料植物,它们是:丛生树花、裂树花、拟树共、怀树花日本变种、沟树发、扁条梅衣等。我们描述了它们的生物学特性、生境、化学成分等,并用拟树花、怀树花日本变种,扁条梅衣为材料提取了树苔浸膏,所提树苔浸膏得率高、有苔青香,很有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70.
人工快速渗滤系统处理深圳市茅洲河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针对传统污水快速渗滤土地处理系统水力负荷低,占地面积大的弱点,提出了采用渗透性能良好的天然砂作为主要渗滤介质建立人工快速渗滤系统的试验方案,并以受污染河水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为期一年的现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1.5m/d的水力负荷条件下,人工快速渗滤系统对污染河水具有较好的污染物去除效果,其对SS、CODcr、BOD5、NH3-N、T—P和LAS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9.51%、77.82%、85.33%、98.28%、60.19%和94.25%;处理出水中SS、CODcr、BOD5、NH3=N和LAS的平均浓度分别为2.5mg/L、15.7mg/L、2.89mg/L、0.32mg/L、0.86mg/L和0.05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