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2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63篇
系统科学   34篇
丛书文集   30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现状及发展   5篇
综合类   1079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阐述了多级自吸泵在节能与操作简便方面的实用意义,并且利用外混式自吸原理,将一台普通节段式多级离心泵改造成一台多级自吸离心泵,同时保持了原有的性能和安装尺寸。还分析了两端轴封漏气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耗散准模腔场与激子相互作用的量子统计特性 ,给出了当腔场初始处于真空态而激子处于真空态与粒子数态大于 2的叠加态时的腔场与激子能量交换的表达式。研究结果表明 ,激子和腔场可以呈现亚泊松分布状态 ,激子与腔场之间的关联是经典的 ,不存在Cauchy Schwartz不等式的偏离现象。  相似文献   
3.
高Q-腔中量子化平移运动与原子内态布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在驻波腔场中两能级原子的量子化平移运动与原子内态布居间的相互影响。结果表明原子量子化平移运动敏感地依赖于原子的内态布居。  相似文献   
4.
何红雨 《松辽学刊》2003,24(3):86-88
由静态场的泊松方程求出任意形状导体空腔内的电位和场强分布,说明即使导体空腔表面的电荷分布不均匀,但空腔内部的电位仍然处处相等,整个导体是等位体,场强分布为零,与导体空腔形状无关.这一结论在分析静电屏蔽及TEM波在空芯金属波导管中的传播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张念梅 《科技信息》2008,(2):149-150
This paper tries to explore the long-neglected fact in Amelia--Fielding's progressive opinion of woman,by analyzing the female characters in this novel.Far from being a failure,Amelia builds up a woman's epic of female self-awareness,offers us a new vision of the women's situation in Britain of 18th-century and inspires us to reread this book with lens off.  相似文献   
6.
7.
以具体零件为例分析了铂钼合金采用复合模加工时的缺点,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方案,并论述了改进后的级进模结构、工作过程及其优点。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一种结构新颖的径向柱塞变量汞为基泵,将电液比例技术应用于恒压变量泵的控制上,开发了一种电-液一体化节能液压元件。该电液比例恒压调节器采用“压力直接检测反馈”和“级问动压反馈”两项新原理,改善了泵的非线性度、滞环、恒压误差及其稳定性。文中不仅在理论上分析了泵的结构参数对调节系统的影响,并且实验研究了恒压调节器的三个结构参数对恒压泵动态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泵具有优良的静动态性能,可作为恒压源应用于液压系统中,有着显著的节能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水下抛石体的识别精度,构建了预留有内部空洞的抛石体物理模型与电阻率层析扫描模型研究电阻率层析扫描技术在水下抛石体内部空洞探测中的成像效果,并与传统克里金插值法效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电阻率层析扫描可以有效识别水下抛石体中的空洞,并且在刺激源数量为6时电阻率层析扫描模型模拟精度达到较高值;电阻率层析扫描技术在通道纵剖面上的识别能力要远高于传统克里金插值法;将数值模拟结果中电导率大于300.μS/cm的区域视为空洞区,整体反演结果略大于真实值,在 x、y、z 3个方向上的偏差分别为2.73、1.75、6.95.cm;基于反演结果对电阻率层析扫描模型进行正演,正演结果与实测数据的拟合度超过0.95,证明了电阻率层析扫描模型反演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凹腔作为超燃冲压发动机的一种火焰稳定器受到广泛关注,凹腔剪切层与背景激波系的相互作用影响凹腔火焰稳定器的性能。为深入分析背景激波系对凹腔流动的影响,设计了长深比为13.3的闭式凹腔,将凹腔模型前缘激波和风洞上壁面干扰激波作为背景激波系,在Ma=2的直连式风洞中开展了背景激波系与凹腔剪切层的相互作用的试验,采用高速纹影系统对瞬态流场进行了捕捉,重点关注背景激波系和凹腔剪切层的动态变化特性。采用纹影序列的本征正交分解来研究流场中的主要相干结构,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和连续小波变换对流场的频率域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背景激波与剪切层相互作用下,激波结构产生大尺度振荡,凹腔内流动结构产生小尺度脉动。通过对激波位置的傅里叶变换分析,发现激波振荡的主导频率集中在90~400 Hz的范围内。通过对纹影图像的空间傅里叶变换分析,发现5 kHz以下的流场振荡主要由激波振荡引起,5 kHz以上的流场脉动主要由凹腔内流动结构引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