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9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11篇
丛书文集   21篇
教育与普及   19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945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已完钻超深裸眼水平井侧钻技术是经济、高效开发油藏剩余油的主要手段之一,传统的磨铣钢套管开窗侧钻技术存在下入摩阻大、磨铣耗时长导致开窗失败等问题。为此,提出了基于多材质复合管柱的超深水平井裸眼井壁支撑工艺,结合中国西北油田已完钻超深裸眼水平井井况,首先,提出了基于“铝合金+碳钢”的多材质复合管柱组合及设计方法;其次,开展了基于管柱实物屈曲实验数据的管柱临界屈曲载荷计算模型适用性评价,并优选出了适合于“铝合金+碳钢”多材质复合管柱的屈曲临界载荷计算模型;最后,研究了综合考虑管柱扭矩、摩阻、刚性、井眼条件、管柱强度及材质的多材质复合管柱下入性分析方法,并利用下入性分析软件对西北油田顺北X1井、X2井、X3井、X4井复合管柱进行了下入可行性评价。该方法在X1井和X2井得到成功应用,进一步论证了该工艺现场应用的可行性。研究成果可为超深水平井裸眼井壁支撑的复合管柱设计和下入可行性评价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1 600t造桥机为研究对象,采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箱梁及螺栓群三维实体模型后,导入ANSYS Workbench对箱梁螺栓群进行有预紧力的有限元分析。计算结果可以为螺栓接头的实际应用提供数据支撑,同时表明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可以更加全面、准确地指导架桥机的设计。  相似文献   
3.
刘志斌 《甘肃科技》2007,23(1):184-186
文章基于多年来的施工经验总结,通过混凝土的坍落度、压力泌水总量与可泵性的研究,从优化混凝土配合比入手、修正了布管方案、确定了泵送设备的选型计算公式、改进了泵送操作与混凝土浇筑养护工艺,成功解决了混凝土的"高强度与可泵性"这一对矛盾,创造性地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高强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双金属复合管的压弯承载性能,考虑试件偏心距和长细比这两个参数,对7个液压成型的X65/316L双金属复合管试件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内容包括材性测试、几何初始缺陷3D扫描测量和压弯承载力试验.通过对比各试件的受力过程、破坏形态及数据结果,分析试件长细比和荷载偏心距对复合管压弯承载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试件在压弯荷载作用下的破坏模式为整体失稳破坏,试件达到极限荷载后具有良好的塑性变形能力.长细比越大,试件越容易发生失稳破坏,试件的弹性变形阶段越短,刚度和承载力均显著降低;而偏心距越大,试件承载力明显下降,试件刚度则略微降低.在此基础上,基于换算截面法对复合管截面进行等效换算,然后根据《钢结构设计标准》(GB 50017—2017)中a类截面钢管的压弯失稳承载力公式计算复合管极限承载力,并将承载力试验结果与换算截面法计算值相比较.对比结果表明采用换算截面法考虑衬管的贡献计算得到的复合管压弯试件承载力与试验值吻合较好,平均误差小于10%且偏于安全.对比分析表明采用换算截面法设计双金属复合管能更好地考虑衬管的承载能力,研究成果可为此类构件在设计及相关工程的应用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5.
碳纤维布提高高强混凝土柱抗震能力评估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利用碳纤维布加固既有建筑中的高强混凝土柱,以及加固后抗震性能的评估问题,对7根高强混凝土柱进行试验研究,分析了碳纤维布约束高强混凝土的影响因素和约束机理.通过理论推导和统计回归的方法.提出了碳纤维布加固高强混凝土柱位移延性比的理论计算方法和基于两个回归公式的简化计算方法.两种计算方法概念清晰,简便适用,分析结果与试验值的相对误差控制在20%左右,可以满足抗震加固设计的要求.两个回归公式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7和0.99,具有很高的拟合精度,可用于碳纤维布约束混凝土柱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6.
GBF现浇砼空心无梁楼盖技术是一种新型、实用、经济的高技术水平的结构体系,尤其适用于图书馆这种大跨度、大空间的多层中型公共建筑,本文对GBF现浇砼空心无梁楼盖技术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并针对该项技术应用于湖南科技学院图书馆的施工方案和施工效果进行了细致的描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7.
高强高导Cu-Cr-Zr系合金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合金成分设计、析出相结构和制备技术三方面综述了高强高导Cu-Cr-Zr系合金的研究现状.在分析多种元素对合金强度影响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稀土元素的作用,适量稀土的加入能同时提高合金的硬度和电导率.Cu-Cr-Zr系合金的析出相主要是Cr和CuxZr(x=3,4,5)相,且合金在470 ℃时效4h形成有序的原子排列,其化合物类型为CrCu2(Zr,Mg).固溶形变时效强化技术和快速凝固技术与常规固溶时效处理相比都能大大提高合金的综合性能.该类合金今后应向多元微合金化方向发展,尚待解决的主要问题是Zr、稀土等易烧损元素的熔炼较难控制.  相似文献   
8.
在做出基本假定的情况下,通过分析钢骨高强混凝土柱截面中钢筋、混凝土和型钢的受力,确定出影响钢骨高强混凝土柱发生不同破坏形态的界限轴力,从而得出界限轴压比·在进一步针对轴压比的研究中发现,当钢骨高强混凝土柱截面中的型钢型号、混凝土等级、柱截面尺寸变化时,其轴压比的限值也是可变的,而不是一个定值·因此,在实际结构工程设计时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轴压比限值·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钢纤维高强砼和普通精强砼的轴心抗压强度、立方体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弯曲抗拉强度、弯曲韧性、韧度及弹性模量等力学性能进行试验研究。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探讨在普通高强砼中择加适量钢纤维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对钢纤维在砼基材中产生增韧、阻裂效应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钢管高强混凝土承载能力计算公式适用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测的钢管高强混凝土短柱的承载能力与目前常用的钢管混凝土承载能力计算公式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从而找出适用的计算公式。结果表明,欧洲规范和Good C.D.提出的公式低估了钢管高强混凝土的承载能力;JCJ01-89提出的公式有局限性,在含钢率超过13.6%后将低估其承载能力;用我国规程CECS28-90中提出的计算公式来计算钢管高强混凝土的承载能力最为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