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6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12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01.
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本文拟从分析当前影响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主要因素入手,在寻求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理论支撑下,结合实践体会探讨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技能途径。  相似文献   
102.
由于介质对缝隙的电特性和缝隙之间的互耦影响较大,因此,敷介质矩形波导缝隙天线阵的设计较为困难。本文中提供了敷介质矩形波导窄边缝隙天线阵的一种设计方法,给出了两个设计方程。应用该方程进行了阵列设计,结果证实了本文中所提供的设计方法是成功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3.
城市交通微观仿真系统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思想为基础,采用基于交通流理论的车辆运动模型和计算机仿真理论,构建了城市交通微观仿真软件.该软件具备了路网构造和管理、交通流运行的实时动画仿真、交通控制模拟、数据统计以及开放式交通方案输入等功能.为今后城市交通流仿真的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04.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脑电特征提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提出了脑电特征提取的一种新方法。研究了灰色模型在自发脑电特征提取中的应用,同时给出了脑电信号特征提取的总体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在脑电信号处理中使用灰建模方法提取脑电特征是可行和有效的,同时该方法也为进一步的脑功能模式识别研究提供了初步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5.
106.
为了提供多条电子传输通道,增加窄禁带半导体和有机半导体的负载量,采用一步水热法,在FTO基底上制备了由纳米管和纳米线组装而成的枝状TiO2;通过化学浴沉积法,在枝状TiO2上成功地制备了窄禁带半导体Sb2S3;利用SEM,XRD,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瞬态光电流,稳态荧光光谱及J-V曲线等手段,对样品形貌、晶型、吸光性能和光电性能进行了表征和测试,探究Sb2S3沉积时间对电池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稀疏的枝状TiO2阵列垂直于FTO导电玻璃生长,为电荷传输提供了有利条件;Sb2S3的加入,加强了电极材料对可见光的吸收,提高了光电流强度及荧光猝灭强度,有利于光生载流子的产生和转移;由枝状TiO2/Sb2S3(3 h)/P3HT/PEDOT∶PSS/Au构成的杂化太阳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达到了1.10%,是未沉积Sb2S3的杂化太阳电池能量转换效率的10倍。在多级结构TiO2上沉积Sb2S3,有利于提高电极材料对可见光的吸收,加强光生载流子的传输能力,拓宽光谱响应范围,提高光电性能,对于解决单纯TiO2电极吸收强度较弱和光谱响应范围较窄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7.
针对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将QuartusⅡ计算机虚拟仿真软件引入课堂课程教学,并以典型电路仿真为例说明软件的应用。以高校的其中一门专业基础课《数字电子技术》作为切入点,引入计算机仿真软件QuartusⅡ对电路进行仿真分析,加深学生对电子技术课程的兴趣、提高学生分析、设计和调试电路的能力,结合实例对电子技术课程中遇到的一些电路采用QuartusⅡ软件进行仿真计算和分析,使理论教学更加方便、灵活、直观,通过这种教学软件,可以克服传统实验中的一些不足,提高学生学习电子技术的兴趣,使学生在接受理论知识的同时,可以通过对实际电子线路的虚拟搭接,计算机软件实际仿真运行,观察电路的功能和特性,提高学生对电路的分析、设计和创新能力,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达到了课程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08.
电子显微镜观察正常生长的大肠杆菌在受到抗菌肽作用后,在不同时间里,被作用的大肠杆菌形态有很大的差异.大肠杆菌被抗菌肽作用30 min后在形态上看不到明显的变化,而作用过夜后(约12 h)细菌内部电子密度增强,质壁出现分离,细胞壁出现空泡并且界限模糊.作用16 h以上电子密度进一步增强,细菌走向老化死亡趋势.说明抗菌肽使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了改变.  相似文献   
109.
采用共吸附法制备了两种三元混合膜,并通过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导电原子力(C-AFM)等技术对混合膜表面结构及电子传递性质进行了研究.三元混合膜一种由戊硫醇(C5T)、癸硫醇(C10T)和十六烷基硫醇(C16T)组成,另一种由C5T,C10T和连噻吩二硫醇(BT)组成.在烷基硫醇混合膜中,C10T和C16T插入C5T形成的基底中,且二者出现在组装膜的缺陷处或畴界处,3种分子的导电能力为C5T〉C10T〉C16T.在含BT的混合膜中,BT出现在组装膜的内部,C10T则出现在组装膜的缺陷处以及BT分子周围,3种分子的导电能力为BT〉C5T〉C10T.两种三元混合膜均产生相分离现象,降低组装液中成膜分子的浓度后,相分离的现象有所减轻.由此,可通过调节成膜分子的种类及其在组装液中的浓度,控制其在膜中的含量和表面结构,从而为电子传递提供3种可选择的通路.  相似文献   
110.
曲延华  秦宏  张玉梅 《科技信息》2009,(13):388-388,381
本文对医学图像的配准方法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刚性配准和非刚性配准方法的主要区别和适用范围,并分别对图像进行了两种方法的配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