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9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8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40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轧机关键设备的润滑油进行定期跟踪监测 ,利用理化分析、光谱分析和铁谱分析等摩擦学分析手段 ,及时掌握油品的使用状况和设备的磨损情况 ,以实现对设备进行故障诊断和视情维修  相似文献   
2.
为考察微极流体的热流体动力润滑特性,根据微极流体的基本理论和能量守恒与转换定律,推导了微极流体的能量方程;依据其润滑条件假设,得出了润滑条件下微极流体的能量方程的简化形式.以有限长滑动轴承为例,将所推导的能量方程与微极流体的雷诺方程和轴瓦热传导方程联立进行数值求解,得到油膜及轴瓦的温度分布.结果表明:采用微极性流体润滑,其油膜及轴瓦的温度均比采用牛顿流体有所升高,流体的微极性越强,温度升高越明显.  相似文献   
3.
纳米粒子作为润滑油添加剂能够表现出极好的摩擦学性能,在润滑油中具有良好的分散稳定性和润滑性能,具有更低的摩擦系数,更好的抗磨性能,适合在高载荷、长时间工作状况下使用,在摩擦学领域起到重要作用。介绍了纳米润滑粒子的制备和应用现状,概括了纳米润滑粒子的摩擦学性能和机理,并提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曲轴轴颈母线形状对轴承使用性能影响巨大,从工厂曲轴的实际使用情况出发,列出了几种常见的曲轴轴颈廓形在工作时与之相配轴瓦的实际磨损情况,初步分析了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并运用弹性流体动力润滑理论对曲轴轴颈油膜厚度进行了计算,验证了实际使用时出现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运用M 200型摩擦磨损试验机测定了WSi2/MoSi2复合材料与45#钢配副油润滑时的摩擦学性能,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了其磨损机理.结果表明:油润滑可明显改善WSi2/MoSi2复合材料的摩擦学性能,在80~120N时材料具有较好的摩擦磨损综合性能;在油润滑下,WSi2/MoSi2复合材料的磨损机理表现为点蚀磨损和磨粒磨损,偶件45#钢的损失主要归因于磨粒的切削作用.图6,参13.  相似文献   
6.
内燃机缸套-活塞系统摩擦学与动力学行为耦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内燃机缸套—活塞系统油膜润滑与动力学行为的耦合分析模型,并用数值方法对单缸四冲程内燃机进行了仿真分析。在分析中同时考虑了活塞二阶运动和缸体振动对缸套—活塞间油膜润滑的影响。缸体结构振动响应用有限元法来计算,缸套和活塞间的流体润滑计算通过有限差分法求解平均雷诺方程进行,其中考虑了微凸体接触的作用。在考虑缸套—活塞油膜润滑与缸体结构振动、活塞二阶运动耦合作用的情况下,计算出了缸套—活塞间润滑油膜的最小油膜厚度、摩擦力、摩擦功耗等,同时也分析了活塞二阶运动的变化。通过与不考虑缸体振动时的相应结果对比表明:考虑缸体的结构振动后,缸套—活塞间的摩擦力和摩擦功耗减小,油膜厚度、活塞的二阶运动位移及速度增大。  相似文献   
7.
平整工艺是使冷轧薄钢板获得一定表面形貌和粗糙度的关键工序,准确预测平整轧制压力的大小是进一步研究其形貌复映关系的理论基础。针对平整工艺压下率s一般小于10%的特点及其润滑特征建立了轧制压力预测的边界润滑弹塑性模型。通过理论计算表明:在s<10%时,轧辊的弹性变形和钢板的弹性恢复对轧制力预测有显著影响,是不能忽略的。使用 130型两辊轧制实验机,压下率为4.6%~24.4%的实验证明:该模型的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相对误差小于20%,比边界润滑刚性模型(其相对误差小于30%)具有更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滚子轴承油膜厚度的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弹流理论,对滚子轴承的油膜厚度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9.
牵引传动的强度设计及油品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牵引传动的三要素-输入载荷的运动表面;传动介质及输出载荷的运动表面的设计理论及方法。  相似文献   
10.
高水基润滑添加剂Bi/Zn—DTP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铋素Bi-DTP及锌直Zn-DTP,采用某种助溶剂将它们用于高水基体系,通过四球摩擦磨损试验及磨削应用试验,进行润滑性能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