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2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9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百病生于气”见于《素问·举痛论》,几千年来始终是中医临床认识疾病、防治疾病的重要理论依据之一。对气的含义及气机失调致病的机制进行了梳理,得出了“百病生于气”的基本含义可以概括为气机失调是疾病发生的基本病机的结论,情志因素、精神心理是导致疾病发生的重要内因。分析认为“百病生于气”的理论对于针灸临床有重要指导意义,针灸诊疗过程中应注重“调气”“调神”,这是针灸取得佳效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2.
Summary Faith in paranormal cures has always been the last hope of many sufferers from chronic or incurable diseases. Magico-religious rituals of healing are still around, but some have been replaced by pseudo-scientific systems, thinly disguising old superstitions in new obscurantism, more appealing to the half-educated. in medical quackery, inventiveness seems to be limitless, and only the main paranormal healing systems can be reviewed here. The increasing popularity of alternative healing indicates the extent of dissatisfaction with dehumanising aspects of modern, technological medicine and its preoccupation with curing the curable at the expense of caring for the incurable. This leaves the sufferers, and also healthy people labelled with non-existent diseases, bleeding prey for the sharks roving the seas of medical ignorance. Medicine came into the world with a twin brother called Charlatanism — Lavoisier  相似文献   
3.
以行肩关节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和评价了针刺麻醉与肩峰下自控型镇痛泵对术后镇痛的疗效与安全性,指标包括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肩关节活动度(ROM)、Lovett肌力分级等,结果显示镇痛泵组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7/64)、基础病复发率(4/64),及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16/64)均显著高于针刺组(0/70)(0/70)(4/70),在轻度疼痛者中,2组的VAS未见差异,但针刺组的ROM更大,在中、重度疼痛者中,镇痛泵组的VAS低于针刺组,但2组的ROM及肩关节肌力未见差异,说明针刺麻醉的安全性极佳,可促进术后康复,适用于轻度疼痛者及合并相关内科基础病的中、重度疼痛者。  相似文献   
4.
介绍一种集诊断治疗于一体的针灸专家系统的结构原理和设计方法。该系统由信号检测、专家系统分析、治疗输出三部分组成。专家系统分析是核心,在知识表示上采用模糊产生式,在推理方法上采用加权模糊逻辑模型,在推理策略上提出混合推理模式,在信号检测中的数字信号处理方面采用汇编语言与C语言混合编程,实现了诊断、治疗一体化。  相似文献   
5.
恶性肿瘤的化学疗法会产生自由基升高和白细胞数目降低等副作用,临床表现恶心、呕吐、厌食、疲乏等症状。 本文应用针刺“足三里”、“阴陵泉”、“内关”等穴位配合化学疗法,结果血中脂质过氧化物(LPO)降低,白细胞增多、消化道症状和疲乏感降低,这说明针刺疗法可作为化学疗法的重要支持手段。 针刺降低自由基的原理估计是激发了体内降解酶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皮肤中儿茶酚胺类体液物质及毛囊与针刺效应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通过对针刺穴位两端经络线上施加各种因素,观察了运动对针刺效尖的影响,进一步对其影响国素进行化分析和形态定位,结果表明,拔除经经毛囊和切断经线皮肤都可以明显地阻断针刺效应,而向皮肤经线切口滴加液体则能明显的改变再针刺效应,用高压液相色谱法检测到针刺可以使经线皮肤循经释放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等儿茶酚胺类物质,其含量明显高于没有针刺的经线,用放射自显影技术观察到儿茶酚胺类物质的分布有明显的纵形线性特征  相似文献   
7.
观察氦氖激光配合针灸疗法对周围性面瘫患者的治疗效果,寻求最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探索叠加法治疗的优势,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数据.选择病程在急性期[(1~7) d内)]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氦氖激光治疗仪照射单项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常规氦氖激光单项疗法的同时加用针灸治疗,分别于治疗14 d后和21 d后评定疗效.以抬额、皱眉、闭眼、耸鼻、患侧面肌肌力、鼻唇沟、鼓腮、示齿、吹口哨、降下唇等体征的程度变化为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病情均予以评分及分级,运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临床资料和疗效进行χ2分析,对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在用两种方法治疗14 d及21 d后,两组均见明显缓解症状,较显著的改善患者面神经功能评分,前后差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在促进患者面神经功能恢复方面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治疗14 d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21 d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痊愈率为8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痊愈率为5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说明:(1)氖激光照射单项疗法和针灸与氦氖激光配合治疗的方法对周围性面瘫均有治疗作用.(2)针灸与氦氖激光配合治疗的方法与氦氖激光照射单项疗法相比,在改善患者面神经功能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能增强疗效、缩短病程、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同时减少副作用、改善预后,是周围性面瘫的优选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8.
本文例举了针灸医治运动性损伤的理论根据,和笔者以针灸为主治疗60例不同部位的运动性损伤的方法。同时,本文还就60例病案医治方法提出了它们治疗时的共性、及不同病症所采用不同选穴、配穴和针法的辨证施治。并且指出了治疗时应注意的事项。进一步论证了用针灸方法治疗某些运动性损伤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通过总结心身医学起源与发展历史,概述现代医学心身疾病治疗现状,阐明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确立,现代医学已经认识到心理因素对大多数疾病的发生、发展都有着广泛的影响,但现有心身治疗手段仍存在很大局限。回顾了中医学中的心身医学理念及特色,指出中医学理论体系中自始至终秉承了心身合一的思想,五行针灸便是其中独具特色的一个代表性针灸学派。梳理了对五行针灸这一自然疗愈针灸学派的的源流、传承及诊疗特色。基于现代心理学回归东方这一背景,展望了五行针灸未来的发展。指出东西方两种文化必然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五行针灸这一源于中国的心身疗愈方法定会与蓬勃发展的心身医学一道携手前行,更深入、更有效地帮助受心身疾病困扰的患者。  相似文献   
10.
 立足当前中医、针灸理论建设与临床发展实际,分析了针灸、中药内服理论与方法的差异及二者结合的优势。分析表明,针灸和中药内服在切入方式、效应机理、辨治视角等多个方面均有不同,二者联合应用能补充彼此之不足,具有较大临床优势;药物外治法是针药结合的重要研究向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