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05篇
  免费   184篇
  国内免费   237篇
系统科学   148篇
丛书文集   192篇
教育与普及   41篇
理论与方法论   20篇
现状及发展   30篇
综合类   549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104篇
  2014年   188篇
  2013年   147篇
  2012年   251篇
  2011年   243篇
  2010年   173篇
  2009年   237篇
  2008年   253篇
  2007年   348篇
  2006年   322篇
  2005年   342篇
  2004年   308篇
  2003年   312篇
  2002年   268篇
  2001年   269篇
  2000年   258篇
  1999年   210篇
  1998年   184篇
  1997年   168篇
  1996年   154篇
  1995年   136篇
  1994年   113篇
  1993年   102篇
  1992年   94篇
  1991年   86篇
  1990年   67篇
  1989年   67篇
  1988年   54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300℃时Mg-Zn-Ce系富镁侧化合物的成分特征、结构和相平衡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Mg-Zn-Ce富镁角存在一个Mg12Ce的二元置换固溶体(Mg,Zn)12Ce,还存在一个三元线性化合物(Mg,Zn)11Ce(τ相).(Mg,Zn)12Ce中Zn的范围为0~7.3%(原子分数),其晶体结构为体心四方晶格.三元线性化合物τ相含Zn为8.5%~43.5%(原子分数),其晶体结构为C底心正交晶格.(Mg,Zn)12Ce和τ相均与α(Mg)存在稳定的两相平衡,且在Mg-Zn-Ce系富镁角还存在三相平衡Mg+(Mg,Zn)12Ce+τ.  相似文献   
2.
ZrO2基固体电解质氧传感器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由于ZrO2基固体电解质氧传感器具有高的测氧灵敏度和在高温下的化学稳定性,因而在节约能源、环境保护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该文首先介绍了ZrO2基固体电解质氧传感器的测氧原理,然后阐述了ZrO2基固体电解质氧传感器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氧传感器导电理论,及在高温和低温条件下工作的氧传感器研究状况和氧传感器的应用研究,并对氧传感器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分析和展望,指出为了获得高性能的氧传感器应重点发展纳米材料氧传感器。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RE_Mg合金对固体粉末法硼、铬、铝共渗层成分、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发现随着RE_Mg合金加入量的增加 ,渗层中Al2 O3的量不断增多 ,当RE_Mg合金加入量为 5 %时 ,渗层中出现连续致密分布的Al2 O3黑区组织 ,对此进行了性能测试和机理探讨  相似文献   
4.
面的回转会产生立体,服装造型可以说就是面料按结构组合与面回转的原理形成的立体形态。此文通过立体构成与服装造型设计上的关系,阐明立体构成对服装造型设计的影响与作用。  相似文献   
5.
谭嗣同是戊戌维新派的杰出代表 ,是戊戌变法时为追求真理而勇敢牺牲的伟大的爱国者 ,同时也是中国近代史上比较有影响力的思想家。本文主要探讨谭嗣同思想产生的社会基础和理论渊源。  相似文献   
6.
商空间的基     
通过引入一个熟知的线性空间作桥梁,揭示了商空闻R^n/S基与矩阵A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于晓聪  范德宝 《科学之友》2007,(7):106-106,108
分析了公安院校当前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改进的措施和建议,以适应当前公安教育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分析了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基极偏置电路,比较了两种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9.
介绍新型防水材料SBS改性沥青柔性油毡的性能、施工工艺、操作方法及保证质量的措施,并提出存在的问题及施工中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0.
对HM抗磨液压油组成中各种添加剂的复合效应进行了探讨,并对国产添加剂和进口添加剂进行了对比分析,为抗磨液压油复合添加剂的研制和生产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