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4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26篇
系统科学   7篇
丛书文集   33篇
教育与普及   31篇
理论与方法论   28篇
现状及发展   10篇
综合类   96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线粒体蛋白组是指在线粒体中出现的所有蛋白质的集合,包括线粒体自身基因组编码的和 由核基因组编码的蛋白质.线粒体作为真核生物的重要细胞器,它参与去除氧化、产生能量和还原 性物质等等一些重要的生命活动过程.这些功能都依赖于线粒体蛋白组中的蛋白河的相互作用.要 对其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就必须对其蛋白组进行广泛且深入的研究.根据现有的一些研究成 果,对线粒体蛋白组在起源与进化、跨膜运输、研究方法和计算机预测作了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2.
谭嗣同是戊戌维新派的杰出代表 ,是戊戌变法时为追求真理而勇敢牺牲的伟大的爱国者 ,同时也是中国近代史上比较有影响力的思想家。本文主要探讨谭嗣同思想产生的社会基础和理论渊源。  相似文献   
3.
“起屋”之说并非只限于某些地区口语中使用,在古代它也是作为常见的书面语言,其“起”训“兴建”,发端于先秦,自古迄今一直沿用。可见,“起屋”一语历史源远流长。  相似文献   
4.
本文提出用一种新的时间离散化方法对汽车拖拉机的转向机构进行优化设计.该离散化方法是按被实现函数变化率的大小划分时间单元,在被实现函数变化率较大的区域,分点较密;在率化率较小的区域,分点较稀.笔者还分别用等间距的时间离散化及切比雪夫时间离散化方法,对同一机构使用同一种优化方法进行了优化设计,并将三种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笔者提出的方法,没有增加计算工作量,而能提高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5.
习语是一个民族智慧的结晶,是语言中的精华.凡历史悠久的语言无不有着内容丰富的习语.通过劳动和生活、神话和寓言、历史事件、宗教影响、文学语言、外来语的影响、科技的发展等不同层面,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证实了英汉这两个分属于两个半球的语言,特别是习语,在产生的土壤、演化的历程和来源等方面有非常多的共性.  相似文献   
6.
蒙山脆枣与枣及酸枣亲缘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蒙山脆枣及山东省内的9个枣品种和32个酸枣类型(株系)为试材,采用形态学分析和RAPD分析,对蒙山脆枣与枣及酸枣的亲缘关系进行研究,并初步探讨了蒙山脆枣的起源及枣的演化过程。形态学性状数据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蒙山脆枣第1主成分值为5.42,第2主成分值为0.64,介于枣品种和酸枣类型之间,地位较为特殊。对形态学性状数据聚类,结果表明,蒙山脆枣先与酸枣1号在6.40阈值处聚为一类,再与大枣品种的聚类群在11.75阈值处聚为1类之后,才与其它酸枣类型的聚类群聚为一类,显示出蒙山脆枣的分类地位介于枣和酸枣之间。进一步的RAPD分析结果表明,蒙山脆枣与酸枣亲缘关系较近。蒙山脆枣果实长2cm左右,外果皮较薄,中果皮较厚,平均单果重为3.64g,叶片纵横径为6.93cm×3.08cm,形态学性状与枣接近,推测蒙山脆枣可能为供试酸枣类型与枣品种的中间类型。  相似文献   
7.
杨家埠木板年画是颇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取材贴近农村生活,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本文探讨了其历史发展渊源、主要艺术特色、传播和影响。  相似文献   
8.
“廉”作为对为政道德的基本规定而具有其伦理价值的合理性。作为一种道德活动,“廉”已存在于原始社会末期;作为一种为政文化意识的觉醒,“廉”德发端于西周时期,周初“六廉”的提出,是这种廉政文化意识觉醒的标志。春秋战国时期各派思想家对“廉”作出了不同侧重的发挥。传统廉政文化在中国封建社会得到了广泛继承和弘扬。廉政,一直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懈努力的价值追求。为政之德,以廉为本。这是中国共产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9.
10.
试析新中国户籍制度形成的历史背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户籍制度的形成,既有其深刻的历史渊源,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必然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