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7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研究广西北海市巨尾桉(Eucalyptus grandis×E.urophylla)、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海南蒲桃(Szygium cumini)、香梓楠(Michelia hedyosperma)、闽楠(Michelia macclurei)、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的冠幅、生物量和碳储量情况,为该地区建立人工林优势树种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两年生的巨尾桉、红锥、海南蒲桃、香梓楠、闽楠、杉木、马尾松进行常规的群落调查,采用收获法收集各树种的根、茎、叶、枝,通过实验手段测定其生物量、含碳率、碳储量。【结果】巨尾桉冠幅为其他树种的1.7~8.6倍,高度为3.1~6倍,基径为1.6~3.6倍;巨尾桉生物量高达17.2t·hm^2,其次海南蒲桃为3.6t·hm^2,其余树种生物量较低;巨尾桉含碳率在所有树种中居于中间水平,碳储量为其他树种的6~30倍。【结论】在同龄树种中,巨尾桉的固碳能力较强,可作为人工林生态固碳的优选树种。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红鳞蒲桃(Syzygium hancei)对光能的需求及适应性,以红鳞蒲桃幼苗为材料,设置透光率分别为100.0%、72.3%、48.6%、24.9%的4种光照处理,测定其光合作用参数、光响应参数、叶绿素含量等数据,研究不同遮光处理对其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红鳞蒲桃是喜光树种,红鳞蒲桃幼苗净光合速率(Net Photosynthetic Rate,Pn)、气孔导度(Stomatal Conductance,Gs)日均值随着遮光程度的增加而减小,胞间CO2浓度(Intercellular Carbon Dioxide Concentration,Ci)日均值随之增大,过度遮光下(透光率为48.6%和24.9%),蒸腾速率(Transpiration Rate,Tr)日均值显著低于全光照;(2)遮光条件下,红鳞蒲桃幼苗净光合速率下降可能是非气孔限制引起的;(3)红鳞蒲桃幼苗的最大净光合速率(Maximum Net Photosynthetic Rate,Pmax)、光补偿点(Light Compensation Point,LCP)、光饱和点(Light Saturation Point,LSP)、暗呼吸速率(Respiration Rate,Rd)均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4)红鳞蒲桃幼苗叶绿素a、叶绿素b及叶绿素(a+b)的含量均随着遮光程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叶绿素a/b的值随之减小。红鳞蒲桃在幼苗期具有较明显的喜光性,因此,在红鳞蒲桃幼苗的培育及种群的恢复过程中,可通过疏伐、修剪枝条等措施来增加林内的透光量,为处于幼苗时期的红鳞蒲桃创造适宜的光照环境,为其自然更新提供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3.
广西防城港滨海过渡带红鳞蒲桃群落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4个红鳞蒲桃(Syzygium hancei)群落调查为基础,从种群特征、不同群落类型、重要值指数、层次的丰富度、均匀度和物种多样性指数等方面分析广西滨海过渡带红鳞蒲桃群落多样性。广西滨海过渡带红鳞蒲桃种群的平均高度为(11.64±2.51)m,平均胸径为(23.00±10.73)cm。群落植物生长型与群落多样性指数的关系表现为乔木层物种丰富度指数明显低于灌木层,乔木层和灌木层的均匀度指数相近,群落间变异幅度较小,灌木层则变异幅度稍大。物种多样性指数则表现出灌木层〉乔木层的规律。  相似文献   
4.
赤楠果实红色素的性质及其稳定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实验研究了赤楠果实红色素的理化性质和色素对于光、温度、氧化剂和还原剂、食品添加剂、金属离子等的稳定性。结果表明:该色素在80℃以下较稳定,氧化剂、还原剂,直接近距离日光灯照射,Cu^2 ,Zn^2 ,Fe^3 等对色素液的吸光度有明显的影响,Al^3 ,Ca^2 ,Mg^2 等对色素液有一定的增、护色作用。食品添加剂中,葡萄糖、柠檬酸、低体积分数的苯甲酸钠等对色素无不良影响,Vitc对色素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广西海岸红鳞蒲桃林主要树种的温度胁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电导率和Logistic方程研究广西海岸红鳞蒲桃(Syzygium hancei)季雨林主要树种的抗热性和抗寒性,按半致死温度高低判断这些树种的抗极端温度胁迫能力。结果红鳞蒲桃季雨林主要树种的高温胁迫半致死温度顺序为:竹节树(Carallia brachiata)62.52℃>紫荆木(Madhuca pasquieri)53.66℃>膝柄木(Bhesasinica)50.62℃>豺皮樟(Litsea rotundifoliavar.oblongifolia)49.36℃>红鳞蒲桃48.62℃,远低于广西海岸历史极端高温38.2℃。红鳞蒲桃季雨林主要树种的低温胁迫半致死温度顺序为:竹节树-0.6℃>紫荆木-4.03℃>膝柄木-5.42℃>豺皮樟-5.7℃>红鳞蒲桃-6.93℃,与广西海岸历史极端低温-1.8℃比较接近。低温胁迫是竹节树等季雨林种群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6.
曾聪  李蕾鲜 《广西科学》2017,24(5):468-473
【目的】研究广西滨海红鳞蒲桃群落1986年和2012年两个时期的群落变化特征,为其保护、恢复和重建提供群落学基础。【方法】运用α多样性指数和β多样性指数对比分析1986年和2012年两个时间梯度红鳞蒲桃群落物种组成和物种多样性的变化特点,初步掌握其群落变化特征。【结果】相对于25年前,红鳞蒲桃群落的优势种红鳞蒲桃的地位更加明显,由于边缘效应,群落物种丰富度总体上升。两个时间梯度的群落存在物种组成结构异质性,灌木层消失和增加的种类都较多,其异质性主要表现在灌木层上,其次为乔木层。【结论】25年间,广西滨海的红鳞蒲桃群落存在物种组成结构异质性,物种的替代和更迭无一定规律,但群落物种组成未发生质的变化,群落整体空间格局相对完好,仍保持地带性植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特征,可为改造和建立广西海岸带防护林及其地带性植被提供群落学基础。  相似文献   
7.
8.
红鳞蒲桃季雨林重要树种的物候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广西海岸巫头村野生红鳞蒲桃(Syzygium hancei Merr.et Perry)季雨林中选择重要值较大的红鳞蒲桃、膝柄木(Bhesa robusta(Roxb)D.Hou)、滨木患(Arytera littoralis Bl.)和紫荆木(Madhuca pasquieri(Dubard)Lam.)4个树种进行物候观测研究,结果表明:各树种繁殖生长指数(R/V)以红鳞蒲桃1.4最适宜,膝柄木0.7投入不足,紫荆木5.0投入过大,后两者是濒危植物。红鳞蒲桃和膝柄木在2~3月出新梢,温度是主要影响因子;紫荆木在5月出新梢,降水量和日照时数是主要影响因子。膝柄木9月开花,旱季来临的信号是触发因子。红鳞蒲桃、滨木患和紫荆木均在雨季开花,4个树种的果期均出现在一年中的旱季。  相似文献   
9.
以热带雨林蒲桃属(Syzygium)不同演替阶段的3个树种思茅蒲桃(早期)、乌墨(中期)和阔叶蒲桃(后期)作为材料,通过测定在自然光和两种遮荫条件下(14%和42%自然光)的光合能力(Pmax)和色素含量,以及两种遮荫条件下3个树种移至全自然光下处理1d,研究它们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日变化.结果表明,全光下思茅蒲桃和乌墨幼苗的P一比遮荫条件下的显著提高,阔叶蒲桃幼苗的光合能力却显著降低,并显著低于其它2个树种。全光下3个树种的Car含量和Car/Chl均高于生长在遮荫条件下同种植物,不同光强下阔叶蒲桃的Car/Chl高于乌墨和思茅蒲桃。一天中,全光下3个树种的凡一直上升,Fv/Fm下降,但在傍晚能够恢复到清晨的值,表明全光下3个树种通过PSI反应中心的可逆失活有效地防御了光破坏.而遮荫的3个树种转入全光后,Fo一直上升,Fv/Fm下降程度较大,在傍晚仍不能恢复,表明发生了光合机构的光破坏.虽然阔叶蒲桃的Car/Chl高于乌墨和思茅蒲桃,由遮荫转入强光后NPQ也上升较快,但其光合能力较低,一天中热耗散能力的增强仍不能有效消耗过剩的光能,导致对强光敏感,光抑制程度较乌墨和思茅蒲桃重,这与其耐荫性和演替状态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筛选出红鳞蒲桃($zygium hancei)群落5种优势植物中最适宜移栽的种类。【方法】通过考察移栽失水对植物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来探讨红鳞蒲桃对移栽胁迫的抗逆性。【结果】起苗后24h内,5种植物的叶绿素含量下降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但叶绿素荧光参数h/Fm、фpsⅡ、qP、NPQ和Fv/Fo变化显著(P〈0.01),其失水率与起苗时间显著正相关(P〈0.01)。移栽胁迫对喙果皂帽花(Dasymaschalonrosfratum)的影响最大,其次为红鳞蒲桃,对打铁树(Rapanea linearis)和紫荆木(Madhuca pasquieri)的影响相对较小,对下龙新木姜(Neolitsea alongensis)的影响最小。【结论】5种优势植物中,下龙新木姜为最适合移栽的种类,其次为打铁树和紫荆木,喙果皂帽花对移栽胁迫抗逆性较差,不宜选择;建议各树种的最佳移栽时间为起苗后16h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