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4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64篇
系统科学   50篇
丛书文集   17篇
教育与普及   49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24篇
综合类   201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133篇
  2013年   97篇
  2012年   146篇
  2011年   189篇
  2010年   129篇
  2009年   124篇
  2008年   137篇
  2007年   167篇
  2006年   95篇
  2005年   102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邢东矿2225工作面为孤岛工作面,承受地压大,回采过程中经过2225探巷,巷道围岩破坏剧烈,尤其是底鼓变形严重,初期采取排木垛、打单体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探巷顶板下沉,而工作面临近时在煤帮注化学浆形成锚注加固结构使煤体自身强度及承载能力显著增强,锚注加固结构具有较好的整体性和稳定性,从而实现工作面顺利回采。  相似文献   
2.
The method of producing ferronickel at low temperature(1250–1400℃)has been applied since the 1950s at Nippon Yakin Kogyo,Oheyama Works,Japan.Limestone was used as an additive to adjust the slag composition for lowering the slag melting point.The ferronickel product was recovered by means of a magnetic separator from semi-molten slag and metal after water quenching.To increase the efficiency of magnetic separation,a large particle size of ferronickel is desired.Therefore,in this study,the influences of CaO,CaF2,and H3BO3 additives on the evolution of ferronickel particle at≤1250℃were investigated.The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at 900–1250℃with the addition of CaO,CaF2,and H3BO3.The reduction processes were carried out in a horizontal tube furnace for 2 h under argon atmosphere.At 1250℃,with the CaO addition of 10 wt%of the ore weight,ferronickel particles with size of 20μm were obtained.The ferronickel particle size increased to 165μm by adding 10 wt%CaO and 10 wt%CaF2.The addition of boric acid further increased the ferronickel particle size to 376μm,as shown by the experiments with the addition of 10 wt%CaO,10 wt%CaF2,and 10 wt%H3BO3.  相似文献   
3.
对矿井索车优化设计中的几个关键性问题进行了探讨,包括驱动轮和尾轮的设计、钢丝绳直径的选择计算、托绳轮间距的确定、绳卡的设计、张紧力和张紧行程的确定、互锁问题的解决等。  相似文献   
4.
矿山酸性废水的治理及综合回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了pH值、中和剂、硫化物等对沉淀除去酸性矿山废水中有害金属离子的影响以及回收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可能途径.确定了CaCO3除铁-H2S沉铜、锌-石灰乳中和絮凝沉淀处理矿山酸性废水的工艺.出水水质可达到国家排放标准.硫化渣中含铜量达32%,含锌量7.2%,可以综合回收铜、锌等有价金属.  相似文献   
5.
王安 《中国工程科学》2008,10(12):53-57
工程哲学指导工程实践。神东矿区在煤矿开发建设创新实践中遵循“系统性、客观性、时效性”的理性思维,系统思考,整体推进,寻找主客观最佳结合,及时掌握和集成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新工艺,建设了不同于传统模式的千万吨矿井,建成世界上首个亿吨级煤炭生产基地。全员工效、生产规模、安全、环保水平、资源回收率等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6.
针对煤矿瓦斯安全问题,就高瓦斯矿井瓦斯综合治理提出具体方案,介绍了瓦斯发电技术。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元宝山露天煤矿水文地质特征与基岩抽水试验情况,提出了元宝山露天矿基岩疏干设计方案,通过该方案的实施,解决了元宝山露天煤矿在剥离工作中出现陷车、陷镐、粘车、粘皮带这一难题,使剥离速度大大加快,缓解了采剥失调、生产接续紧张局面。不仅创造了可观的直接效益,而且间接效益更大,同时为今后的基岩疏干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KJ-90型煤矿综合监控系统软、硬件在屯兰矿的应用情况,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改进建议,以使其更好地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矿井无轨胶轮车运输系统在设计时应注意的7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盘江矿区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设计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建立可靠实用的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对改善煤矿的安全生产管理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正确选择成熟的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根据具体情况合理地进行系统布局设计是成功建设经济,可靠,实用的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