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2篇
系统科学   2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34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微生物灭钉螺研究现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有关微生物灭钉螺方法和途径的研究现状,分别叙述了一般微生物灭螺试验及效果,并简要说明了灭螺微生物的初筛和两种微生物杀螺常用的实验方法,初步探讨了灭螺机理及对今后工作的意见。  相似文献   
2.
秦波  郭学强  徐存拴 《河南科学》2010,28(7):786-790
为了解大鼠肝再生中肝细胞、胆管上皮细胞、卵圆细胞、星形细胞、窦内皮细胞、库普弗细胞、陷窝细胞、树突状细胞等8种肝脏细胞的PPARγ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转录谱及其预示的脂类代谢活动,按本卷2期张丽君[1]等方法分离大鼠再生肝8种细胞,检测它们的PPARγ信号通路基因表达谱,分析其预示的生理活动.结果表明,41个PPARγ信号通路相关基因在大鼠肝再生中发生了有意义的表达变化,其中上调、下调和上/下调的基因为9、9、23个,呈现15种表达相关性.相应细胞的基因数为10、6和1,10、12和2,7、7和0,16、8和3,18、7和1,10、6和1,11、20和0,13、9和4.它们的转录谱预示,胆管上皮细胞和星形细胞的脂肪合成、星形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的胆固醇代谢、8种肝脏细胞的脂肪酸运输和脂肪细胞分化、星形细胞、窦内皮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的脂肪酸氧化和糖异生、胆管上皮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的能量代谢增强.上述结果表明,PPARγ信号通路与大鼠肝再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高速公路省域联网不停车收费系统建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高速公路省域联网不停车收费系统的结构与功能,阐述了其技术方案的选择,并提出了系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简要介绍了热矫直机主传动控制理论以及在矫直过程中出现传动异响的原因,并对此问题做出的一些程序上的修改。  相似文献   
5.
汽车动力学控制系统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汽车动力学控制系统(VDC)是采用电子控制技术提高汽车主动安全性能的重要研究成果,是当前汽车动力学的主要的研究领域。通过对这一核心技术的研究,系统总结了VDC研究的关键问题:系统建模、控制策略、控制算法、控制器的开发研究、故障保护等,并提出了这一领域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基于轴间转矩分配的四轮驱动汽车牵引力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汽车的牵引性能,通过对轴间转矩分配的分析,建立了四轮驱动汽车加速过程的数学模型;提出了发动机节气门控制和轴间转矩分配控制的综合控制策略;采用PI控制方法设计了发动机节气门控制系统和轴间转矩分配电流控制系统;在低附着路面和对接路面上进行了无牵引力控制和有牵引力控制的对比仿真.结果表明:四轮驱动汽车牵引力控制系统可有效抑制驱动轮过度滑转,提高汽车动力性.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大鼠肝再生中8种肝脏细胞的葡萄糖代谢基因转录谱及其预示的葡萄糖代谢活动,用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结合免疫磁珠分选方法分离大鼠再生肝的8种细胞,用RatGenome2302.0芯片等检测上述细胞的葡萄糖代谢基因在大鼠肝再生中的表达变化,用H-Cluster软件分析基因表达模式,用生物信息学和系统生物学等方法分析基因表达变化预示的生理活动.结果表明,48个葡萄糖代谢基因在大鼠肝再生中发生了有意义的表达变化,其中上调、下调和上/下调的基因数分别为20、14、14,上述细胞的相应基因数为14、8和0,11、6和0,6、4和0,7、11和0,11、6和2,6、5和1,12、5和0,9、9和1,呈现21种表达相关性.上述葡萄糖代谢基因转录谱预示,肝细胞和库普弗细胞的3-磷酸甘油醛合成增多,肝细胞和胆管上皮细胞的烯醇式丙酮酸合成增多,肝星形细胞、窦内皮细胞、库普弗细胞、陷窝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的通过三羧酸循环产生ATP活动增强.结论:大鼠肝再生与葡萄糖代谢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基于电控柴油机、TC+AMT及制动的TCS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某4×2车辆,设计了基于电控柴油机、TC AMT及驱动轮独立制动联合控制的牵引力控制系统的方案,并提出了控制策略。建立了动力传动系统、整车等数学模型。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搭建了仿真模型,并对典型工况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牵引力控制策略能够使柴油机、TC AMT及制动系统的控制有机结合,有效地改善车辆在弱附着路面上的起步加速能力。  相似文献   
9.
基于岩石颜色描述特点,阐述颜色测量的基本原理、相关色度学内容及石油地质岩石颜色标准。以TCS230颜色传感器为基础,选用C照明体提供标准照明光源,及CY7C68013A为主控芯片的单片机设计控制器系统;采用漫反射积分球为几何观测条件,进行光电积分式测量和光电信号转换获取颜色信息;对RGB色彩空间与孟塞尔颜色系统进行转换后,将色样投影到RGB色彩空间上得到近似均匀划分的mRGB色彩空间;最终得到按照石油地质岩石颜色标准输出的颜色定量测量系统。实现了岩石颜色从定性到半定量分析,精确的颜色描述可以反映主要矿物类型和沉积环境,对野外地质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Layered cave passages formed on the walls of the Qianyou River valley in the middle part of the Qinling Mountains since the Pleistocene due to the intermittent uplifts. 12 speleothem samples near ruins of palaeowater tables in 3 cave passages are dated by using the 230Th metho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3 caves began to uplift (358±38) ka, (247±28) ka, (118±19) ka ago respectively. Given the differences of elevation between the caves, we could obtain the downcutting rates of the valley: (0.23(0.02) mm/a during 358-247 ka, (0.19(0.03) mm/a during 247-118 ka, and (0.51(0.08) mm/a since 118 ka. This implies that more andmore strong uplifting sustained in the middle part of Qinling since 358 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